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庫 趙小明
[摘要] 目的 探討曲美他嗪對冠心病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回顧性分析該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間收治的140例冠心病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資料,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包括70名患者。對照組給予常規藥物治療,觀察組在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使用曲美他嗪,比較觀察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改善情況和臨床治療有效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LVEF、LEVDD和LVESD 等心功能指標水平均優于對照組患者,且經過兩獨立樣本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4.28%,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77.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4,P<0.05)。結論 臨床上采用曲美他嗪對冠心病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不僅可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同時也可以促進心功能的改善,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曲美他嗪;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1(b)-0076-02
在臨床上,冠心病患者容易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冠心病合并心衰后,患者的心肌會發生缺血、壞死等一系列的惡性改變,會導致心功能嚴重下降[1]。目前心肌能量代謝相關藥物對冠心病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該研究選取了曲美他嗪來治療冠心病心衰糖尿病患者,并選取該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間收治的140例冠心病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曲美他嗪在治療冠心病心衰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該院收治的140例冠心病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資料,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70例患者。對照組,男患者38例,女患者32例,年齡64~80歲,平均年齡(70.56±6.58)歲;觀察組,男患者39例,女患者31例,年齡62~79歲,平均年齡(71.65±5.5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心功能分級等一般資料方面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藥物治療:即入院后由醫務人員給予患者常規的抗心衰治療,使用洋地黃類強心藥物、利尿劑呋塞米、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貝那普利等,同時服用降糖藥。觀察組患者在常規用藥的基礎上使用曲美他嗪進行治療,治療期間給予患者口服曲美他嗪(批準文號:H20120477)20 mg/d,2次/d進行治療,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3個月(3個療程),然后觀察并評價臨床治療效果。
1.3 療效評價標準
①治療3個月后,測定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心功能指標,主要包括左心的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收縮末期的內徑(LVESD)和左心室舒張末期的內徑 (LEVDD),并進行比較分析。②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估,顯效即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完全得到改善甚至消失,心功能在2級及以上;有效即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與治療前相比,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心功能處于1級以上;無效即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心功能均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0%[2]。
1.4 統計方法
該研究的所有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各指標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 LVEF、LVESD、LEVDD 等心功能指標情況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 LEVDD、LVEF、LVESD 等心功能指標情況均優于對照組患者,且經過兩獨立樣本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情況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4,P<0.05)。
2.3 治療后兩組血糖比較
治療后對照組平均空腹血糖為(8.36±1.42)mmol/L;觀察組為(6.21±1.09)m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冠心病臨床上是指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導致動脈腔狹窄,使正常血流受到阻力,造成心臟缺血,產生心絞痛的疾病[3]。心衰是指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血管舒縮功能與心排血量在循環血量正常時不能保障全身代謝對血流的需要,從而造成具有神經激素系統激活和血流動力異常兩方面特征的臨床綜合征[4]。冠心病心衰合并糖尿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是一組以左室肥厚或擴張、組織灌注缺失以及肺循環和體循環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復雜癥候群,具有復雜的病理生理機制,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有國外研究表明[5],當發生心衰時,冠心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變為心室重塑和心肌纖維化等,其中心室重塑是發生心衰的基礎。冠心病心衰合并糖尿病是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因此對應的治療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治療原則為改善心衰癥狀和體征,并積極抑制心室重塑。在最新心血管疾病發生機制的研究中發現心肌代謝藥在心衰治療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上述藥物也成為相關學術領域研究的熱點課題。
臨床上主要以藥物療法來治療冠心病合并心衰,治療目的是改善血流動力學、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從而達到延緩病情的目的。通過促進阻塞或狹窄的血管側支循環來加大機體冠脈的血流量,通過擴張血管來減輕心臟負荷,最終達到改善心臟功能的目的。傳統的藥物療法主要是減少耗氧量,改善患者的冠脈供血和供氧能力,但是缺少了對患者心肌細胞的保護,也沒有促進能量代謝,在冠心病發展到晚期時,傳統的藥物療法很難徹底改善冠脈的供氧和血供。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強心劑、利尿劑和受體拮抗劑等治療心衰,這些治療雖然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心功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曲美他嗪是臨床上常用的心血管藥物,主要是通過改善細胞的能量代謝來起到保護細胞的作用,使離子泵維持正常的功能。曲美他嗪的作用效果非常快,在 2 h 內即達到血藥濃度的峰值。給藥后 24~36 h 可達到穩定的血藥濃度。該研究比較 140例 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給予曲美他嗪治療總有效率為 94.28%,高于對照組的77.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曲美他嗪在治療冠心病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有顯著效果。臨床上采用曲美他嗪對冠心病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不僅可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同時也可以促進心功能的改善,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堪董.曲美他嗪聯合美托洛爾治療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8,34(5):507.
[2] 李顏兵.貝那普利并曲美他嗪對冠心病并心衰患者血清FSTL1、PAF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7,26(5):533.
[3] 朱潮潘.曲美他嗪對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6,56(30):79.
[4] 趙麗媛.75歲及以上冠心病心衰患者用藥規范化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2):356.
[5] 曾紀羨.美托洛爾聯合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臨床療效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4,20(5):675.
(收稿日期:2018-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