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
摘要: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TedQual認證系統是旅游專業領域最具有權威性的認證體系,該教育認證不僅是對旅游專業教學和培訓的動態評價指標體系,也是旅游專業教學改革發展的參照標準。通過對該標準內容、構成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該體系是緊緊圍繞旅游專業教學的利益相關者——教育機構、教師、學生和企業雇主構建的,因此旅游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以此核心理念為標準不斷改進,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旅游專業人才。
關鍵詞:旅游教育認證;核心理念;專業培養
一、旅游教育專業認證的內涵與發展
(一)高等教育認證
高等教育認證最初始于美國高校,認證的過程是由下到上,包括全國性、區域性及專業性認證三種類型,由高校先向認證機構進行申請,再通過自查、評估和決策等步驟最終確認的體系過程。在我國,早期的高等教育評價體系主要以高等教育評估為主,包括專業評估、教育評估等模式,但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改革,目前很多高校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專業評估,并正向專業認證方向與國際接軌。傳統的教學評估是以高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為主體,以高校辦學水平和專業教育質量為評判標準的,評估主體來自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的行政評估體系和手段。例如審核性評估、合格評估、水平評估等,從其本質上來說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行政性評估,評估的利益主體主要為高等教育管理部門和高校,評估手段和方式較為單一,忽視了學科和專業培養目標的差異性,缺少有針對性的專業細分化評估體系。
目前,國內有關專業認證的研究宏觀方面多集中在對國外專業認證的實踐分析和案例引入,以及對專業認證制度在國內實施的組織形式、體系和保障等;微觀方面主要集中在對較早引入專業認證評價體系學科的實證研究,例如工程管理等專業。由于不同專業在學科體系構成和培養目標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對于旅游相關專業認證應該從本專業發展實踐和培養目標進行針對性的研究和分析。
(二)旅游教育質量認證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教育培訓部和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Themis基金會于1998年聯合創建了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TedQual認證系統,這是一項自愿性質的認證,此項認證是“教育質量認證”項目的核心內容,由一系列評估標準組成。旨在通過定義一套旅游教育質量最低標準來促進旅游教育、培訓和研究項目的持續改進。該評估標準普遍適用于任何旅游相關的教育和培訓及研究機構。也就是說,TedQual認證系統不僅可以用于評估教學體系的有效性,同樣也可以評估各類培訓項目,這套標準針對旅游相關專業具有廣泛的普適性,能夠在各種程度上滿足旅游部門、民間團體以及學生的需求。可以說,通過該質量認證是成為全球一流旅游教育機構的必經之路。
從世界旅游組織目前公布的已通過認證的學校分布來看,目前非洲國家2所,美洲國家17所,中東國家14所,亞太國家24所,中國是通過認證高校最多的國家,共有13所高校的不同旅游相關專業獲得了認證。中國第一家通過世界旅游組織旅游教育質量的大學是暨南大學深圳旅游學院,它同時也是國內第一家四個專業獲得認證的高校。由此可以看出,我國高校對旅游教育專業認證的熱衷和重視。
二、旅游教育專業認證的核心方法與理念
不同于傳統的高校內部教育評估和審核,UNWTO-TedQual的認證內容從內部到外部共包括企業雇主、學生、教學體系、教職員工和管理五個模塊對認證申請機構進行評估,包括專業及課程計劃的一致性和連貫性、教學基礎設施和教育支持的程度、教學政策、工具和相關行政管理支持機制、為教師專業發展以及教師選拔的有利條件和透明機制、服務于旅游需求的學習計劃內容。由此看來,該認證不僅是從教學角度對旅游管理專業進行評價,還更加注重教學的服務機制和教學計劃與內容的實踐結果。
認證評價內容具體包括:從教學體系與課程設置角度,認證主要考察教學體系與計劃是否一致,課程設置的流程是否征求業內企業雇主、學科專家及學生意見,具體還包括教學方法、課程內容、課時安排、理論教學與實踐培訓的比例等一系列標準指標體系;從教學基礎設施角度,包括物質設施、設備等的更新和使用,如教室、實驗室、圖書館等教學設施設備、圖書文獻、影像資料、電子數據資料等是否滿足教學研究的需要;從師資管理角度,包括師資的選拔是否透明、師資協調和教學工作條件、教師的長遠發展和持續培訓,為研究發展提供的設施和平臺等;從管理角度,包括管理信息系統的構成和分析、質量政策、評價手段和指標以及管理組織構架等;從學生角度,包括對學生的吸引力,入學標準、學生的評估與評價(行業認同、學生滿意度)、與學生的聯系等;從培訓機構角度,包括培訓機構的使命定位、戰略規劃和使命定位等。
除了上述評估考察內容外,在評估過程中,UNWTO-TedQual認證除了進行資料審核和現場調研外,還重視訪談的運用,訪談對象涉及到被評估機構的負責人、教學管理團隊、教師、學生及歷屆校友和相關業界的代表,通過對各利益相關環節的考察,切實了解被評估機構的專業教育環境及效果。
因此,無論從專業認證考核的內容上還是考核的方式手段上,UNWTO-TedQual認證從其核心理念與本質上來說都是圍繞著旅游教育全過程的利益相關者角度進行的,從教育基礎、目標、對象、手段、過程以及結果全面考量各相關要素及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從而獲取對被評估機構的全面了解。尤其是對一些實踐應用性較強的專業來說,這種評價方式是最有效和最清晰、直觀的教育評價方式。
三、基于旅游專業認證核心理念下的高校學生培養
(一)以需求為導向,培育符合市場需求的旅游專業人才
對于旅游類型專業這一應用型學科專業來說,其與工商管理門類下其他學科培養方向相似,都是以培養應用型管理人才為己任,專業培養中專注于理論教學與實踐應用教學相結合。而另一方面,在人才供需市場卻出現了部分高校畢業生無法在專業領域充分就業,企業又很難招到完全適合的專業人才。對于畢業生來說,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來適應企業和專業領域;對于企業來說,則需在高校專業教育培養之外花費一定的精力來培養畢業生適應行業的工作和發展。
培養滿足市場需求的高校人才是高等教育培養的目標與方向,如果僅從高等教育管理者角度以關鍵指標進行設計評價,就造成了培養目標與教育環節的脫節。教學質量的好壞不僅需要從供給角度對培養方式、內容等進行評估,還需要從市場需求的角度來修正教育的內容,使教學成果能夠符合市場需求。教學質量的好壞不僅是從教學評估的分值來體現,還需要從就業市場的需求表現來反饋。
因此,高校旅游專業的課程內容和教學體系設計應密切圍繞行業需求和發展進行,這就需要專業人士提供相關的建議和意見,需要建立與企業雇主之間有效的溝通和聯系。
(二)以服務為導向,營造滿足師生需求的育人環境
UNWTO-TedQual認證的標準中,非常注重教育機構的基礎設施和管理機制,對教育機構的軟硬條件都有相關標準要求。硬件方面,如圖書館、教室、實驗室等教學設施,圖書文獻、電子數據庫等網絡設施;軟件方面,如教學管理信息、管理政策、評價機制等,這些建設內容都是為了服務于教學工作,保障專業教學的順利有效開展,營造良好的學習與研究環境。尤其是管理信息系統和管理政策方面,應該以人為本,以學生和教師的需求為導向,注重師生的管理反饋為其搭建有助于專業學習和發展的平臺和育人環境。
(三)以國際化視野為導向,構建教學、實踐、科研相輔相成的教學團隊
UNWTO-TedQual認證中,對師資的引進、選拔和培養也有非常細致和明確的標準,同時對師資結構、科研與發展也都提出了相應要求,認證體系中特別重視教師團隊的長遠發展和持續培訓,這就要求專業教育機構為教師長期的發展提高制定相應的戰略計劃,并提供學習和進步的平臺。尤其是旅游專業的實踐應用性較強,學術研究也需要依托于豐富的實踐經驗與基礎,教學更是不能脫離實踐工作。與此同時,旅游業的開放性和國際交融性更需要一支擁有國際視野的教學團隊。因此,旅游教育機構應該創造寬松自由的學術氛圍、為教師提供良好的學術和實踐平臺,激勵既具有國際化視野,又熟悉教學、并能將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優秀教學團隊的建設。
(四)重視學生評價反饋,不斷改革教學方式和手段
學生是旅游專業教育的中心節點,通過學生將專業教育機構、教師和企業聯系在一起,學生既是專業教育的起點也是專業教育的終點。認證中對專業吸引力、學生的滿意度、認同感等的評價,能夠直接反映出教學過程及教學效果的質量,是專業評價標準中最重要的測評點,也是推動旅游專業教學改進的重要原因。因此,對在讀學生和畢業學生的評價反饋將有助于專業教育機構不斷改革原有教學方式和手段,建立適應市場需求、學生認可的專業教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