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策
(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醫院,上海 201805)
在臨床治療中,牙列缺失較為常見,主要發病原因為恒牙牙列不完整,部分牙齒缺失,影響美觀及患者發音,降低患者生活質量[1]。為研究分析對比口腔種植修復與常規修復治療牙列缺失的效果,選取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牙列損失患者為研究對象,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收治的50例牙列損失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各25例,均充分知情同意。對照組中,年齡范圍為22歲到64歲,平均年齡為(40.32±11.21)歲,9例患者為女性,16例患者為男性,9例患者學歷水平為大學及以上,11例患者學歷為高中,5例患者為初中及以下。實驗組中,年齡范圍為23歲到66歲,平均年齡為(40.21±11.12)歲,10例患者為女性,15例患者為男性,8例患者學歷水平為大學及以上,12例患者學歷為高中,5例患者為初中及以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并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常規修復治療,實驗組進行口腔種植修復治療,手術治療,嚴格進行消毒,局部麻醉,藥物為2%的利多卡因,確定位置后進行鋒鉆向導,置入植體,閉合螺絲,組織縫合,術后3天內均給予患者抗生素,7天后拆線。進行種植修復,于植入植體后3到5個月進行。進行修復前,需分析患者臨床資料,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種植修復方案,嚴格遵循種植植入的規格與方向,選擇適合患者病情的修復方式,提高修復質量,降低患者不適感,提高對醫護人員的信任程度[2]。
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并發癥及滿意度等臨床指標。(1)療效評價。無效:治療后,患者牙列缺損臨床癥狀并無任何改善,外觀與一般牙齒存在較大差異。有效:治療后,患者牙列修復,與正常牙齒相比并無顯著差異。顯效:治療后,患者咀嚼功能恢復正常,外觀與一般牙齒相比并無較大差異。(2)滿意度。治療滿意度可分為不滿意及一般滿意、十分滿意,應用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患者治療滿意度情況。
將所得數據輸入Excel表中(office 2003),經SPSS.19軟件實現統計學分析,本文中兩組患者平均年齡為本文計量資料(表示方法ˉx±s、檢驗方法t)、本文中治療滿意度、治療有效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等臨床指標為計數資料[表示方法n(%)、檢驗方法X2],統計學結果P<0.05則提示上述兩組數據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對應治療后,實驗組10例患者有效,顯效患者為13例,2例患者為無效。對照組中,9例有效,10例患者為顯效,無效患者為6例。可得,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2.0%顯著高于對照組有效率為76.0%,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表3 實驗組與對照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中,不滿意患者為8例,十分滿意患者為10例,一般滿意患者為7例。實驗組中,十分滿意患者為13例,11例患者一般滿意,1例不滿意,實驗組患者滿意度為96.0%顯著高于對照組滿意度為68.0%,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2所示。
對照組中,1例發生刺激痛。實驗組中,3例患者發生刺激痛,4例患者發生樁核脫落。實驗組與對照組均未發生嚴重并發癥,實驗組與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4.0%與20.0%,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3所示。
牙列缺失與牙齦疾病、外傷、發育不完善等多種因素有關,臨床上較為常見,對患者語言及咀嚼功能造成影響,降低生活質量,給患者身心均帶來較大壓力。
牙列缺損導致恒牙不完整,可影響患者牙齒功能,使患者產生焦慮自卑等負面情緒,影響心理健康。在臨床治療中,牙列缺損不僅需要考慮到臨床效果,還需對患者治療滿意度情況進行了解。牙列缺失常用的治療方法主要為口腔種植修復與常規修復治療,口腔種植修復技術為一種新的治療技術,人工修復種植牙體,美觀度與常規修復治療相比,舒適度較高,可幫助患者恢復咀嚼功能,對其他牙齒造成的影響小,臨床應用廣泛,安全性較高,人工修復種植的主要方法,外觀與正常牙齒相似,舒適度較高,療效較好[3-4]。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與對照組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6.0%與76.0%,實驗組患者滿意度為96.0%顯著高于對照組滿意度為68.0%,實驗組與對照組均未發生嚴重并發癥,實驗組與對照組發生率分別為4.0%與20.0%,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得,牙列缺失中應用口腔種植修復治療效果顯著,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口腔種植修復與常規修復相比,口腔種植修復治療牙列缺失的效果較為理想,可顯著提高患者滿意度,安全性較高,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的意義。
[1] 孫潔,劉淵君,劉偉.對比觀察牙列缺失患者行口腔種植修復與常規修復治療的可行性[J].心理醫生,2016,(32):33-34.
[2] 詹春華,劉冰,黃杏顏,等.口腔種植修復和常規固定修復在牙列缺損治療中的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17):3221-3223.
[3] 隨秉東,宋群,許浩坤,等.循證醫學分析下頜牙列缺失患者對不同修復方式的滿意度差異[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12,(4):221-225.
[4] 竇曉晨,萬澎波,劉鑫,等.種植即刻修復技術對牙列缺失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5,(10):151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