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婷
摘 要:“雙一流”建設方案要求“著力培養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的優秀人才,“全面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隨著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對國際組織青年人才需求越顯緊迫。探索國際組織青年人才的培養路徑,對青年學生的成長、提高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提升國家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雙一流”;國際組織;青年人才培養;路徑
2015年“雙一流”建設方案要求“著力培養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的優秀人才,“全面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在國際組織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加強,在高校中培養國際組織青年人才的需求越顯急迫。2017年教育部發布文件《教育部關于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國際組織實習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加快培養推送高校畢業生到國際組織實習任職”的工作要求。
一、國際組織青年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一)國家層面:國際組織是制定國際規則、分配國際資源的重要平臺。培養國際組織青年人才,有助于我國統籌協調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是我國國家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的體現,是增強我國制定國際規則話語權的強大抓手,是擴大我國國際組織后備人才隊伍的重要任務。
(二)高校層面:作為培養國際青年人才的重要陣地,高校在推進我國的國際化進程和國際化水平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際組織青年人才的培養是國家和時代賦予高校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是高校立足于全球化競爭的切入點,是高校促進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
(三)個人層面:作為國際組織的青年人才,在國際組織和平臺上為國家民族和人民發聲,為國家的發展爭取更多的國際資源,是個人實現遠大理想和抱負、實現自我價值的有效途徑,是個人實現更寬領域和更高質量就業的強大平臺。
二、國際組織青年人才的培養方向
(一)青年人才的培養應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培養能夠擔當民族歷史大任人才的著眼點,是能夠凝聚人心和力量的價值認同,是激發國家和民族使命感的載體。青年人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能夠在復雜多元環境中找到不可替代的民族身份認同優勢,明確在國際組織中的自我定位,展現大國形象和魅力。
(二)青年人才的培養應該以高水平的技能為基礎:國際組織具有崇尚“專業”的價值觀,過硬的技能有利于青年人才更快速地融入到國際組織的工作和文化中。技能應包括軟技能和硬技能。硬技能包括語言技能和專業技能,在國際組織中任職的青年應該具備熟練運用一門以上的第二外語,能夠針對不同的對象進行交流,并做到有效清晰地闡釋復雜的問題;專業技能包括個人具有的與所從事的工作息息相關的專業知識、能力,有豐富的專業經驗。軟技能主要指個人綜合素質,包括主動學習的意愿和持續學習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等一系列能夠助力國際組織順利開展工作的能力。
(三)青年人才的培養應該以高水平的國際化素養為目標:國際化素養主要體現為廣闊的全球視野、對世界發展動向的高度敏感性、尊重多元文化的價值觀等。高水平的國際化素養是青年人才與世界溝通交流的底蘊,是在跨文化語境中熟悉國際規則、恰當交際的通行證,是大國形象的良好體現。培養青年人才的高水平國際化素養,有利于青年人才在國際舞臺上施展才華。
三、國際組織青年人才的培養路徑
(一)政策支持,優化頂層設計:國際組織青年人才的培養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高校教學、外事、學工等不同單位和部門的協調配合。對于有志于到國際組織實習和工作的青年人才,高校應制定專門的制度,建立健全多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從全局出發,在學籍管理、學分互認、資助、升學深造、就業、培訓等多個層次和要素進行統籌規劃,為青年人才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進入到國際組織的后備人才庫中。
(二)思想引導,發掘優秀人才:相關部門應通過各種途徑,不斷宣傳國際組織實習工作的優秀人才事跡,青年學生在榜樣力量的鼓舞下,潛移默化地向榜樣靠攏和看齊,豐富自身的學識和國際化素養,提高青年學生對進入國際組織工作的認同度。同時,高校應注重優秀人才的發掘,通過針對性的輔導,構建完善的培養體系,鼓勵優秀人才走進國際組織。
(三)資源配置,擴大交流機會:在合理有效的人才培養機制下,高校應做好各類資源配置,為青年學生提供更多的國外實踐交流機會。首先,應加強國際化的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具有國際素質能力的青年人才,離不開一支國際視野廣闊、專業功底扎實的師資隊伍。一方面應加大外籍高水平教師的引進,另一方面應加強國內教師的國際化培訓。其次,健全國際化課程體系,提升青年人才的培養層次。培養學生的多元文化思維和視角,鼓勵青年學生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再次,構建國際化的校園文化。通過學術交流、訪學項目等方式,鼓勵青年學生出國學習交流;通過語言和文化競賽,激發青年學生學習國際文化和知識的興趣;通過組建國際交流社團,定期開展中外交流活動。
參考文獻:
[1]吳麗娟.我國高校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基于國際競爭力人才的視角[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6(2),39卷,第1期:134-136.
[2]曲雅靜,張晶.對高校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人才的思考[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06(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