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娟
摘 要:農村學校的孩子的成長更關乎整個國家和民族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而這些孩子,不論是從家庭教育還是物質條件上都可謂是與時代格格不入!長此以往、惡性循環,他們的后代、后代的后代,將會成為國家和民族的什么?大家心知肚明卻又感覺無力回天,真是可悲可嘆!自己多年以來的信念: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關鍵詞:孩子;希望;延續;信念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孩子的成才成長不僅關乎一個家庭的興衰,更牽連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尤其是處在教育最薄弱地區的農村學校的孩子們——這些陽光不容易普照到的苔花,他們的成長更關乎整個國家和民族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關乎國民整體素養的提升!而這些孩子,不論是從家庭教育還是物質條件上都可謂是與時代格格不入!
這里的孩子,物質上雖不算捉襟見肘,但溫飽無礙,更有個別也可算是步入“小康”!只是長期被留守導致精神上匱乏,父愛母愛的缺失致使孩子們極度渴求被愛,因此早戀現象頻發。又因無人管束,使得孩子極易迷失自己,有些甚至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打架、斗毆、沉迷網絡游戲的不良惡習!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中,問題孩子層出不窮,幾乎被認為是一種正常現象!大家見怪不怪,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過去了。但,這樣的孩子長大后真的可以擔起贍養父母、成家立業的重任么?長此以往、惡性循環,他們的后代、后代的后代,將會成為國家和民族的什么?大家心知肚明卻又感覺無力回天,真是可悲可嘆!
我們的孩子真的無藥可救了么?
今年有幸帶班,遇到了這樣一個孩子。在學校可以說是“臭名昭著”,老師提起總是搖頭,同學更是避之若浼,在班上也無朋友,經常遲到、無故曠課!開學初的一天,其他同學都已按時到校,只有這個孩子直到正式上課也不見蹤影。打電話不接、發微信不回!萬般無奈便和一位老師、一名同學前去住宿地找尋。在房東老太的鼎力協助下,孩子終于打開了房門,引入眼簾的是怎樣一個孩子和孩子的“家”啊:眼睛腫脹、目光渙散、頭發蓬亂、趿拉著拖鞋;屋內一角堆滿泡面桶,雖然寬敞但較凌亂!可以想象,孩子的生活該是多么糟糕!浮腫的眼睛告訴我們昨晚定是徹夜未眠;墻角的泡面桶向我們訴說了孩子伙食的質量!看到孩子的一瞬間,讓我手足無措!是發火么?還是立刻打電話請家長?我什么都沒做,只是聽一起來的老師和房東老太的勸誡。但孩子什么都不說,只是流淚!過了一會,孩子終于對著我說話了:“我想讓你陪著我!”其他人便都回去了,臨走之前一再囑咐我有事情通知他們。
看著孩子腫脹的脖子(因生病導致)和雙眼,我是真不忍心再次責罵或者質問,我只是拉著孩子的手,輕輕拍拍她的頭問道:“你能告訴我你的家庭狀況么?”瞬時,孩子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滾落下來。我急忙安慰道:“不急,你不想說就不用勉強,我只希望你不要放棄自己!因為我總感覺你是個缺愛的孩子,所以想了解一下你的家庭。”或許是被我說中了,孩子慢慢擦干眼淚,哽咽著向我訴說了自己的家庭狀況及自己的困境和迷惑!
是啊!凡事總有因果,這是否印證了佛家所說的:種什么因便結什么果的道理呢?其實,這不是迷信而是科學,是一種真正的哲學思想:因果聯系。事物都是普遍聯系的,且聯系具有客觀性,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所以,當成年人為了自己的幸福拋棄孩子時,當年所欠孩子的債,若干年之后你都得加倍承受,如若不醒悟去及時彌補,你將會受累終身!我們總是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卻從未有人提到過“可憐天下孩子意!”在這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有多少孩子成為了家庭、婚姻的犧牲品,又有多少成年人能真正成為那“普天之下真正可憐的父母啊!”或許在祖輩時代這樣的父母遍地都是。可今天,在極力提升個人幸福指數的今天,怕是“天下可憐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吧!這就是我們最棘手、最嚴重的問題學生出現的根源吧!但事已至此,難道只能將責任推到其父母身上而一走了之么?沒有,也不能!
我之前提到,聯系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我還要補充一句相對的哲理:雖然聯系是客觀的,但人在聯系面前并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這才是解決問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人們既可以能動地認識這個世界、也可以能動地改造這個世界!所以,我將自己的思想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對孩子進行傳達,告訴她:一個人的出生是自己不能選擇的,在什么時間出生?出生在什么樣家庭?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但是,上天只安排你出生在哪里、卻安排不了你如何活著。也就是說,你的命運依然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現在就看你怎么對待你所面臨的這些困境了,是自暴自棄還是卷土重來努力上進,你得自己做出選擇,想清楚了就回來,我依然張開雙臂歡迎你!如若不然,你就只能回家了,因為你的安全除了你的家人其他任何人都負不起這個責任!
或許是孩子真的聽懂了、也或許是孩子實在不愿回家,那天我走了之后,也后腳跟著進了教室。再后來,雖然也偶有遲到但總歸是較之前越來越少了!現在,孩子終于在班上給自己找到了朋友,兩個人形影不離,互相照顧互相鼓勵,也開始主動交作業、記筆記了!
盡管這樣的變化對旁人來說幾乎毫無意義,但對孩子、家庭來說意義非凡。在與其父親的交談中,能感受到他對孩子轉變后的欣喜和對孩子的信心、希望!是啊,盡管世道變遷,但父母的天性不會遺失,只是,有時候作為大人的我們只有在孩子真的出現問題而自己又束手無策之時才扼腕嘆息:“悔不當初!”真是讓人即同情又無語。
以上雖屬個例,但孩子的變化給了我轉變問題學生的勇氣,同時更加堅定了自己多年以來的信念: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