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偉

2018年9月26日,陽光分外燦爛,南陽市政協第六屆一次會議正在隆重而熱烈地進行。來自全市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的市政協委員匯聚一堂,共商南陽發展大計。在分組討論中,來自民進界別的市政協委員楊振夏,根據自己的實地調查和切身體會,從生態文明健康旅游地建設、民營企業家的成長、城市交通等方面深入分析,提出了盡快開通環繞白河游覽區的公交車,并與其他線路公交車實現有效對接的提案。清晰的思路、可行的建議及富有感染力的表述,楊振夏的發言折服了同組的每一位委員。當他話音落地,會議室內掌聲四起。
休會時,早有準備的南陽電視臺的記者在走廊“堵”住了楊振夏,請他對提案情況做些詳細的補充。楊振夏微笑著說:“我是一名律師,在日常工作中更關注如何構建公平正義、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如何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進程。”
1964年6月,楊振夏出生在河南省內鄉縣湍東鎮一戶普通農家。內鄉縣靠近山區,人均耕地不多,善良樸實勤勞的父母辛勤勞作一年,僅僅能夠全家人填飽肚子。生活雖然艱辛,但父母親慈祥仁愛、勤儉持家的品德深深地根植于楊振夏的內心,使他從小就知道:做人一定要善良和正直,要想實現人生價值,只有通過不懈的努力和付出。
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一個偶然的機會,楊振夏被內鄉縣一家國有單位錄用。時值改革開放初期,各行各業急需優秀人才。楊振夏默默發誓:堅決不能讓自己一生碌碌無為,一定要成為某一個行業的行家里手,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當時的報紙廣播中都在歌頌身殘志堅的張海迪的事跡,楊振夏就把張海迪的畫像掛在房間醒目位置,以此激勵自己。在完成本職工作后,楊振夏重新拾起高中課本,謝絕了一切不必要的應酬,犧牲了所有的節假日,如饑似渴地沉浸在知識的海洋。
蒼天不負有心人。1983年5月,楊振夏參加全國統一成人高考,以良好的成績被河南廣播電視大學錄取為全日制學生。1985年7月以優異成績畢業后,他將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到工作中,出色地完成單位安排的各項任務,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廣泛好評。在此期間他受組織安排,先后擔任內鄉縣蔬菜公司物價員、內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干事、內鄉縣食品公司共青團書記等職。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1989年,調入南陽市供銷社吉翔公司工作的楊振夏對莊子的這句話有了深刻的認識。在新的工作崗位上,楊振夏越來越感受到知識的重要性,原有的那點兒知識儲備在日新月異的時代發展面前顯得捉襟見肘。他又開始了刻苦的學習,并于2002年7月獲得了河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自學考試本科文憑。
2002年,楊振夏在處理單位一件經濟糾紛案件時,涉及到《公司法》的許多條款。楊振夏就找來《公司法》,一條一條地認真研究。不看不知道,一看離不了,楊振夏被民商法律的嚴謹和博大精深所震撼。他敏銳地意識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法律保駕護航,法律必將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依法治國必然是黨和國家的選擇。“掌握法律專業知識,做一個法律專家”的念頭在他心里猶如一棵樹苗開始茁壯生長,隨之成為楊振夏后半生為之奮斗的人生目標。
那一年,楊振夏已經38歲了。換作別人,有這種想法也僅僅是想想算了,畢竟有工作和家庭需要照顧。可楊振夏卻是說干就干,旋即購買了一整套國家司法資格考試叢書,報考了鄭州大學法律專業本科段的自學考試課程。他于2002年10月份取得國家注冊企業法律顧問資格、2007年7月取得鄭州大學自學考試法律本科畢業證書后,被所在單位聘任為法制監察室主任。2008年10月,楊振夏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績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取得了國家司法資格證書。消息傳來,昔日的同事們都為他祝賀,相熟的朋友也說:“振夏對人至誠率真,性格耿直堅毅,當個鐵肩擔道義的律師挺合適的。”
生命因夢想而不同,夢想因堅持而實現。
楊振夏成為執業律師后,把做“專家型律師”定為下一個人生目標。這個目標不大,實現起來卻也并非易事。因為法律專家不僅要具有廣博的法律專業知識儲備,還必須具有在豐富的司法實踐活動中靈活運用駕馭案件的能力。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每一年都要到上海華東政法大學、北京大學等參加刑事等高端專業研修班,結識業內的大咖,學習他們嚴謹的專業態度和高尚的人格操守。
為了追夢,楊振夏把每一個經手的案件當做學習的機會,做到推敲法律一絲不茍,搜集證據細致全面,文書制作精益求精。在擔任南陽市某行業協會首席法律顧問期間,楊振夏不滿足于開開會簽簽字這些表面形式,而是深入該行業進行調查研究,用半年的時間總結出了一套較為完整的企業資信管理體系,為企業健康、高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該協會騫會長在年會上除了感謝就是感嘆:“請楊律師當顧問,值!”
醫鬧,相信大多數人都不陌生。隨便上網一搜,醫鬧事件層出不窮。遇到這樣的案子,很多律師都不愿意接。但楊振夏卻認為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是律師應有的社會責任。
那是2012年,鄧州市一名患者在南陽市醫專二附院住院期間,因自身體質原因不幸失去了生命。患者家屬在醫鬧的挑唆下,采取靈堂堵門等極端方式大鬧醫院,使得該患者的主治醫師不敢上班,醫院其他員工人心惶惶,極大地影響了醫院正常工作秩序。
楊振夏接受該院方的委托后,立即查閱了患者病歷和大量醫學資料,與主治醫師和醫學專家進行詳細的溝通,查明案情的真實情況,做出錯不在院方的預判。但患者家屬在醫鬧的蠱惑下始終不同意院方的調解意見。
楊振夏對患者家屬說:“我作為一名專業律師,根據對整個事情前因后果的排查、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們,院方不存在過錯。院方從人道主義立場出發,同意給予救濟。假如對本人的分析結果有異議,你們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解決,法律會給你們一個公平的答復。但你們堵門鬧事的做法,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患者家屬見楊振夏態度堅決,鬧來鬧去也占不到便宜,就偃旗息鼓,到法院進行起訴。在開庭審理的過程中,楊振夏用大量第一手資料對患者的死因做了全面闡述,得到了主審法官的認可。可患者家屬仍然不接受院方給出的調解意見。
楊振夏又多次找到醫療專家咨詢,得到權威的答復后,將相關資料與法律依據打印成套送給患者家屬,反復向患者家屬闡述案情及利害關系。患者家屬最終被他說服,接受了院方的調解意見。案件結束了,他卻累得大病一場,半個多月才恢復健康。
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相繼召開后中國進入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的新征程,律師業的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在常人意識里,律師就是幫人打官司的,只要業務能力強其他的都不重要。可楊振夏卻認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一個人脫離所處生活環境、時代背景和主流思想是不可想象的,一名真正的好律師必須要有強烈的政治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2012年,某上市公司在鄧州投資建廠,項目開工沒多久,建設工地就被附近村民圍堵而陷于停工。項目方、施工方、村民因為供料款糾紛鬧得不可開交,附近村民不僅圍堵工地,雙方矛盾一觸即發。
項目方多方打聽,慕名找到了楊振夏,懇請他出面化解難題。楊振夏了解案情后,敏銳地認識到,對待這一案件要算政治賬,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才是本案的要義。他爽快地對來人說:“這件事情我管定了!”
群體糾紛是社會敏感問題,對律師也是個很棘手的活。證據收集難不講,眾口難調,一句話說得不對老百姓的胃口,就可能引發老百姓群起群攻,甚至可能成為群體事件的引爆點。因此,楊振夏對項目方闡明了觀點,既要維護項目方合法經濟利益,也要從穩定社會大局出發,適當在經濟方面對群眾作出一點讓步。項目方同意了。
接著,楊振夏脫下了開庭的西裝,穿著便裝整天泡在工地上與村民拉家常,什么莊稼收成啦、家庭收入啦、孩子上學啦,等等,逐步取得了村民的信任。有個村民問他:“為了這件事,你整天家也不回,他們一定給你不少錢吧?”楊振夏苦笑一聲:“要真是為了錢,我就不會耗在你們這里一二十天了!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孩子,不愿意看到你們雙方為這個事長期耗下去。”村民們見楊振夏耿直實在,就把內心的真實想法和要求說了出來。楊振夏見事情有轉機,就積極在三方之間斡旋溝通。經過將近一個月的努力,建廠工地上重新響起了施工的馬達聲。
當類似這樣的成功案例為楊振夏帶來廣泛贊譽的時候,楊振夏常常只用一句“我只是做了律師應該做的”作為回應。
2014年底,楊振夏發起創辦了河南漢景律師事務所。該事務所采用合伙人制,逐步設立了刑事辯護事務部、民商行政事務部、侵權糾紛事務部、業務研發部等,強化專業一體化的發展道路,確立了律師專業分工加相互協作模式,改變了中西部地區中小型律師事務所各自為戰的格局。
楊振夏將打造優秀律師團隊作為律所發展的第一要義。在律所的律師團隊中,既有國內知名高校的畢業生做主力,又有資深的業界專家學者做顧問。對于引進的這些高校畢業生,楊振夏從來沒有放松管理,不斷地組織學習:學習黨的理論、政策,特別是十八大以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不斷加強團隊成員的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不定期將資深顧問請回所里,面對面傳道、授業、解惑,積極提升專業素養。
楊振夏每年都親自帶兩名實習律師,手把手指導他們撰寫訴狀、辯護意見、證據質證意見,以及如何在法庭上進行質證與辯論,如何接待當事人等。他經常將案件的要點及注意事項,簡明扼要地口述出來,鼓勵青年律師大膽撰寫相關法律文書,然后再批改,用前后對比的方法,提升他們的業務能力。
2018年9月12日,南陽市首屆青年檢察官、青年律師刑事論辯賽啟動儀式在南陽市人民檢察院進行。河南漢景律師事務所派出以80后為主力的青年律師團隊,與來自市檢察系統、司法行政系統、律師協會的總計30支代表隊同臺競技。在此次大賽中,河南漢景律師事務所的團隊成員不畏強手,沉著應戰,對辯題涉及的知識點做到了詳盡挖掘、充分運用,給參賽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正在河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參加學習的楊振夏,看過隊員們發過來的比賽視頻后,馬上做了點評:辯方亮明觀點,充分闡述法理基礎上,以向控方發問的形式,以攻為守,策略得當,但也存在準備不足,語言感染力仍有待提高,總結能力仍有欠缺。下一步將在所內定期舉辦辯論賽、模擬法庭等活動,培養、鍛煉一批法律信仰堅定、法理知識豐富、法律業務嫻熟的社會主義法治隊伍中的優秀青年律師,為社會提供優質法律服務!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古代君子的處世之道。身為現代人的楊振夏,卻也一身的俠骨丹心。
自建所以來,楊振夏每年將自己的案源收入拿出10多萬元,用于解決所帶的青年律師、實習律師的生活費,積極鼓勵青年律師參加公務員考試。每年所帶的實習律師至少有一名考入縣、市法檢兩院。有人問他:“你不怕他們翅膀硬了飛走了?”楊振夏一笑:“天高任鳥飛!在哪里干,肩上維護法律公平正義的責任是一樣的!”

2015年底,南陽市社區志愿者協會找到楊振夏,請求他為一名剛剛年滿18周歲的小姑娘作為民事訴訟代理人。楊振夏了解到這個小姑娘還有一個上小學二年級的妹妹,其父親已故,母親因車禍喪生,肇事司機躲避不見,無錢聘請律師維權。面對這樣的弱勢群體,楊振夏從來沒有因為他們交不起律師費而將其拒之門外。接受委托后,楊振夏沒有收當事人一分錢,沒有吃當事人一頓飯,案件一審二審打了將近一年,自己還墊資近2000塊錢。主審法官得知情況后情不自禁地贊嘆:“你這樣的律師還真少見!”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15年,楊振夏就無償為10余人代理過民事訴訟案件。他的QQ是忙碌的,每天都有人在上面向他咨詢“怎么辦”,空間閱讀量已達到240多萬人次。他的微信是權威的,每天都有最新的法律條文解讀發布,許多都被朋友轉發和收藏。他的新浪博客1000多篇案例更是以案說法的主陣地,義務普法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2016年,他組織企業家為內鄉縣當年考入大學的20名寒門學子,每人捐款2000~3000元,楊振夏也當場捐款5000元人民幣。而內鄉縣趙店鎮崗緹小學,也收到了他捐贈的價值10000余元的三臺全新聯想電腦。此外,楊振夏每年都要拿出數千元,與南陽新區派出所干警一起,對白河辦事處溧河店社區困難群眾進行慰問。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楊振夏的付出和奉獻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各種榮譽紛至沓來。他撰寫的《關于完善律師分級制度的建議》榮獲民進河南省委會參政議政優秀成果一等獎,多次被民進南陽市委會授予“社會服務工作先進個人”“參政議政先進個人”“優秀會員”等榮譽稱號。2016年,楊振夏分別被河南省律師協會和南陽市律師協會評為“優秀律師”等。
楊振夏時刻提醒自己:每一筆經歷都是人生的寶貴財富,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黨和國家的關心關懷!正如他答記者問時所說:“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加認真履職,忠誠擔當,為南陽的經濟社會發展、公正的法治環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當夢想照進現實,所有的努力都會有收獲。
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楊振夏繼續在捍衛公平、公正之路上奉獻著、奮斗著、抒寫著新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