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滿霞
【摘 要】公共圖書館作為文化傳播和社會教育的引導者,有著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閱讀伴隨少兒其一生的成長,少兒閱讀的推廣是圖書館的必要性,是培養青少年綜合素質的第二課堂,是向廣大少年兒童提供閱讀的文化基地。
【關鍵詞】少年兒童;圖書館;少兒閱讀推廣
中圖分類號: G258.2;G25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36-025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6.111
在科技信息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閱讀已成為全民文化素養和提高知識的唯一途徑,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少年兒童是國家的棟梁,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在促進全民閱讀的熱潮中,少年兒童是閱讀推廣的重點和優先服務對象,從小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讓閱讀成為習慣,對于提高少兒開發智力,提升寫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兒童閱讀的深度決定了民族精神的高度,在某種意義上說兒童閱讀決定著民族未來。
1 公共圖書館在少兒閱讀推廣中的重要性
(1)公共圖書館是一個專門收集、整理、保存、傳播文獻并提供利用的科學、文化、教育和科研機構。在國內外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服務中,開展最普遍、持續時間最長、效果最明顯、最受社會歡迎的莫過于兒童閱讀推廣。從閱讀本身來看,圖書館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圖書館是公民持續的保障,是社會閱讀保障。最近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了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中指出,從未成年的閱讀率來看,我國0-17周歲未成年人圖書借閱率為84.8%,與2016年(85.0%)基本持平。具體來看,2017年,0-8周歲兒童圖書借閱率為75.8%,與2016(76.0%)基本持平,14—17周歲青少年圖書閱讀率為90.4%,較2016后(88.2%)提高了2.2個百分點。通過對未成年人圖書閱讀量的分析發現,2017年我國0-17周歲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8.81本,比2016年(8.34)本略有增加。其中,14-17周歲未成年人課外圖書的閱讀量最大,為11.57本,比2016年(9.11本)增加了2.46本,0-8歲兒童人均閱讀量為7.23本,比2016年(7.76)本略有下降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國家應該大力提倡少年兒童的閱讀,在老師和家長積極引導閱讀下,圖書館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為少年兒童提供閱讀?!豆矆D書館服發展指南》指出:“公共圖書館負有特殊的責任支持兒童學習閱讀,鼓勵兒童使用圖書館和其他載體的資料”。圖書館有著完善的文獻資源、舒適的閱讀環境和良好的閱讀氛圍,為廣大少兒讀者提供了有利閱讀,對于開展少兒閱讀活動具有一定的優勢。圖書館有樣式新穎的各種少兒期刊、雜志、作文、童話故事、幽默故事等一系列圖書,為少年兒童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讓他們在閱讀中汲取豐富的知識和文化精神食糧,在圖書館的熏陶下感受到浩瀚的書海和知識的無窮,培養兒童閱讀興趣和能力,為兒童成長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2)圖書館有專業知識和專業素質的館員指導少兒閱讀。圖書館館員是閱讀推廣的引領者,其閱讀素養和職業技能決定了閱讀推廣工作實踐的效果。專業館員要從各方面了解少年兒童的心理、愛好、興趣以及不同年齡階段的需求,因材施教的為他們推薦有意義的書籍。例如:0-3歲處于感知動作思維階段,主要推薦繪本,閱讀時以畫為主,字少但畫面豐富,以畫傳達故事情節,更能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樂趣。3-6、7歲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應推薦以文字閱讀為主的書籍,延伸閱讀范圍,激發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6-15歲左右處于學齡初期和少年期,主要引導多種閱讀方法和材料時期,提高對研究性材料的選擇、評價及組織技能和默讀速度,強調獨立的閱讀。14-18歲左右處于青年初期,本階段可以根據不同的目的來變化閱讀的速度以提高閱讀效率。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3)公共圖書館有著維護特殊群體少兒閱讀的重要性。圖書館工作人員在推廣少兒閱讀時,提倡個性化服務,要關注特殊群體和弱勢群體,同時做到針對性的幫助,發現有閱讀困難的小讀者,工作人員應熱情、耐心的為其答疑解惑,維護兒童的自尊心,這樣有助于公共圖書館樹立良好的信譽,督促家長積極主動的讓孩子去圖書館閱讀,最終愛上閱讀,進而體現了圖書館進行少兒閱讀推廣不僅需要硬件條件,還要有經過專業培訓的管理人員,做到在少兒閱讀推廣服務中,讓孩子感受到讀書的氛圍,知識的神奇,讓圖書館成。
2 少兒閱讀推廣的形式
(1)在我國,兒童閱讀推廣已經成為公共圖書館服務中最引人注目的項目,形式多樣,如新書欄目推薦、親子閱讀、《繪本》閱讀、講座、猜謎、少兒國學講座、手工、創作等。下面就新書欄目推薦、親子閱讀、《繪本》閱讀作以簡述。
(2)設置新書推薦欄。由于圖書館的書籍種類繁多,因此就給許多孩子和家長帶來選書的困難,為了少兒讀者能更方便,更迅速的找到自己心儀的圖書,圖書館工作人員首先要研究少兒讀者的閱讀需求、閱讀動機,閱讀傾向,然后專門為少兒設置新書引導欄,在引導欄里放置借閱率大的圖書,還可以是比較深受小讀者喜歡的書,比如深受小讀者喜歡的沈石溪的作品、楊紅櫻的作品、伍美珍的作品等等。還可以是一些獲獎作品,獲獎作品一般都有其特長,由于少兒讀者的年齡段不同,根據他們的心理需求和成長愛好,可以把圖書目錄、作者分類,把它們井然有序的擺放在新書推薦欄里,讓小讀者和家長一目了然的找到喜歡讀的書籍,這樣大大節約了選書的時間,從而提高了閱讀效率,還可以在新書推薦欄里設置一個讀書心得體會,讓小讀者們把讀書的興趣感受同大家一起分享,同時推薦給其他小讀者與大家共勉書中的樂趣和知識。
(3)推廣親子閱讀
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和愛好,親子閱讀又稱親子共讀,就是說以書為傳媒,以閱讀為紐帶,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分享的閱讀過程,通過親子共讀,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一起成長,為父母與孩子創造溝通的機會,通過閱讀增強父母和孩子產生互動,增進情感的交流,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循序漸進的愛上閱讀。
家長與孩子進行親子共讀時,要注意親子閱讀的多樣化。常見的親子閱讀方式有:偏離式、平行式、合作式,其中最受家長青睞的親子閱讀方式是合作式。親子閱讀不僅僅局限于讀,還可以演和講,講故事比賽和圖書情景劇表演是親子閱讀的延伸。從而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促進孩子對圖書的創造性理解。所謂家長是在親子閱讀中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讓孩子有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家長必須做到和孩子一起看書,多與孩子交流,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復述出來,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講出來,然后與孩子分析、討論。經常這樣做,孩子的閱讀興趣就變的更加濃郁,同時閱讀水平也有逐步提高。這樣既營造了和諧的親子關系,又讓孩子享受到讀書的樂趣,體會到學習的滿足。在親子共讀童年的美好時光中,孩子不僅會接觸到語言文字、圖像、同時還能聽到父母繪聲繪色的講述,親子這間的互動能夠幫助缺乏閱讀能力的嬰兒感受到閱讀的魅力,逐步形成閱讀的興趣,進而體閱讀推廣的價值內涵。
(4)少兒《繪本》閱讀
少兒早期閱讀是兒童對色彩、圖像、文字等來進行閱讀,通過對閱讀理解來獲取信息,《繪本》則能體現出用語言和圖畫來幫助少年兒童閱讀,圖與圖之間能呈現出獨特的因果關系,吸引孩子參與到《繪本》閱讀中。繪本,英文稱picture book,是用豐富多彩的圖畫和簡潔的語言來描述故事的一種書籍。《繪本》讀物圖文并茂,簡單而易懂,對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能力、想象力、情感培養等有著積極的作用。繪本是孩子進入閱讀的啟蒙階段,因此對于閱讀習慣的養成和閱讀興趣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少兒早期對世界進行認知的時候,主要通過色彩、形狀大小來進行的,不是依靠文字閱讀,而是通過《繪本》將少兒的情感激發出來,讓少兒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在《繪本》閱讀中,能夠增強孩子對語言的興趣,可以無拘無束的和父母進行交流,提出自己的疑問,學會主動表達觀點。例如《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的封面上有一大一小兩只小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仿佛在說什么?通過這個畫面可以引導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猜猜他們的對話內容,從而引出故事的主題—猜猜我有多愛你。閱讀中還可以讓孩子了解怎樣與人相處,感受親情,讓孩子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與哲理,理解社會文化,社會道德及社會約束等方面的內容。通過閱讀繪本,讓家長學會信任孩子,尊重孩子做自己,開闊視野,并且愛上閱讀,讓閱讀陪伴孩子健康地成長。
公共圖書館開展少兒閱讀推廣活動形式應該多元化,使閱讀推廣活動有序化、常態化。1994年國際圖聯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公共圖書館宣言》中將“從小培養和加強兒童的閱讀習慣、激發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列為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核心和首要使命。
【參考文獻】
[1]張麗,姜淑華.“文化超市”:張家港市少兒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新探索[J].圖書館雜志2018(11)56-62.
[2]曹娟.從閱讀推廣到閱讀推廣人才—論圖書館界主導閱讀推廣專業教育[J].圖書館論壇,2018(1):78-81.
[3]【關注】青少年最新閱讀情況調查報告,閱讀力提升攻略[DB/OL].[2018-08-10].http://www.bjhd.gov.cn/xinxigongkai/zdly/jy/.
[4]黃耀東.美國公共圖書館的嬰幼兒早期閱讀推廣—對Born to Read項目的考察[J].2018(1)92-99.
[5]IFLA/UNESCO Public Library Manifesto 1994[EB/OL].[2016-12-07].http://www.ifla.org/publications/iflaunesco-public-libary-manifesto-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