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豐
[摘要] 目的 對惡性腫瘤并發糖尿病患者化療的護理干預進行探討,并談談體會,以期為進一步提高患者化療效果提供參考。方法 對該院于2016年7月—2018年2月期間接收的40例惡性腫瘤并發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從心理、基礎護理、飲食及運動等方面對所有患者實施優質護理,觀察患者護理效果。結果 該組所有患者接受化療治療并經心理護理、嚴密的血糖監測、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及感染的預防等優質護理,結果化療總有效率為97.50%,患者SF-36生活量表得分平均為(89.63±4.62)分,顯著高于干預前(P<0.05)。結論 對惡性腫瘤并發糖尿病患者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在減輕患者化療痛苦的同時幫助患者恢復生活自信,改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 惡性腫瘤;糖尿病;化療;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2(a)-0141-02
當惡性腫瘤并發糖尿病時,化療往往不能順利進行,患者因長期血糖升高及代謝紊亂等因素,造成感染幾率極大增加,且極易出現低血糖及酮癥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發癥,若病情加重甚至導致死亡,因此如何對惡性腫瘤并發糖尿病的患者進行科學有效護理,成為醫學界關注的焦點[1-2]。該次研究對惡性腫瘤并發糖尿病患者化療的護理進行探討,分析2016年7月—2018年2月間該院收治的40例惡性腫瘤并發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回顧性分析患者為該院接收的40例惡性腫瘤并發糖尿病患者,入院時糖尿病37例,3例入院后診斷。其中男女性患者例數比為22∶18,年齡最大68歲,最小42歲,平均(56.34±5.16)歲;腫瘤類型:肺癌17例,乳腺癌8例,大腸癌10例,卵巢癌4例,頭頸部癌1例;檢查發現患者空腹血糖在7.6~20.0 mmol/L之間,平均(11.86±0.37)mmol/L。
1.2 方法
均給予所有患者化療并給予降糖治療。同時從心理、基礎護理、飲食及運動等方面對所有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具體實施如下。
①心理護理:護理化療中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和加倍耐心與細心,滿懷同情心,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心理需要,以誠懇的態度接待患者,交流時注意語言的親切,主動將醫院環境向患者進行介紹,同時做好疾病知識的宣教,進行科學講解,以增加患者對自身疾病及治療的正確認識,努力營造良好的化療分為;科學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并進行針對性疏導,以減輕其恐懼心理;做好家屬的工作,給予更多的理解與體諒。
②加強基礎護理:血糖指標對于惡性腫瘤并發糖尿病患者來說具有極大意義,在化療前應對患者的病史進行詳細詢問,并進行嚴格且全面的身體檢查,對患者空腹及產后的血糖及尿糖變化情況進行嚴密監測,并在化療前3 d將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使尿酮呈陰性,必要時應使用降血糖藥物及進行飲食調節。化療期間于每餐前30 min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測量,若超出正常范圍則應加大降血糖藥物的用量或胰島素的使用量,以保持血糖的穩定;此外,還應注意避免糖皮質激素的使用;及時對其補充血容量,以對水電解質的紊亂進行及時糾正,同時也可通過調整胰島素用量來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化療結束后3 d內加強對患者餐后血糖進行嚴格控制,使血糖逐漸過渡到化療前的狀態;另外,應給予相應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
③飲食護理:惡性腫瘤化療患者極易出現胃腸功能紊亂現象,加上糖尿病嚴格的膳食控制,增加了患者進食的困難,造成其營養失調,抵抗力下降,因此通過與營養專科醫生及家屬的合作,從患者的飲食習慣及愛好出發,在遵循清淡、易消化、高維生素的原則上注重色、香、味的搭配,對患者的用餐時間與量進行合理安排,避免食用過甜、油膩及辛辣等刺激性食品,防止患者由于食物的刺激而發生嘔吐,鼓勵患者多進食維生素含量豐富的新鮮果蔬及高粗纖維的糙米與豆類等,多喝水,多吃蘿卜、蒜苗及生黃瓜等可產氣食物,以促進腸道的蠕動。
④運動指導:運動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可有效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的同時還可促進機體對葡萄糖的社區,從而降低血糖濃度,對于控制血糖有利,由于化療將使得患者的免疫力下降,身體狀態變差,加上相關激素的使用,患者極易出現骨質疏松等不良反應,因此在指導患者進行運動時應注意運動量不能過大,介于患者有惡性腫瘤及糖尿病,更應該嚴格掌握運動的程度,控制好運動的時間及運動幅度。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對干預前后患者生活質量的變化進行對比,觀察干預有效率,其中生活質量以SF-36簡易生活質量量表進行評價,該量表主要包括軀體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活力及總體健康8個維度的36個條目,每個項目得分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高[3]。有效率判定標準為:顯效:干預后患者臨床癥狀顯著緩解,血糖得到明顯控制;有效:干預后患者臨床癥狀有所緩解,血糖平穩;無效:患者干預后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血糖控制不理想,甚至發生糖尿病酮酸癥中毒、非酮癥高滲性昏迷或低血糖休克等。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方法
以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該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干預前后患者的生活質量
與干預前對比,干預后患者SF-36量表各維度得分均顯著較高(P<0.05)。見表1。
2.2 患者化療總有效率觀察
該組40例患者經有效化療并結合科學護理后,化療總有效率為97.50%,其中顯效75.00%(30/40),有效22.50%(9/40),無效2.50%(1/40)。
3 討論
現階段惡性腫瘤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即化療,但化療過程中所使用的藥物將對機體正常功能造成不良影響,常見的有血糖水平發生紊亂,最終誘發或加重糖尿病,而患者糖尿病的主要病因為飲食無節制,或遺傳,臨床主要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及身體消瘦,且在化療期間患者會出現低血糖及酮癥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發癥,若患者的病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將最終導致死亡,具有極高致死率,因此在惡性腫瘤并發糖尿病患者的化療期間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4-5]。該次研究從心理、飲食、運動、加強基礎護理等方面對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干預,重視患者血糖的檢測及感染的預防,并注重其心理疏導,以增強其治療的信心,從而提高化療的積極性與配合度,結果顯示97.50%的患者均能密切配合醫生的規范化療周期,無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非酮癥高滲性昏迷及低血糖休克情況發生,相對于干預前,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升(P<0.05)。
4 結語
惡性腫瘤并發糖尿病患者心理壓力顯著增大,免疫力低下,極易合并感染,且感染菌多為混合型,控制效果不佳,因此在化療期間應對患者的血糖、尿糖及酮體的嚴密監測,及時應用適當胰島素對血糖進行有效控制,做好患者心理護理,以增強其治療的信心,同時聯合抗感染及升白細胞的治療,從而幫助患者安全完成規范化療,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 鄭麗君,杜海燕.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圍PICC置管期的護理干預[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16(1):149-151.
[2] 李英棉,李冬青,呂秀華,等.糖尿病合并腫瘤患者綜合護理管理[J].河北醫藥,2016,38(16):2555-2557.
[3] 王蕊,杜曉峰,羅宙紅.紫杉醇藥物化療對合并糖尿病的惡性腫瘤患者的心電損傷[J].實用醫學雜志,2017,33(5):848-849.
[4] 夏安林.惡性腫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化療期間血糖異常波動原因分析及護理[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7,23(S1):114-115.
[5] 羅秀英,陳淑婧,李娟.護理風險管理在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患者中的應用及對化療療效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8,25(3):373-376.
(收稿日期:2018-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