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明春 朱浩
摘 要: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也成為了人們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與此同時,信息和數據通過網絡被泄露也成為了人們在享受便利時的新困擾。針對目前計算機網絡給用戶帶來的信息安全問題,本文主要闡述了軟件加密技術在網絡安全中的作用。
關鍵詞:軟件加密技術;網絡安全;安全防護
科技的發展帶來了計算機和互聯網的繁榮和快速發展,而計算機和網戀已經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可以說滲透到了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逐步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溝通方式。人們可以通過計算機和網絡尋找和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也可以在網絡環境下和任何人進行溝通交流,由此可見信息資源的共享性和開放性。作為網絡使用者,既是信息的使用者和傳播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但由此帶來的信息或數據泄露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困擾。正是這種快捷性好便利性,使得信息的私密程度也大大降低,很多重要的信息在無意間就泄露了,像一些非常重要的商業機密或者信息一旦泄露或者被盜取,后果不敢設想。這些重要信息或數據的泄露實際上是遭受了病毒感染或者一些惡意黑客的侵襲造成的。因此要想使得這些信息或數據在網絡環境下處于安全狀態,用戶可以采取軟件加密技術,采取數據傳輸、數據儲存和數據完整性的加密過程,也就是說對傳輸的數據流進行加密,在線路和終端雙重加密,然后在數據儲存是也進行加密,這樣就能保證數據的完整性,有利于對傳送、存取及處理介入信息過程中的有效驗證,可實現信息保密的作用,目前這是最為有效的信息數據安全防范策略之一。
一、軟件加密技術概述
密碼技術是密碼學中的概念之一。作為一個具有很強技術要求的學科,密碼學主要研究怎樣制作密碼及解譯密碼。采用一定的技術,分析密碼不同變化的行為,更多的適用于編制密碼,其目的是確保網絡信息和數據的安全。隨著技術的發展,密碼技術越來越精密,在網絡環境下,個人信息的驗證,信息是否完整,印鑒的真偽,甚至通訊紙張的材質,這都保證了加密信息和數據的安全性。密碼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借助于一些密鑰為真正保密的信息和數據起到保護作用,幫助真的信息能夠安全到達指定人的手中,而不被那些不被允許你的人接收到。因此網絡信息或數據被加密后就增加了信息或數據的機密性,一般只有發送方和指定的接收方才能夠理解傳輸的信息具體內容。一般情況下,加了密的信息內容,即使是被竊聽者截取或者監聽,但是卻沒辦法還原到原文,那么加密信息就是成功的,安全的。其次就是信息內容的鑒別。發送方和接收方能互相印證通信的過程以及對方的身份,也就說,第三方不能夠冒充接受者來與發送方通信,因為其無法鑒別。同時,能否保證信息的不缺失也可以看做是加密的功能。就是信息的傳送方及接收方能夠相互認證身份,然而他們要求采取一定的方法讓傳遞的內容在傳遞過程中不被改變。
二、軟件加密技術在網絡安全中的作用
隨著密碼技術被研究的越來越深入,加上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人們對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或數據的安全意識越來越高,對于信息或數據的保密程度也較為重視。軟件加密技術毫無疑問就是為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或數據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目前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用到的重要信息或數據不外乎是網絡銀行交易、商業信息,電子購物及電子郵件等。早在1899年,美國政府頒布采用“美國數據加密標(DES)”,這一舉動打破了原有密碼格局,密碼技術不在為軍事部門所獨有,密碼技術也逐漸在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里被用到,而且這項技術也在不斷的被開發及使用。目前民用的加密技術隨處可見,用戶一般采用的加密算法有DES、IDEA、RSA等?,F代密碼技術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私鑰密碼體制(如DES密碼),另一類公鑰密碼(如公開密鑰密碼)。第一類的密碼不僅加密過程及脫密過程一樣,所使用的密鑰也一樣;第二類就是,任何客戶都有公開及個人密鑰。我們將信息加密不但是為了讓那些非法得到信息的人無法知道里面的信息,而且信息原有接收人可以知道自己接收的信息是否真實。密碼分析依賴于數學的邏輯學,憑借密碼專家豐富的經驗和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充分發揮密碼專家的聰明智慧來挑戰者密碼的分析和破譯?,F代密碼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密碼學作為一門實用的應用科學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梢哉f人們在網絡環境下個人信息或數據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現代密碼技術的保障。
網絡帶來的快捷便利是不可小覷的,但是帶給人們的信息泄露或惡意篡改困擾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網絡的使用其安全性是非常關鍵的,要想保障網絡信息或數據的安全,軟件密碼技術的使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軟件密碼技術可以保障信息或數據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同時也要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時俱進,其目的就是為了有效防御病毒或者黑客對信息或數據的惡意攻擊或竊取。總而言之,網絡安全包括數據安全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作為數據加密體系以及具體的加密工具也需要不斷的發展才能更好的保證數據的安全,也才能發揮保護用戶數據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遠生.網絡安全實用教程[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04.
[2]印潤遠.計算機信息安全[M].中國鐵道出版社,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