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桂招
[摘要] 目的 主要研究基層二胎孕婦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管理策略。方法 選取該院產科門診從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間發現的68例二胎合并糖尿病孕婦,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其中觀察組孕婦34例,接受綜合性臨床管理干預;對照組孕婦34例,接受常規管理干預,評估綜合性臨床管理干預手段的效果。結果 比較兩組孕婦干預后的血糖變化情況,兩組孕婦的血糖水平與干預前相比,均得到明顯改善(P<0.05),但是比較組間數據差異后,觀察組孕婦的相關數據要優于對照組(P<0.05);比較兩組孕婦的新生兒并發癥情況,觀察組中僅有2例新生兒并發癥問題,占總例數的5.88%;對照組中有7例新生兒并發癥問題,占總例數的20.59%,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基層二胎孕婦合并糖尿病臨床管理的難度大,實施綜合性臨床管理干預手段,能夠有效改善孕婦的血糖情況,避免新生兒并發癥的發生,因此應該在臨床上做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 基層二胎孕婦;合并糖尿病;臨床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2(a)-0041-02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的常見病癥,與二胎孕婦妊娠期間的糖代謝發生變化之間存在密切關系,若不能采取有效的干預,將會引發多種母嬰并發癥,增加了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概率,所以應該引起相關人員關注。臨床管理對改善二胎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還能避免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所以在未來臨床工作上,必須要進一步重視臨床管理,全面保障母嬰健康,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產科門診發現的68例二胎合并糖尿病孕婦,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其中觀察組孕婦34例,年齡26~43歲,平均年齡(34.2±2.6)歲,孕周24~36周,平均孕周(31.4±3.1)周。對照組孕婦34例,年齡25~42歲,平均年齡(33.9±1.9)歲,孕周24~35周,平均孕周(30.9±4.2)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孕婦接受常規管理干預,定期產前檢查并監測血糖常規做好生命體征監測,并根據孕婦的狀況開展相關急救工作,記錄血糖水平,并遵醫囑用藥,確保母嬰安全。在對照組孕婦管理干預手段的基礎上,觀察組孕婦接受綜合性的臨床管理干預,主要措施包括:①飲食管理。少食多餐,控制食量。針對患者入院時的血糖水平,控制患者進食量,必要時可以根據食物的營養含量來選擇食物的搭配。②運動管理。避免患者體重增長過快,詳細闡述健康運動對控制血糖的重要意義,鼓勵孕婦進行舒緩、輕松的有氧運動,避免激烈運動,鼓勵孕婦適當參與體育鍛煉,能夠在閑暇時間到小區、公園等空氣新鮮的環境中運動,并適當曬曬太陽。③血糖管理。注意監測孕婦的血糖變化,定期記錄不同時間孕婦的血糖情況,生成記錄,及時送至主治醫師處,在控制孕婦血糖升高的同時,還要避免低血糖的發生,將孕婦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圍內。④心理狀態管理。針對孕婦的心理狀態進行心理干預,詳細講解妊娠期間合并糖尿病的發生機制、常見并發癥等,針對孕婦擔心妊娠結局的問題,由醫護人員采用“一對一”講解的方法,詳細闡述臨床治療對妊娠結局的重要影響,鼓勵孕婦聽從醫療工作者指導,積極接受治療,避免不良妊娠結局發生。同時,門診工作人員與患者進行交流,詳細介紹門診在糖尿病臨床治療中的方法與流程,讓患者做到心中有數,提高患者的依從性。⑤用藥管理。遵醫囑用藥,在藥物治療階段,詳細闡述藥物治療階段的治療事項,包括用藥方案、藥物常見不良反應及其處理方法等,若孕婦在用藥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要在第一時間停止治療,并與主治醫師取得聯系。門診疾病管理中要做到合理用藥,選擇對胎兒無影響的藥物,并合理使用胰島素。
1.3 觀察指標
統計不同時間孕婦的血糖變化情況,并對兩組孕婦的妊娠結局進行分析。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該次研究的相關數據進行處理,以χ2檢驗、t檢驗計數資料[n(%)]、計量資料(x±s),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統計兩組孕婦干預前后的血糖變化情況后,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孕婦的血糖情況與臨床管理干預前相比,其相關數據均得到了明顯改善,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對兩組孕婦改善后的血糖數據進行組間比較后,發現觀察組孕婦的相關數據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相關資料如表1所示。
在比較孕婦的妊娠結局情況后,發現兩組孕婦的妊娠結局存在差異,其中觀察組孕婦中有2例新生兒并發癥問題,而對照組則達到了7例,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資料如表2所示。
3 討論
隨著二胎政策全面開放,二胎孕婦數量逐漸增多,二胎孕婦普遍存在年齡大的問題,身體內分泌代謝改變;一些產婦本身身體超重或肥胖,均增加了二胎孕婦合并糖尿病的概率[1]。與初產婦相比,二胎孕婦在妊娠期間內,其身體發生一系列重大變化,并且內分泌系統表現為胰島素抵抗,周圍組織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導致血液胰島素上升到一個較高水平,而過高的胰島素水平將會導致胎兒成熟,加快胎兒生長速度,導致胎兒代謝需氧量快速升高,增加了妊娠危險事件發生概率[2]。同時,二胎孕婦自身有妊娠經驗,對于妊娠具有更深的了解,導致孕婦在妊娠之后缺乏合理的飲食、妊娠指導,一些孕婦的飲食或者生活習慣不合理,導致身體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不理想,也會導致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發生,該次研究中,一些孕婦的體重在妊娠期間快速增長,增加了分娩風險。
臨床上的實踐經驗證明,妊娠合并糖尿病可能引發感染、胎盤早剝、羊水量異常等問題,對母嬰造成的不良影響主要體現在各種并發癥的發生上,增加了不良妊娠結局風險,所以針對二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管理策略問題一直是醫護人員關注的重點內容[3]。該院在臨床工作中,將綜合性管理干預手段應用到臨床上,取得了理想效果,在整個綜合性管理干預中,醫護人員以孕婦為中心,為孕婦提供多方面的疾病管理干預,通過進行疾病管理、生活習慣、心理管理等幾方面工作,實現對孕婦各方面的管理控制,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對于保證母嬰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從該次研究結果來看,在分別對兩組孕婦實施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之后,兩組孕婦的血糖變化情況、新生兒并發癥等資料存在明顯的數據差異。根據表1資料可知,兩組孕婦在接受管理干預后,其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等均得到了明顯改善,與管理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進行組間比較后,可以發現觀察組孕婦的相關數據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證明綜合性管理干預手段具有更理想的臨床效果。同時表2資料研究發現,在通過不同的臨床管理干預后,兩組的新生兒并發癥情況存在數據差異,觀察組的新生兒并發癥例數要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該次研究結果證實,通過疾病管理,該院門診部二胎孕婦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疾病管理達到預期效果。
學術界早已經開展了有關孕婦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管理問題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文獻[4-5]在研究中指出,孕婦在妊娠階段并發糖尿病之后,普遍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問題,不僅擔心妊娠結局,也對自己預后不樂觀,導致孕婦長期處于焦慮、緊張的心理狀態下,這種心理狀態不利于孕婦分娩,所以文獻認為要對孕婦進行全面的心理護理干預,通過進行心理護理管理來逐漸消除孕婦的不良心理狀態,來降低因為內分泌因素對孕婦造成的不良影響發生率。而在該次研究中,所選擇的68例孕婦均為二胎孕婦,其自身就具有一定的分娩經驗,并對對于妊娠過程中出現的危險因素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所以在管理干預階段,需要護理人員針對孕婦的心理狀態進行健康引導,加深孕婦對妊娠期糖尿病問題的認識,使孕婦自身能夠了解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問題,才能做好自我保健,加快疾病康復,避免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二次妊娠,但是二次妊娠孕婦普遍存在年齡高、身體肥胖、身體內分泌改變等問題,導致合并糖尿病的發病率逐漸上升,成為該院門診工作的難點。在對二胎孕婦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疾病管理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明顯改善,對于保證分娩結局具有重要影響,證明疾病管理在門診工作中可行有效,所以應該成為未來臨床門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 邱素芳,沈秀連.飲食聯合藥物治療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8,31(5):773-775.
[2] 齊惠莉,李占福.妊娠合并糖尿病并發妊高癥對孕婦及嬰兒的影響研究[J].智慧健康,2018,4(5):122-123.
[3] 何萍.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的心理特點及護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3):27-28.
[4] 厲艷梅,孫紅麗.標準化糖尿病護理路徑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圍產期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2):1-2.
[5] 孫興英.個體化護理干預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圍產期的應用價值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90):17756-17757.
(收稿日期:2018-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