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朋
(延邊大學,吉林 延吉 133002)
智慧校園是高校信息化的高級狀態,是對數字校園的進一步擴展和提升,是校園管理和教學水平逐步提升的體現,是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建設智慧校園的重要目的是通過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虛擬化等新技術,優化學校教師、學生、家長、校務工作人員和校園資源之間的交互方式,為高校招生、就業、科研、教學提供決策服務。
隨著各高校招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對迎新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傳統的迎新為:招生科在招生系統上導出本年已錄取的學生信息,學生管理科將信息導入迎新系統,教務處導入到教務系統。學校各個部門在各自的宣傳平臺上發布有關迎新的通知和信息。
學校組織開展迎新動員大會,學生處負責組織協調教務處、財務處、信息化、后勤等部門集中在迎新現場完成全校迎新工作。學生及家長拎著行李在各辦理環節排隊完成學校的報到手續。這種迎新模式存在以下問題。
由于高校從招生錄取到新生報到整個環節使用到的系統都是相對獨立的,這就造成了“信息孤島”現象。人工轉移導入無法做到實時性,數據轉移過程中無法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安全性。迎新系統收集到學生填寫的信息,無法在其他系統上使用。
由于隨錄取通知書寄送的入學須知無法容納所有信息,在加上部分信息是根據時間階段發布的,對于陌生的新生及家長而言,急需了解學校的基本情況、報到手續和相關業務申請。建立統一、全方位的迎新信息服務平臺顯得尤為重要。
校方及相關部門對迎新報到的實時進展和統計數據不能及時掌握,迎新環節過于死板?;谏鲜鰡栴},學校有必要通過信息化手段來解決迎新報到中存在問題,借此優化迎新工作流程,提升迎新效率和師生滿意度。
迎新服務平臺為新生及家長提供了迎新相關的實時通知,新生可以在該平臺瀏覽相關信息和維護學校需要采集的必要信息,完成業務申請、寢室選定、費用繳納等。迎新服務平臺的功能包括:①校園展示。學校簡介、校園一角、學校地圖、校園導航。②信息發布。獎助貸簡介、衣食住行學、網絡服務、常見咨詢。③個人信息查詢。繳費查詢、申請業務狀態查詢(寢室申請狀態、繳費申請狀態)、輔導員聯系方式查詢。④個人信息維護?;拘畔ⅰ⒓彝バ畔ⅰ⒔洕鸂顩r信息、到校信息等。⑤業務申請。綠色通道申請、助學貸款申請、寢室申請、生活用品申請。⑥班級同學交流。輔導員為管理員的內部交流平臺。
當學生收到錄取通知書后,在家里打開“迎新服務平臺”即可完成非現場辦理的入學手續,為新生提供了便捷的服務。
為了完成各類業務系統的整合,建立校園統一身份認證平臺,所有應用應遵循統一的認證集成要求進行認證集成。已建應用、新建應用與統一身份認證平臺進行對接基于CAS認證集成標準等,所有應用的認證都需要歸入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實現校內用戶的統一認證、賬戶統一管理和SSO單點登錄。通過校園統一身份認證代理接口服務進行認證集成(Get Header Key),實現與校園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無縫集成。
為了優化迎新報到流程,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機制,完成業務數據與主數據的推送、更新與同步,真正實現從招生錄取到新生報到、畢業離校整個環節的數據共享,取消了環節中人工數據處理的工作,從而確保了各個環節的數據一致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了迎新工作效率。數據共享結構圖如圖1所示。
招生工作是根據考生報考批次進行,每個批次結束后,被錄取的新生信息會同步進入主數據平臺,主數據平臺會將新生基本信息推送到迎新系統中,作為新生登錄迎新系統的憑證;另一方面,新生信息會推送到教務管理系統、學工系統、一卡通系統等。一卡通系統根據新生信息制作校園卡,隨新生錄取通知書寄送。錄取信息可供業務系統獲得基礎數據。等新生收到通知書后,登陸迎新系統查詢和維護自己的必要信息、申請住宿及生活用品、繳納費用。申請的住宿信息會通過主數據平臺同步到門禁系統,成為新生進出寢室的依據。新生填寫的基本信息通過主數據平臺同步到學工管理系統,這些數據將作為學生在校至離校整個學習生涯中的基礎數據,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每年的新生報到日,成千上萬的學生一同涌入校園,給高校迎新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同時,也考驗著學校的管理水平?;谥腔坌@的迎新模式體現出了信息化迎新的實時性、高效性、共享性特點,這種優勢減少了報到環節,加快了報到速度,展現出了高效、有序的報到程序。報到流程圖如圖2所示。
圖1 數據共享結構圖
圖2 報到流程圖
迎新工作可以分為三大環節,即報到前、報到中、報到后。報到前新生可以通過迎新平臺及時了解學校和學校各部門發布的通知信息。為了方便新生入住寢室,新生可以自選宿舍申請、委托學校代辦生活用品選購、提前將費用存入銀行卡等,可以實時查詢自己的提交業務辦理情況,為現場報到做好充足準備;學校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迎新系統快速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審核學生的各類申請、統一扣費回執等。
新生報到當天可直接到寢室樓刷卡,領取鑰匙和申請的生活用品直接入住,不必集中報到。新生刷卡信息會更新報到狀態,方便學校領導實時查看報到情況。對于不住寢室的新生可以去班級進行刷卡報到。院系報到、新生入住寢室后,根據迎新指南完成學院報到手續,主要包括材料提交和領取、資格審查等。
報到完成后,新生可以通過迎新平臺查看開學后的入學教育安排、開學典禮、軍訓時間安排等,全面的迎新平臺讓新生在校園學習和生活中無障礙。教務工作人員可根據報到狀態,同步學籍狀態信息,區別未報到的學生。
迎新系統利用智慧校園支撐平臺進行設計,實現新生信息與校內其他相關系統信息的無縫融合,通過實時信息采集、存儲、分析、決策來實現高校智慧校園的真正意義。本文從高校信息化建設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的思路,迎新平臺的建設會極大降低學校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迎新工作效率和協同配合度。
[1]羅丹,徐鴻雁,張詩雨.大數據環境下智慧校園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與現代化,2016(09).
[2]蔣東興,付小龍,袁芳,等.高校智慧校園技術參考模型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6(09).
[3]賈茜.高校迎新綜合管理與服務系統設計與實現[D].北京:電子科技大學,2014.
[4]楊春曉.移動數字迎新——高校數字迎新發展的方向[J].信息化建設,2015(09).
[5]徐峻.高校迎新流程的優化及迎新系統的設計與開發[D].北京:電子科技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