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漫游者
亞馬遜旗下的云計算公司亞馬遜網絡服務公司(AWS)宣布,將與國防工業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合作,提供名為“AWS地面站”(AWS Ground Station)的衛星連接服務,通過分布在全球的12個地面站天線組成的全托管網絡,政府和企業用戶可以快速下載、處理、存儲和分析衛星數據,同時可以節省大量成本。該地面站網絡預計2019年開始提供服務,在測試階段,只需55秒,數據即可從衛星發送到亞馬遜地面站。
辣評:AWS很早就介入航天領域了,從JPL的機器人測試、火星探測圖像處理、NASA超算中心、NEX遙感圖像發布到國際空間站的4K高清直播,無不使用了AWS的服務和計算資源。所以,商業航天不一定非得一窩蜂去造衛星發火箭,如何把成熟的民用商業資源或服務,融入航天基礎設施建設并創新運行模式,其實才是中國商業航天最為重要和急迫的課題。

刀子
11月27日,一家名叫連尚網絡的公司宣布啟動免費衛星上網計劃,第一顆衛星“連尚一號”將在2019年搭載長征系列火箭進入太空。消息傳出,業界嘩然。“連尚蜂群星座系統”計劃在C端采取免費策略,后向運營部分挖掘增值空間,包括為企業提供更高級的定制服務。其負責人表示,隨著技術的成熟,成本的降低,商業價值的開發,衛星免費上網這條路是行得通的。據了解,連尚網絡正在爭取相關頻譜資源。
辣評:全球接入星座是一場有進無退的商業冒險,無論對外宣傳的賣點是什么,運營商自己必須對商業模式有清晰的認識和客觀的計算。簡單把衛星打上天去組成網絡,不等于就可以坐地收錢了。我們希望中國的企業能更多地在這場殘酷競爭中活下來。

刀子
據統計,目前我國星座計劃已超16個,國內不少有星座計劃的衛星公司,對標的都是OneWeb。OneWeb衛星工廠將來要每月生產幾十顆衛星,不僅為自己制造近900顆低軌道衛星,還計劃承接來自其他運營商或客戶的衛星制造業務。微納星空聯合創始人兼CEO高恩宇認為,目前國內衛星需求量增大,一旦現有產能不夠,中國必然也需要衛星工廠。天儀CTO任維佳表示,衛星工廠是微小衛星的必然模式。
辣評:創業者有雄心壯志是理所當然的,然而我們在這里向投資者——尤其是政府主導的投資——強烈建議,對“衛星工廠”這種概念一定要慎之又慎。高技術產品的大批量生產不是簡單扔錢進去就能解決的易事。文中里提到的OneWeb工廠,是在歐洲空客集團主持和技術支撐下建立起來的,而空客是國際五大衛星制造商之一、知名的航空航天巨頭。想新建衛星工廠,一定要對技術難度和投入額度有充分思想準備。
AWS地面站服務功能到底有哪些優勢,竟被認為可以撼動目前的商業航天格局呢?
①使用AWS地面站服務的衛星公司可以按需租用服務。用戶企業甚至不需要建造自己的天線,也無需擔心技術故障,這些都將由亞馬遜處理。企業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精力、時間和金錢,而且還可以專注自己的核心業務,加速成長。
②按需付費,更具成本效益。AWS地面站服務的推出,降低了衛星運營公司的門檻,使更多公司能夠開發出更優質的產品,向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對目前商業航天的工作模式將產生深遠影響。
③亞馬遜將運營12個地面站,每個地面站都有特定的AWS區域。原始數據首先由現代數字轉換器處理成一個數據流,然后由路由傳輸到地面站進行信號處理和數據分析,并提供存儲選項。AWS地面站衛星天線與十幾個AWS基礎設施區域離得很近,從而提供對AWS服務的低延遲和低成本訪問,進而存儲和處理衛星數據,這進一步將數據處理和分析的時間從數小時減少到幾分鐘。
本期特邀辣評人:刀子、神經漫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