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花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1.80
摘要 目的:探究無縫隙護理模式對精神科護理工作綜合質量的影響。方法:收治患者140例,隨機平分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觀察組則應用無縫隙護理模式,對兩組的數據進行記錄,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理舒適度以及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恢復情況以及心理舒適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精神科護理方面進行應用,能夠有效地提升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關鍵詞 無縫隙護理模式;護理質量管理;滿意度
無縫隙護理模式是時代發展的產物。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臨床對于護理服務的要求也進一步提升,因此就產生了無縫護理這一概念。無縫護理即以患者作為中心,在治療過程中實施無縫隙的護理服務,該服務覆蓋患者的整個就醫過程,進一步促進患者康復的速度以及康復過程的完整化,從而使醫院以人為本的理念得以實現。我科室對無縫隙護理這一模式進行了應用,在應用過程中患者的滿意程度較高,投訴人數明顯下降,較好地緩和了醫患關系。接下來本文將進一步結合數據對于這一結論進行證實。
資料與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住院精神障礙患者140例,分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70例。觀察組的年齡40~78歲,平均(56.2±4.8)歲。其中患者為高中及以下學歷52例,大學及以上學歷18例。對照組的年齡39~81歲,平均(61.2±5.5)歲。其中患者為高中及以下學歷53例,大學及以上學歷17例。挑選作為研究對象的患者要滿足以下條件:患者智力方面無異常、符合ICD-10精神和行為障礙診斷標準,能遵循醫囑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家屬知情并簽署了同意書。滿足以上條件后就可將患者的資料進行上報,并且建立檔案進行情況記錄,以方便今后的進一步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以及疾病種類等方面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模式,即護理人員向患者家屬對于注意事項進行闡述,并且常規地交接班。觀察組則采取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來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全程無縫隙護理不僅提升了護理人員對于患者的了解程度,能夠及時結合其實際情況提供服務,并且還優化了患者的就醫環境。精神障礙患者具有住院時間長、治療過程較為痛苦并且病情容易反復等特點,進行全程無縫隙護理的過程中應該結合以上的情況,并與患者的心理環境進行結合,來對患者的情緒進行調節。護理人員首先應該從病區的布置開始著手,保證患者居住環境的干凈、整齊、舒適,對于患者的心理調整起到積極的作用。并且安排專門的護理人員陪同患者檢查,提升個性化服務,并且將這一護理模式貫穿患者的整個治療過程。無縫隙護理模式的建立:首先由護士長組織護理人員統一進行理論方面的學習,增強護理人員對于無縫隙護理模式理論方面的了解,并且加強對其內涵的深刻理解及理論的應用,增強護理人員對于臨床觀察以及應急處理方面的能力,進一步提升服務的綜合效果。通過設立績效考核制度,增強護理人員工作過程中的積極程度;明確職責,將任務細化到每個人,從而真正地實現無縫隙護理。無縫隙護理的排班方法:護理人員分成3班,即8:00~16:00,16:00~00:00以及00:00~8:00,使護理工作主要集中在白天,減輕夜晚的工作量。并且注意排班過程中層級的搭配,合理分配人力資源,關注重點環節及薄弱環節,全程對患者進行監控,及時反饋,以進一步提升護理的質量。護理過程中不僅增強了對患者護理的綜合質量,也體現了醫院對于患者的人文關懷。護理人員結合不同患者的疾病來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工作過程中應該使得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加強工作的熱情程度,從而有效地提升對患者護理的綜合質量。在患者康復出院前應對患者的滿意程度進行調查和記錄。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對兩組患者安全感、滿足感以及尊重感3方面進行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將兩組患者對于醫護人員工作能力、關愛與溝通、服務熱情主動、病區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等的滿意度進行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無縫隙護理模式是當前較為先進的護理模式之一,其不僅在應用過程中融合了科學的管理模式,還進一步增強了與創新機制的結合,加強了對于患者進行護理的綜合效果,提升了患者的綜合滿意程度。
通過對兩組患者調查結果的分析,我們發現,應用無縫隙護理模式的觀察組的心理舒適程度以及滿意程度都明顯高于對照組。該方法不僅能夠科學地對于患者的精神疾病進行護理,還能夠提升治療的綜合效果。無縫隙護理模式是當前的新突破,幫助護理人員在治療過程中更好地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通過這一過程加強對患者的了解,以及推斷病因的形成,逐步幫助患者對解決的方法進行探究,并且通過與患者的不斷交流來增強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的認識,提升患者今后對自身疾病進行護理的能力,增強了對于護理服務內涵的理解,達到護理服務滿意度明顯提升的效果。
總之,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精神障礙護理方面有著顯著效果,有助于在今后臨床中進行廣泛的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