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姝
(長春外國語學校,吉林 長春)
伴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逐漸深入人心,加上高中教育理念的轉變與發展,高考制度也在逐漸發生變化,最近幾年高考改革的力度在逐漸增加,先后出臺了很多新的高考政策,比如說取消很多加分項目、調整了高考的知識考查方式等,這對高中生的課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本文就在這種背景之下對高中課業負擔進行比較。
高考的加分政策,讓很多學生獲得了加分的機會,比如說體育特長生、少數民族學生等,加分政策的出現主要是為了實現教育的真正平等,促進體育事業等的發展。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高考加分政策的弊端也在不斷凸顯,在這種情況下教育部也對加分政策進行了調整。先后取消了多個加分的項目,主要包括體育特長生、奧林匹克競賽、科技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加分,這些加分項目取消以后,意味著這些相關的學生面臨著更大的高考競爭,為了取得高考的成功、考入理想的學校,一些教師會改變之前的課業策略,適當增加這些學生的課業數量,尤其是體育特長生,我校的體育特長生一般情況下不會布置作業,但是政策調整以后,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會布置課業,這種變化在教學實踐中表現得非常明顯。加分政策只是對部分學生的課業負擔產生比較明顯的影響,對其他加分政策范圍外的學生來說,這些加分政策對課業的影響比較小。
素質素質已經成為高中教育的主要形式,素質教育的發展也影響到高考政策的變化,從教育部的高考政策調整情況來看,在考核形式上更加靈活,更加注重學生知識的靈活運用。這種政策的變化,也直接影響到高中的課業策略,很多教師針對高考的變化對課業策略也進行了調整,在政策調整之前,高中教師在課業設計上主要是以數量為勝,教師會布置大量的作業,讓學生在課下去練習,以達到熟能生巧、牢固掌握的目的。政策調整以后,對知識點的考查形式和方法發生了重大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仍然采用這種傳統的以數量制勝的課業方法,不能滿足當前的教育發展需要。所以在課業的設計上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比如說減少了課業的總量,但是增加了課業的質量,比如說題目的難度會適當增加,在教學之余,我通過與學生進行交流發現他們認為,雖然從表面上來看現在高中生的課業數量在下降,但實際的課業負擔并沒有下降,因為題目的難度在增加,很多題目需要認真思考才能解出,所以說即便是經過了素質教育改革,高考的考查形式也發生重大變化,但是在本質上的課業負擔上卻沒有降低,而數學物理這些課程的課業負擔反而有所增加。但是,政策的調整對歷史、政治等課程的影響卻不是很明顯,這些課程的知識考查深度并不高,所以從目前來看改革前后的這些課程的課業負擔變化不大。
在最近幾年的高考政策調整當中,比較受人關注的就是語文高考政策的調整,改革以后教育部對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視程度在增加,真正將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進行考核,而不是歷史文學知識的考核,這種政策的變化也讓語文教師的課業量在逐漸增加,并且課業主要集中在語言能力的掌握和運用上,語文課業數量在整個科學數學當中所占的比重在逐漸增加,這一點在課下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當中也可以看出來,而學校在這一方面也比較支持語文教師的工作。另外在改革以后,英語聽力不再計入高考成績,這是一個重大的考查形式的變化,在高考之前在英語課作業當中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因為很多情況下聽力是拉開高考分數的考查部分,而在改革以后聽力部分不再計入高考成績以后,大部分的教師甚至放棄了聽力的課業,這種情況下直接導致英語課業在整個科學結構當中的比重在下降。在課業結構當中,數學的課業負擔實際上在增加,因為拉開分數的聽力沒有了,拉分課程上主要集中在數學上,相應的學校對數學教學的重視程度會進一步提升,相應的課業數量也會增加。
總之,從最近幾年的高考政策變化來看,調整的范圍在逐漸增加,調整的頻率更加密集,調整的內容更加深入,其目的都是在保證高考公平性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素質教育水平。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適應政策的變化,課業負擔也會進行相應的調整,不僅僅體現在數量上,在質量和結構上表現得也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