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全宏
摘 要:讓學生獲得必需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對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我們應該從動手操作、主動探究、在滲透數學思想過程中、在多媒體的引導下以及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基本活動經驗;積累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提出了“四基”,即是學生通過學習,獲得必需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由此可見,獲得必要的數學活動經驗和與之相關的生活經驗,是實現學生數學素養全面發展的基本前提。獲得一定數量的數學活動經驗,是實現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基本載體。數學課程目標從“雙基”走向“四基”并不能只看作是“2+2”的簡單疊加。對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我們應該從動手操作、主動探究、在滲透數學思想過程中、在多媒體的引導下以及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探索和研究。這樣的研究,一定會對學生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在動手操作、主動探究中積累基本活動經驗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是推導梯形的面積公式,教學中我先提問學生,讓學生大膽猜測,求梯形面積時,能否依據前面“動手做”活動所積累的經驗,先把梯形轉化為已學過的圖形,求出這種圖形的面積,進而求出梯形的面積。讓學生思考一下,并且小組合作,拿出準備好的梯形拼拼看。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探索,通過探索,請學生上講臺,演示他們的作品,并說明他們是怎樣拼的。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在聽同伴講解時很認真。我再配合課件演示給學生看,并做適當的講解,告訴學生,還有其他拼法,同時用課件把學生想到和沒有想到的另外幾種推導方法演示給學生,幫助學生理解。
二、在滲透數學思想過程中積累基本活動經驗
數學課程不僅僅以教會數學知識為目標,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這些結論的過程中獲得數學思想。數學思想是探索和研究數學所依賴的基礎,也是數學課程教學的精髓。在小學數學中轉化思想有著廣泛的應用,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和三角形面積時均用到了轉化思想,所以本節課學生可以很自然的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利用轉化思想把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者是轉化為兩個三角形等,然后求出梯形面積解決問題。本節課整個學習過程都在促進學生深化數學思想,積累基本活動經驗,當然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活動經驗要靠積累,積累需要一個過程,不能指望一兩次活動就能完成。因此,應當把活動經驗的積累看作是一個長遠的目標,持續不斷地組織學生參與數學探究的過程,逐步形成數學活動經驗。
三、在多媒體的引導下幫助學生積累基本活動經驗
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可把教學內容表現得豐富多彩、形象生動。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通過動態圖象演示,不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識直觀演示出來,而且其突出的較強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學生理解概念的本質屬性。因此,在教學梯形的面積時,安排了多媒體課件的演示梯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讓學生通過演示,加深對梯形面積公式的理解。課件演示了老師的操作方法和其它小組同學的操作方法,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從而事半功倍。而當學生對該層面問題已有一定的活動經驗,那么這一討論環節應放在活動之后,讓學生在活動中真正運用到原有經驗,在課件的幫助下,學生學習到了自己和小組沒有嘗試的方法,通過多媒體課件中豐富的操作方法讓學生開拓了思維,獲得了更多基本活動經驗。
四、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積累基本活動經驗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他們原有知識能力結構的不同導致他們對數學問題的理解也不同,從而出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個性化和多樣化。本節課在探索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時,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啟發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展開合作探究活動,進而感受數學思想的價值,積累活動的經驗,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動力。在教學梯形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中,我所講的話并不多,都是一些引導性的語言。在學生匯報研究結果后,我作了必要性的演示與講解,引導學生在自己的觀察與思考的基礎上理解梯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讓學生在不斷交流與合作、不斷相互幫助和支持中,感受合作交流的快樂與成功;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自由地發表個人的見解,通過討論集思廣益,加速認知的發展。這樣既利于調動起全體學生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又利于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和社會交往能力。
越是復雜的數學活動越需要積極的情感意志相伴,這種體驗性成份也是學生基本活動經驗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對于良好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總而言之,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是學生在自我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學生進行數學思考的有效依托。因此,我們應注重課程的設計與開發,讓學生在“做”數學中體驗數學、感悟數學,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李炳亭.高效課堂22條[M].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
[3]鄭金州.自主學習[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