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是一種壽命較長的哺乳動物,它在性成熟后還能繼續生活多年,這一點和人類相似。而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海豚與人類的相似之處不只這點。研究人員檢查了被沖上海岸的海豚尸體,在其腦部發現了β淀粉樣蛋白斑塊和纏結的神經纖維,這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典型癥狀。這是科學家在野生動物身上發現的 “全面”的阿爾茨海默病癥狀。
海豚的癥狀與人類患者的癥狀極其相似,這不由得引人思考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與胰島素功能有關。早有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與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有著明顯相關性:2型糖尿病患者比其他人更容易患阿爾茨海默病。有科學家提出,人類的胰島素信號系統使我們適應較低的能量代謝,這令我們比很多代謝率高的動物擁有更長的壽命。但伴隨著低代謝率和長壽而來的,是更高的罹患糖尿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而海豚同樣擁有胰島素信號系統,也有較長的壽命,此前的研究還發現海豚也可能得糖尿病。因此,海豚患阿爾茨海默病似乎也不太讓人驚奇。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新發現有助于未來阿爾茨海默病動物模型的研究。目前相關研究中多使用轉基因小鼠作為模型動物。這些小鼠雖然具有阿爾茨海默病的一些癥狀,但其腦部并未出現明顯損傷,和真正患者的腦部特征并不完全相符。而如果對海豚的研究能證實阿爾茨海默病確實與胰島素相關,科學家們就能換一個思路設計實驗動物,開發出與真正患者更相似的動物模型,用于藥品開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