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保林

召開社情民意分析會
題記:社區是社會的基礎,是聯系黨、政府和群眾的紐帶。破產企業社區如何打通服務職工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陜煤集團黃陵礦業公司蒼村社區管理中心堅持“服務在心,造福于民”的工作理念,用心用情為職工群眾解難事、辦好事,盡心盡力維護破產礦井社區的一方安寧,給職工群眾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公司領導視察小區建設
近年來,陜煤集團黃陵礦業公司蒼村社區針對破產企業社區歷史遺留問題多、弱勢群體急事難事多、矛盾化解處理難度大等實際困難,牢固把握“便民、惠民、利民”的服務宗旨,急職工群眾之所急,解職工群眾之所憂,始終把職工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力打造和諧平安企業社區,為職工群眾營造了一個穩定、祥和、優美的生活環境。
成立于2003年的蒼村社區是在原陜西蒼村煤礦政策性破產后組建的,主要承擔破產礦井離退休、工傷職業病、工病亡遺屬等人員管理和破產礦井后勤服務的企業社區。目前,社區管理的離退休、工傷職業病、工病亡遺屬和60年代下放人員等管理對象3780人,轄區居民1582戶,約6700多人。
在這些特殊群體中,有部分職工群眾由于文化程度低、專業技能低、身體健康狀況差、年齡較大和收入低等不同原因,長期依賴城市低保和社區困難救助來解決生活問題,若遇到家庭成員大病及子女上學、就業等特殊情況,就會寄希望于企業社區來解決他們的生活難題。
“僅2017年春節,我們就爭取到了20多萬元的幫扶資金,一次性為400多名困難職工給予了救助,他們都是社區的弱勢群體。”工會工作人員告訴筆者,“近年來,社區工會堅持開展領導干部‘結對子’和扶貧送溫暖活動,拉近了社區與弱勢群體之間的距離,凝聚了黨群和干群關系?!?/p>
5年來,社區先后對轄區困難職工群眾進行了2037人次的幫扶救助,發放救濟金56.05萬元;為23戶困難家庭升入大中專院校的學子給予了助學幫扶,發放救濟金4.33萬元;為232戶困難家庭辦理享受到了城市低保待遇,發放低保金24.32萬元。
針對轄區不穩定隱患多、職工群眾訴求多的現實問題,社區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探索出了信訪部門主辦,相關部門聯動,全員共同參與,黨政工齊抓共管的信訪工作模式,建立了信訪預警排查制度和信訪矛盾處理機制,定期分析、研究和處理信訪難題,及時掌控職工家屬的思想動態,千方百計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做到工作開展在一線、矛盾化解在一線、形象樹立在一線。
“我們不僅要求工作人員熱情接待來訪人員,還要求部門負責人經常深入一線,及時與信訪當事人交心談心,了解他們的疾苦和訴求,堅決做到合理訴求盡快解決,無理訴求解釋溝通到位,塑造了社區干部的良好形象?!鄙鐓^黨委書記趙新成這樣理解信訪工作,“你把來訪的群眾當作自己的親人,把上訪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來辦,職工家屬就會少一些怨氣,多一些和氣!”
據了解,每逢遇到重大節日,社區都會在第一時間啟動信訪維穩專項預案,實行輿情信息日報告制度,黨員干部主動變“接訪”為“下訪”,對業務范圍內的不穩定信息排查研判,從根本上減少了越級上訪、重復上訪,杜絕集體越級上訪事件的發生,連續14年未發生群體性上訪事件。
民生就是最大的穩定。在社區管轄的幾個職工家屬區里,生活基礎設施薄弱、歷史欠賬多是共性問題,特別是在蒼村小區,仍有部分職工家屬住在70、80年代建設的老窯樓和自建房,還有部分外來人口在轄區居住,這些現實問題對社區服務和管理而言都是一種考驗。
“近年來,我們多方籌集資金,對小區供水、供電、供暖和道路進行了維修改造,為小區加裝治安監控,擴大綠化面積,增設停車位和健身器材,單元樓實現了集中供暖,一系列的民生工程,改善了轄區居民的生活條件,提高了職工群眾的幸福指數?!闭劶吧鐓^的變化,社區主任蘇文成在高興之余顯得憂心忡忡,“隨著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改革的推進,作為開放式小區,蒼村小區不同于獨立的工礦企業社區管理,由于形成年代久,生活區與當地農村縱橫交錯,職工家屬與社會居民長期混居,這些歷史問題解決起來很棘手?!?/p>
改革是為了更好的發展。說到社區今后的發展,蘇文成信心滿懷的表示,無論怎么改?怎么革?社區服務居民的宗旨永遠不會變,我們的服務質量更不會降。當前,我們將重點抓住這次分離移交的大好機遇,用足用活國家政策,完善生活基礎設施,爭取把生活區的歷史欠賬給補上,為剝離移交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社區工作人員“雨季三防”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