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慧
【摘要】本文從創融美之境,讓每一個園區成為“最美的風景”;辦育美之園,讓每一次活動成為“美之載體”;立促美之規,讓每一項制度成為“美麗之約”和加強相應的組織機構建設及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實踐來闡述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
【關鍵詞】幼兒園 校園文化 大美育人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11A-0074-02
近年來,我園走集團化辦園道路,形成了一園六區的辦園格局。面對不斷擴大的辦學規模及不斷壯大的教師隊伍,幾所分園要在同一支隊伍的帶領下共同發展,必須在原有的特色下,依靠創新和衍生特色來形成一定的校園文化,從而促進園所的整體發展。我園以立德育人為工作追求,以“大美育人”校園文化建設為抓手,以藝術活動為載體,派生出“大美育”分支——“美閱”“美繪”“美樂”“美體”“美智”和“美作”特色。在各園區特色發展的過程中,幼兒園從物質、制度、精神、行為等層面,形成以人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建設體系,以優美的環境、完善的制度、完美的理念、柔美的語言,健美的身體、美好的行為、精美的作品以及和美好的氛圍來展示幼教人崇尚和追求的文化風采。
一、創融美之境——讓每一個園區成為“最美的風景”
一是室外環境布置。幼兒園各建筑主體的外墻均為彩色,象征著幼兒完美的彩色童年;園區醒目位置書寫有“求真、尚善、至美”的園風,“熱忱、嚴謹、摯愛、善誘”的教風,“發展孩子,服務家長,成就教師”的辦園宗旨和“承中求新,做中求精,愛中求融,樂中求進”的辦園目標。教學樓走廊、樓道墻壁設有與園區特色相關的師幼作品或與課程相關的主題墻布置;戶外設有供幼兒游戲的軟質地面、五彩斑斕的游樂設施、富有童趣的玩沙玩水區域、生機勃勃的種植園地及綠化區域等。
二是班級環境布置。各教室門口設有家長園地,內設一周所學、本周食譜、主題說明、育兒經驗和友情提醒等欄目,為家長了解幼兒在園情況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室內墻壁布置統一規劃,富有童趣和園區特色;班級內區域游戲色彩協調,功能多樣,或購買定制、或教師自制、或親子共制,材料豐富,種類齊全,完全能夠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各區域張貼游戲規則,由各班主任負責個性化、人文性設計,凸顯主題,個性鮮明。
二、辦育美之園——讓每一次活動成為“美之載體”
活動之美。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我們努力吸取課程游戲化的精髓,將自由、自主、創造、愉悅的游戲精神滲透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讓游戲點亮孩子的童年,讓學習變得精彩有趣。我園還依托各種節日,開展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不斷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努力促進幼兒德育發展,構建和諧校園。如元宵節,組織孩子們嘗美味元宵、賞美麗花燈、猜有趣燈謎,承傳統文化。三八節,小班邀請媽媽們入園開展親子游戲活動,增進親子間的感情;中班孩子為媽媽制作節日禮物,表達對媽媽的濃濃愛意;大班孩子回到家里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引導孩子懂得回報、學會感恩。五一節,通過開展幼兒自我服務比賽,增強孩子們的自我服務能力,引導幼兒感受勞動的快樂。六一節,各園區舉辦幼兒特色畫展,培養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還通過開展親子大游園、親子運動會、環保時裝秀等活動,讓幼兒在多彩的活動中體驗成長的快樂,促進家園的和諧之美。國慶節,帶領幼兒認識美麗的國旗、聽壯美的國歌,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引導幼兒感受祖國之美。重陽節,通過走進敬老院,給爺爺奶奶送祝福等活動,讓幼兒感受孝道之美。
書香之美。“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我們積極開展早期閱讀活動,努力打造“書香校園”,扎實開展繪本閱讀、故事達人、故事爸媽進課堂、自制繪本等各種形式的閱讀活動。班班有“圖書角”,園區設有閱覽室和開放式書架,每周有好書推薦,每天有美文共賞,每名幼兒、每位教師都“愛讀書,讀好書”。孩子在繪本聆聽、閱讀、表演、創作、游戲過程中,讓真善美深入幼小的心靈,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完美的人格,進而得到全面發展。教師在與幼兒共同閱讀、與同事分享閱讀的過程中逐漸更新教育理念,豐富文化知識,提升專業技能;家長在與幼兒的共同閱讀過程中,既增進了親子關系,又能夠在快樂中學習閱讀,在閱讀中和孩子共同成長。
教師之美。美的文化當然少不了美的老師。我們要求教師“言行蘊美”,讓每一位員工、每一名幼兒的言行成為校園里“最美的風景”。我們認真做好每年度的師德標兵、先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四有好教師等評選工作。結合一月兩專題活動,各園區每個月第二周和第四周組織教師圍繞“有理想信念,做幸福之師”“有道德情操,做模范之師”“有扎實學識,做智慧之師”“有仁愛之心,做至善之師”等主題開展專題討論活動,并通過開展“我的入黨故事”“我的教育故事”“我的保育故事”等主題演講活動,不斷凝聚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共識,匯聚忠于教育、獻身教育的正能量,讓“真、善、美”的種子在每一個教師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我們還通過開展讀書活動,提升教師的書香氣質;開展禮儀培訓活動,提升教師的儀表之美;開展好家風故事征集活動,頌揚和美的家風;開展做完美女人的演講活動,讓大家做一個美媽媽、美媳婦、美妻子、美女兒,更要做最美的老師。
家長之美。為了進一步滿足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了解幼兒在園生活情況的需求,我園成立了家長委員會、膳食委員會,并共同制訂《家長公約》《家長須知》,以此實現幼兒園的透明化管理。此外,還通過開展“小手牽大手,美育進家庭”“最美家庭”評比等系列活動,提升家長的整體素質,達成家園共育的共識。同時,我園持續開展“晨間活動志愿者”“愛心護學崗”“故事爸媽進課堂”等活動,以此真切地喚起了家長的主人翁意識,促使他們真正地成為幼兒園的合作伙伴,從而形成家園合力,促使幼兒園的教育更加生動、活潑,實現家園和諧之美。
三、立促美之規——讓每一項制度成為“美麗之約”
我園每年暑期對幼兒園的制度進行學習、梳理,組織黨員干部、教師進行討論,廣泛征求教職員工的意見,對各種制度進行修正和完善,以完善崗位職責為重點,人人定崗定責,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樣”一目了然。形成了幼兒園章程、日常管理、安全、衛生、保健、財務等制度在內的“濱海縣幼兒園管理工作文集”,所有制度的制訂、修正和執行都有教師參與,由教代會通過,體現教職工的意愿。
與此同時,我們還加強相應的組織機構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
一是著力構建管理網絡。近年來,根據發展需求,我園相繼增設了辦公室、總務處、安保處等職能部門,不斷調整和完善行政人員管理網絡,明確分工,形成層級管理網絡機制。園領導班子從教學、科研、衛生保健、后勤服務等方面分工負責,既平行推進,又交叉互促,所有人員職責明晰、各負其責,形成了結構合理、凝聚力強的管理網絡和管理團隊。二是著力實施績效考核。在績效管理的大背景下,積極探索公辦教師、編外聘用教師、后勤人員績效考核辦法,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通過召開教代會、聽取廣大教職工建議等方法,不斷完善績效考核機制,構建較為科學合理、權責相當、優質優酬的分配制度。三是著力實施人文管理。針對不同教師的能力和特點,合理組合搭配人員,追求“1+1>2”的效應,努力讓每一名員工都能揚其所長,體驗成功的快樂。堅持一年開展兩次以上全體教職工參加的游戲娛樂活動、心理健康教育和身體保健知識講座等,如“三八運動會”“廚藝大比拼”“紅歌嘹亮”“迎新年—慶元旦”等,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讓老師們愉悅身心,提升凝聚力,增強歸屬感。四是著力推動專業發展。以“螢火蟲俱樂部”為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園本培訓,如:新教師崗前培訓、個人特長訓練等。堅持推動35周歲以下教師技能考核“三個一”,即每月一次的彈唱考核,每學期一次現場繪畫和舞蹈考核,每年暑假一次基本功考核,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分批派出教師到外地學習,持續組織參加省、市、縣各項培訓,經常性開展教學練兵活動,如專題教學觀摩、創造性游戲研討、優質課比賽等,不斷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平臺。
我園以“大美育人”為校園文化定位,以各種審美活動和美感體驗對幼兒進行整體性教育,關注人的整體素質的提高,既提高審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也開啟心智之門。
(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