王國勝
【摘要】學生作文完成之后,教師批改后需要課堂講評,講評方式多樣,其中一定選擇有示范性或有指導性的文章讓學生在課上
交流,可交流標題的擬定,結構的組成,立意的確定,素材的運用,語言的組織等方面,通過交流,師生在作文寫作上獲得相關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的作文信心和興趣。活動過程中,的確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改變了講評一言堂的現象,使作文講評更接地氣。
【關鍵詞】作文交流;提高水平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同題作文,兩個班百來個學生寫,有多少奇想妙思,奇文妙彩,如不充分交流,一定是巨大的損失。
作文交流的方式很多,任何一種方式都會起到相應的作用,所謂的付出就有回報,也適用于作文交流。
原來思路是這樣形成的。
郭二靜同學的作文交流結束了,有三句話,同學記下來了,我也認真地記下來了。這三句話是:“安心,是一種生理狀態,安心了,便能認清自己,不再彷徨。安心是一種生活智慧,安心了,便能擺脫人生的喧囂與無奈。安心,是一種生命覺悟,安心了,便發現周圍花團錦簇。”我和二靜的交流問題是:“生理狀態,生活智慧,生命覺悟這三個詞你是如何想到的?為什么這樣安排順序?”二靜聽了很平靜,她一定是胸有成竹的,于是我聽到了自信的回答:“當我寫下‘安心二字時,我想到每個人都有心靜的時候,也有心亂的時候,所以安心一定是一種生理狀態,靜和亂都是正常,但需要學會化亂為靜。接著我就又想,人們心亂心靜許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周圍的世界喧囂無奈紛擾多,那么就需要一種生活智慧去面對去化解。盡管這樣,但人們總會覺得人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有時想想,美好的生活就在身邊,幸福就在身邊,成功就在眼前,于是我想到每一個人需要有一個生命的覺悟。我這樣想著,三句話也就自然而然的從筆底流了出來。”
二靜的交流讓我們不只是欣賞了美文,而且也享受到了思想之花的綻放過程。
張威同學的“靜的境界”中說了三句話:“在挫折中保持寧靜,是靜的第一境界。在成功中保持寧靜,是靜的第二境界。在寧靜中保持寧靜,是靜的第三境界。”我就說,王國維有治學三境界,張威現在有寧靜三境界,了得。那你和同學們交流一下,你是如何想這三個境界的?老練而持重的張威站起來說:“前兩種境界人人都能想到,第三種境界的確費了許多心思,我就想呀,你說人生除了成功和挫折,那其他的算什么,也許是過程,也許是平凡,也許是普通,也許是默默無聞,人呀,保持暫時的寧靜容易,長時間的保持寧靜也許就很難,于是就出現了現在的第三種境界。”張威的話讓我和同學們感受到作文真像珍珠的形成,需要痛苦和艱辛呀。但痛苦之后,讓人感受到了哲理哲思哲文,痛快。
原來段落是這樣形成的:“互動需要理解真誠。物質時代,各種‘厚黑學‘成功法充斥眼球,有人竟妄想學會某種技巧武裝自己從而所向披靡,他人盡為我所用,真愚之至也!我們都會判斷對面之人的真誠有多少,來決定是否相交,最怕自以為高明,堵上了所有真誠的大門。‘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是樂于分享的真誠;‘約客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是甘心等待的真誠;‘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是幸得知己的真誠。欲獲得他人真心,請記住:保持真誠。”
以上是上官同學文中的一個段落。看了這個段落,我就和上官同學說,把你寫這一段的思維過程說一說,他說:我是這樣想的,先從現實反面寫理解真誠的必要性,再從正面寫真誠具體是什么,然后收束,重申主題,整段采用正反對比的方法。我鼓勵了他,并問:那愚的原因是什么?他思考后,改寫如下:
互動需要真誠。物質膨脹的時代,各種“厚黑學”“成功法”充斥眼球,有人竟妄想學會用某種技巧武裝自己從而所向披靡,真愚之至也!因為要想人人為我,必我為人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折梅逢驛使,寄予隴頭人”是樂于分享的真誠,“約客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是甘心等待的真誠,“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甘于奉獻的真誠。欲獲得他人真心,請記住:保持真誠。
原來素材是這樣使用的。“寫規則,就會想到規則很重要,于是想到了康德的名言:世界上有兩樣東西越想越覺得令人敬畏,那就是我們頭頂的燦爛星空和人們心中的道德準則。遵守規則就要注重細節,于是就會想到不遵守規則的后果,蘇聯航天計劃的一點之差造成了機毀人亡的慘劇;安東尼奧一韁之失造成了整個羅馬歷史的改寫;核電站主機上一根導線的接錯鑄成了切爾諾貝利上空不散的死亡陰云。于是會想到名句:千里之堤,潰于蟻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雅田關于素材的話,看來素材的使
用受思想的引導,你如何想,決定著你用什么樣的素材。原來標題是這樣擬定的。原亞妮同學的作文標題是“最炫冷月光”,你不懂,問她寫寧靜這樣的話題你怎就想到了這樣的題目,亞妮微笑著說:“我想起個形象些的標題,起什么呢?我就想到什么最能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呢,于是想到自己看到月亮最能靜下來,于是就仿‘最炫民族風起了‘最炫冷月光。”
路芷涵寫換一種角度的話題作文時,用了這樣的標題:讓思維轉個彎。她就是因為一則材料作文的內容中有這樣一句話“孩子的目光是不會轉彎的”而想到的,又聯想到同學演講時說的“兩點之間的直線未必是最短的”,于是擬定出了自己的標題。學會轉彎,人生的逆境可能就會成為墊腳石,人生中的虛名就不會蒙蒼自己的雙眼,人生中的平淡就不會變得平庸。
最遠的距離,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卻不懂你。學生作文亦是,要懂學生的作文,一定要讓他們說說,學生說,老師聽,一定是美妙時刻,讓人難忘的時刻。
參考文獻
[1]王金戰,安學軍,侯成賓.輕松搞定高中語文寫作[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
[2] 周成平. 魅力教師的修煉[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