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gan Agrawal(NSR)/文 沈永言(中國衛通) /譯
《N S R 衛星行業財務分析,第8 版》(SIFA8)是世界前20大衛星運營及服務提供商業務和財務分析數據的主要源頭,它涵蓋運營、債務、現金產生和市場份額等25項以上的指標。這份報告評估了競爭性標桿,并且提供了針對保證未來業務的保本定價、FSS星隊效率和HTS市場優勢等業界最新趨勢。SIFA8將NSR衛星通信財務指標、十年直方圖和衛星運營商戰略定位融為一體,是每個在衛星通信市場上投資、買賣的參與者之必備資源。
最近(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對衛星行業而言是喜憂參半。包括Intelsat、Eutelsat、SES和EchoStar在內的大多數運營商的視頻收入同比持續下降,而大多數運營商已經在網絡連接方面取得了增長,其中最顯著的是政府和包括ViaSat在內的移動連接垂直業務。如果說后兩個垂直領域在短期內仍保持增長,這將是一個嚴重的保守說法——同時,我們還必須考慮到Hughes在消費者寬帶和SES(MEO)在基站回傳上取得的重大進展。
除了前兩大綜合運營商的設備銷售,整體增長在2018年仍然落后。許多衛星通信運營商似乎都沒有達到目標,特別是在視頻方面,即使在全球發達市場,容量價格也在不斷下降。區域間的競爭依然激烈,同時還面臨著來自地面網絡的壓力。鑒于視頻仍是構成當今GEO行業收入的主要部分,所以,整體增長依然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
《NSR衛星行業財務分析,第8版》中涵蓋了一些關鍵指標,這些指標提供了可以解碼行業未來狀態的獨特模式。

圖1 2008-2017年星隊的平均壽命

圖2 視頻與DTH平均指數價格

圖3 累積收入年份
隨著技術的標準化,衛星的平均壽命也在增加,并且變得更加可以預測。預計這種趨勢將繼續在GEO軌道上展現,而在工作頻率和波束賦型方面可能會增加更多的靈活性。因此,補給周期變得越來越長,舊的GEO衛星被更少、更有效的衛星所取代(如圖1)。
除了Telesat之外,所有大小運營商的租賃收入都在持續下降。隨著政府業務、機載通信和基站回傳等非視頻收入的增加,行業對網絡和服務收入的依賴在2018年變得明顯起來。大多數主要服務提供商都將出現從高單位數轉為低雙位數的增長現象,下一場較量將在實現高EBITDA可持續性與將業務出售給出價最高的公司之間展開。
預計價格將在2019年進一步下滑,到2020年估計會觸底反彈,然后在2022年與LEO一起進入下一個大眾市場周期。即使老星隊退役并啟動更多以網絡為導向的容量,通過增長保持收入所需的補償仍將會持續。圖2顯示了全球平均指數價格,即世界主要地區針對某一特定應用的平均價格(見NSR的區域觀察定價報告)。
行業供應繼續增加,一些區域性參與者取代舊星隊,全球玩家通過機載通信、基站回傳和寬帶投注于新的連接市場。中期資本支出周期預計將于2020年結束,該行業的自由現金流預計在2020-2021年左右達到峰值,將導致債務償還、對非GEO星座的支付、新網絡產品的引入,或最終增加并購活動。
2018年,區域運營商的商業模式變得更加兩極化,有些選擇在傳統FSS業務中將EBITDA提升到80%以上,而有些則選擇投入大量資金來更新星隊,并投注于新的垂直消費者寬帶。除少數運營商外,大多數運營商都在尋求從長期服務收入中分得一杯羹,以維持甚至增加收入。對于規模較大的運營商而言,對視頻的依賴性較小,而規模較小的運營商在其現有地區擁有更多的主導地位。出租率也顯示了這方面的偏差,預計較小的星隊將會在短期內有更好的表現。
這一比率表明過去5年積壓訂單數量下降(如圖3),大多數跡象表明未來5年復合年增長率至少會下降5%,因為該行業正從標準租賃模式轉向更短的合同租賃/服務模式。如今簽署的長期協議越來越少,而那些長期協議的批發價格較低,從而進一步減少了積壓。考慮到這意味著15年的商業模式中存在更大的風險,預計運營商將通過增加分銷合作伙伴關系來彌補區域經濟衰退和競爭,從而實現更高的業務滾動。
大多數運營商的戰略是優化在軌衛星每MHz容量的最高收入,以優先考慮他們必須服務的垂直市場。隨著2018年增長停滯、視頻需求略有增加、價格下降和積壓,這一戰略變得越來越重要。由于許多運營商的杠桿率很高,投資回報率也受到了影響,因此產能和管理性服務銷售恢復到5%的標準增長率,在中短期的時間內看來恐怕會延遲。到2020年年底,自由現金流的增加應該會促進對新應用的投資——在一定程度上將垂直專業化與并購分開,以實現規模經濟。
與此同時,綜合運營商和服務提供商希望實現更高的增長,重點逐漸轉向穩定的EBITDA利潤率。因此,預計將出現更高程度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進入市場并最終進行并購的現象,這將使2020年后的價格穩定下來,并使投資者獲得更高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