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軍
未曾想過,有朝一日自己會成為一名稅官。可是,事物的發展,往往出乎意料,這不,真真切切,自己現在就是一名稅官,而且經年累月,有了一定光景。
想當年,自己青春年少,趕上國家包分配工作的時代,跨出學校大門,經歷最后一個暑假,就被人事部門分配到人民法院一個偏僻的農村小法庭工作。
其間,我老老實實從書記員做起,幾年過去,逐步成長為一名主審法官。擔任法官期間,少不了苦口婆心調解民事糾紛,離不開秉持公義裁斷經濟爭議,翻山涉水,舟車勞頓,審判業務風生水起,工作漸入佳境。掐指一算,時間就悄悄流走“黃金十年”。
十年之后,一紙蓋著大紅印章的調令,將我從法院挪騰到政府辦從事法制工作。諸如文件合法性審核、行政復議、執法監督、法制宣傳、法制研究、行政訴訟應對等等,事兒一大堆。要干好法制工作,當好政府領導法律方面的顧問、參謀和助手,沒有那么兩下子,還真的扛不下來。
好在那時自己年輕,精力旺盛,又天生喜歡看書,因此,邊干邊學,邊學邊干,不斷豐富學養,不斷提升實務能力,工作做得有模有樣,贏得了上級肯定和同事贊許。繁重工作之余,心之所至,舞文弄墨,居然也發表了一些文章,有的還在《人民法院報》、《行政法學研究》等報刊、雜志上刊登。
天事難料,若干年之后,組織上對我的工作又作了一次調整,我被調到黨辦,專職“碼字”。此后幾年,“白加黑”、“五加二”,幾乎成工作常態,晚上十時半回家,家人還夸我“今天回家好早”。黨辦工作,有苦有樂,苦的是,絞盡腦汁的滋味確實不好受,白頭發是“噌噌地”往上長;樂的是,“近水樓臺先得月”,領導言傳身教,自己收益良多。
又過了若干年,經過公開選拔,自己有幸來到稅務部門,開始接觸稅收業務。俗話說,“隔行如隔山”,面對繁蕪的稅法,我震顫、我感慨:雖說稅法也是法,奈何“此法”非“彼法”,沒有稅收專業背景,缺失財會學術功底,縱然自己擁有律師資格、當過主審法官,要做到工作得心應手稅法運用自如,談何容易,深感“壓力山大”。
“半路出家”的苦楚,至此,我體會甚深。為了做好工作,我堅持終身學習理念,珍惜分分秒秒,遵循“能者為師”,經過幾番拼搏,“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成功考取會計師資格,而且目前尚走在“考證”路上。不過代價不菲:頭發不斷稀松,幾近禿頂;亂花漸欲迷人眼,視力急劇下降。當然,會計學主張“借貸平衡”,仔細掂量,付出還算值得。
法官愛法,稅務人愛稅,都是出了名的。然而,這幾年法官下海的不少,相比而言,稅官“游泳”的比例還不算多。喏,環顧左右,30年稅務工齡的同事還真不少。天命之年,期期而至,細思極恐:這么多年來,自己“心無定所”,到處流浪,離愛崗距離似乎還真不算近!
“業無高卑志當堅”。離退休尚留十余年,我在心中暗自打定:此后將以稅務為常業,公職律師為副業,追求成為一名“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的稅官,遨游于稅、法之間,不亦快哉!

為確保環境保護稅順利開征,1月31日,武漢市江岸區地稅局相關稅務人員前往武漢市城市排水發展有限公司黃埔里污水處理廠進行環保稅政策宣傳輔導和信息采集,受到納稅人好評。(圖/文:廖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