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都 王 莉 湯晶晶
國外稅收信用興起的比較早,目前主要發達國家已經具備完備的稅收信用體系,中介機構公信力高,社會公眾的信用意識較強,并且還有嚴格的稅收信用獎懲機制。國外信用管稅的做法,可以為我國完善信用管稅建設提供借鑒。
(一)美國
1.社會主體信用意識高。美國是稅收信用體系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在消費領域,美國早在1980年就開始實施低收入居民住房稅收信用計劃。稅收信用也是美國總統競選的重要策略之一。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2000年國情咨文報告中,把“稅收信用”作為扶持私人企業發展的重要措施。小布什在競選總統時曾推出公司所得稅信用永久化的減稅措施。戈爾在競選當中提出了為中低收人的人提供退休稅收信用,為醫療保險提供信用等經濟政策。由此可見,稅收信用在美國經濟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國公民對個人信用非常重視,而稅收信用是個人信用中的最重要指標,信用記錄差的個人在信貸、教育、日常消費、領取失業救濟金及租房等諸多方面都會受到很大制約。
2.完善的信用等級評價制度。一是中介信用評級機構起主導作用。美國有許多專門從事征信、信用評級、信用管理等業務的信用中介服務機構。美國征信業相當發達,各征信企業數據通過行業協會的協調實現了標準化。二是強大的稅收信用數據庫。美國擁有全面的企業資信數據庫和消費者個人信用數據庫,征信企業或中介機構可以通過媒介或互聯網數據庫,對納稅人的相關信息進行搜索、追蹤。三是有效的政府監督。美國的有關政府部門和法院起到信用聯合監督和執法的作用,其中以聯邦貿易委員會、財政貨幣監理署、國家信用聯盟辦公室為主要監督部門。
3.稅收信用運用廣泛。稅收信用在美國是稅收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聯邦政府的稅收信用被廣泛運用到收入、投資、就業、社保、研發、教育、撫養、住房、能源和環保等10個應用類別。例如以稅收信用的方式扶持私人企業發展,鼓勵中小企業、低收入人群貸款,以稅收信用的方式鼓勵綠色能源等。
(二)日本
1.自律的稅收信用環境。日本的稅收信用主要由各個企業共同出資組建信息信用機構,各個企業作為會員單位共同維護稅收信用,政府僅負責提供立法支持和監督管理。會員單位在自覺履行稅收信用各項義務的前提下,享有獲取其他會員的準確全面的個人信用信息的權利,形成互相監督、互相制約、互相促進的良性信用生態環境。
2.建立信用等級差別申報制度。根據納稅人的信用等級分別實行藍色納稅申報制度和白色納稅申報制度,藍色申報制度是日本稅收的基本制度,適用于信用等級較高、財務核算健全的納稅人,納稅人能計算出正確的應納稅所得額進行申報。白色納稅申報制度適用于納稅遵從度差、財務管理混亂、做假賬或故意不申報少申報的納稅人。藍色納稅申報的納稅人,在稅收政策和征管上可以享受到一定的優惠待遇,如:對納稅信用度高的納稅人可在應稅所得額上享受扣減、抵扣優惠等。白色申報表的納稅人不但無法享受到上述稅收優惠待遇,還會接受更多的稅收檢查,同時在經濟活動中,誠信度受到影響。
3.著力引導公民誠信納稅。日本對國民的稅收宣傳從小學生就已經開始。稅收管理部門每年都要支出很大一筆經費用于稅法宣傳,包括印刷基本稅法、稅法須知、納稅人須知等有關雜志、書籍,并無償贈送給國民閱讀,廣泛提高納稅人奉公守法、自覺納稅的思想意識。
(三)英國
英國是一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現代稅收制度發展歷史有200多年,稅收體系比較完善,公民誠信納稅意識比較高。英國擁有先進的納稅服務系統、完善的金融體系及嚴格的法律約束為英國納稅人的納稅信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英國建立了信息通報機制,對納稅中有偷稅、逃稅、騙稅、抗稅和欠稅行為的人,可以通過社會信用體系降低其信用度。工商業主如果被稅務局抓住有偷逃稅行為,會讓業主傾家蕩產。這是英國納稅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特點。
(四)加拿大
加拿大是一個高稅負、高福利的國家,但同時也是納稅人稅收遵從度相當高的國家。加拿大完善的信用體系在提升稅法遵從和防范稅收流失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成熟的社會信用體系。一是健全的法律支撐。加拿大在2001年就通過了《個人信息保護和電子文檔法》,對社會信用專業公司如何管理個人信息、如何保護消費者權利、如何利用信用數據都做出了要求。各省也有具體信用信息利用相關的法規。二是專業化的信用機構。加拿大有專門進行社會信用信息收集管理的公司,信息幾乎涵蓋加拿大所有個人及企業,信用管理公司依據法律規定向社會或個人有償提供加拿大個人或企業的信用報告。這種信用報告的用途廣泛,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個人如果發生不良信用記錄,將直接影響貸款申請、就業、租房、簽訂合同和商業往來等。
2.完善的數據信息共享平臺。一是國內稅務機關內部信息高度共享。加拿大稅務數據實行集中式管理,統一存儲所有的納稅記錄。納稅人可隨時登錄加拿大稅務局的官方網站,關注自己的納稅信用記錄,包括繳稅、欠稅、分期支付、稅收返還、注冊養老金計劃、稅務機關的納稅評估結果等。二是納稅信用與社會信用平臺之間廣泛信息共享。在加拿大,每個人都有一個唯一標識個人身份的社會保險號,每個企業都有一個唯一標識企業身份的商業識別號,各部門以這兩個號碼為基礎進行信息的歸集、識別、運用。
3.依托社會信用體系的嚴厲懲戒措施。加拿大主要依托社會信用體系來懲戒稅收失信行為,如果納稅人逾期納稅申報,系統將自動停止該納稅人所有的退稅、家庭津貼、兒童福利金發放等申請。另外,在加拿大一旦發現納稅誠信缺失,即給予嚴厲的累進式處罰。
1.健全的稅收信用法律體系。健全的稅收信用法律體系對推進信用管稅建設是必不可少的。將信用管稅列入法律范疇,即將道德范疇的誠信固化為法治范疇的信用管稅,才能形成正式的、權威的、強制的威懾力。一是推進社會信用立法。我國目前信用法制建設幾近空白,社會信用是稅收信用的基礎。完善稅收信用立法,需在健全社會信用立法的前提下。二是注重信用管稅的法律層次。信用管稅立法應在《稅收征管法》、《稅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或行政規章中加以規范,以保證稅法的權威性,并明確規定納稅人的合法權利,強調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的基本要求。
2.完善的社會信用管理機制。國外稅收信用體系建設的成功經驗表明,信用管稅的建設,有賴于社會信用體系,信用管稅的發展,更是在健全的社會信用管理框架下,將信用管稅納入社會信用管理機制中,最大化信用管稅成效,形成“有形之手”的協同統一,促進經濟社會的誠信發展。
3.強大的信息技術支撐體系。強大的信息技術可以將分散的企業和個人數據信息,進行加工整理、比對分析,達到綜合信用評定、全面信用管理的目的。目前我國各領域數據相對獨立封閉,信息融合尚處于數據交換階段,亟需構筑一個各領域信息對接平臺,實現各部門數據大融合,打破部門和分類管理壁壘,減少經濟社會管理成本。從提升稅收管理角度出發,融通金融系統數據,加強資金流監管,對克服稅收機關與納稅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有效防范納稅人偷逃稅款,提升納稅遵從大有裨益。
4.剛性的稅收執法和措施。在目前我國法治信用相對不完善的時期,納稅失信的法律、經濟、道德成本偏低,大量失信行為得不到相應的懲罰。提高納稅人失信成本,以嚴厲的懲戒措施引導遵從,是現階段遏勢之舉。針對納稅信用等級實行差異化的激勵和懲戒措施,注重將信用等級對應措施滲透到經濟生活的其他方面,擴大稅收信用影響面,發揮信用管稅的積極作用。
嬉雪
作者:李克農

光圈:7.1 速度:1/160 感光度: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