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述文
央視微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又在B站掀起了一股刷屏熱潮,為央視的文博板塊打造了一塊新拼圖。文博系列的前作《國家寶藏》熱度還未消散,“乾隆農家樂式審美”“王羲之嫌棄三連”“三維立體環繞Diss”等段子也仍在流傳。央視的這些綜藝可真是不走尋常路,電視臺的收視率只排在同檔期的7到10名,反倒先在B站(視頻彈幕網站“嗶哩嗶哩”)火了起來。甚至新浪微博CEO王志飛發了一條微博問哪里可以看到《國家寶藏》,最高贊的回答就是——B站。
仔細回想一下《國家寶藏》的走紅路徑:生在央視,走紅于B站,接著在微博、豆瓣等社交平臺引起瘋狂轉發,口碑發酵。隨之而來的就是各大視頻網站點擊量激增,最終反哺到了電視平臺——央視決定將原定于三套周日晚間播出的節目移至一套周六黃金檔。在這個過程中,B站是整個傳播鏈條的引爆點。《如果國寶會說話》在B站的點擊量,甚至已經超過了其他主流視頻網站。
傳統文化內容居然在B站走紅,這種“反差萌”的出現已經不是頭一回了。2016年初的《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的也是同樣的“文化網紅”路線:由央視拍攝,B站購買后放進了紀錄片頻道里,點擊量超過200萬,累計有逾6萬條彈幕評論,遠遠超過了電視播出時的反響。
隨著“限娛令”的發布,節目制作方紛紛另辟蹊徑,開始在文化領域發力,2017年初播出的《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都是收視口碑雙豐收,2017年也因此被稱為“文化綜藝元年”。這些節目在B站長期占據了排行榜的前幾位,還有《尋找手藝》《非凡匠心》等一批文化類紀錄片也是在B站上被年輕觀眾發掘。年末的這一檔《國家寶藏》在B站走紅,再一次打破了次元壁,二次元(是ACG文化中對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游戲Game等作品中虛構世界的一種稱呼)的B站和傳統文化,在這個節目上實現了相遇。
2009年創辦時,B站還只是個動畫創作愛好者的社區和二次元領域的小圈子,用戶非常少,但也非常垂直,只有創作者和一些骨灰級的動漫愛好者。由于完美契合了用戶需求,B站開始越做越大,從動漫開始逐漸衍生出音樂、舞蹈等多元化的內容。2013年,B站的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千萬級,B站現任董事長陳睿說,“B站在過去三年時間里面,可能有接近50倍體量的增長。”根據第三方數據平臺極光大數據2017年發布的中國移動視頻App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在移動視頻的獨占率排行榜中,B站位于愛奇藝和騰訊之后,排行第三。而同時期進入公眾視野的A站(AcFun彈幕視頻網),卻在2018年2月2日關閉了服務器。
現在的B站已經很難用分類來形容了,而應該用標簽來標記,用戶搜索的熱門標簽超過7000個,活躍用戶超過1億,活躍的UP主(視頻上傳者)達100萬。繼“萬能的淘寶”之后,B站也步入了“萬能”的行列,不論何種亞文化的簇擁者都可以在B站找到同好,用戶也很少因自己獨特的偏好而感到難為情。
擴張后的B站已經不再堅守“二次元”的硬核,而是基于泛二次元文化,轉做UGC(用戶生產內容)平臺。目前68%的內容來自于原創和自制,《國家寶藏》在B站上也只是被單純地當作一個UP主的投稿。動漫、音樂、舞蹈、鬼畜等內容占據了B站的絕對主力,這為傳統文化在B站上的傳播提供了絕好的溫床:古風音樂、舞蹈、傳統樂器演奏逐漸成為音樂區和舞蹈區的主流,漢服、古風妝容和手工也在時尚區和生活區成為特色。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指出,打破二次元和三次元的界限是二次元經濟的趨勢之一。讓更多真實的文化內容在B站發光發熱,甚至設立了獨立的紀錄片專區,就是B站打破次元壁的一個努力方向。
B站向真實世界不斷靠近的同時,三次元內容為了在B站上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也入鄉隨俗地采取了一系列二次元的傳播策略。《國家寶藏》在各個環節的精心設計堪稱打破次元壁的教科書——先是正式在B站開通了“央視綜藝官方”的賬號,將B站作為重點播出平臺,先于其他視頻網站進行更新;CCTV官方微博也在節目播出后的第一時間報喜,“節目達成在B站上觀看的小目標”;節目制片人兼總導演于蕾更是親自去B站視頻區留言,闡述了創制此片時的艱辛和節目播出后難以平復的心情,贏得了年輕觀眾的一致點贊。
為將內容二次元化,節目組也是煞費苦心。于蕾表示《國家寶藏》播出前,節目組曾特地研究過年輕人喜歡什么。以故事再現歷史,邀請有影響力的明星,生動活潑的劇本……這些都是冷門題材大眾化的一般路徑,但切中B站用戶命門的還是節目組對每一個細節的精心把控。從舞臺、燈光、道具、臺詞的設計,到背景音樂的選擇,無一不正合90后、00后一代人的心意。在講述乾隆故事時,舞臺背景屏幕展示的是網文小說封面的乾隆形象。介紹越王勾踐劍時,還特地給了旁邊的吳王夫差矛一個特寫,并配有解說字幕,觀眾們紛紛腦補出了一部勾踐夫差版相愛相殺的《博物館奇妙夜》。BGM(背景音樂)引發的討論最多,節目中播放了大量古風動漫和游戲的BGM作品,隔天這些音樂就出現在了各大音樂類App的歌單上。
第一期“各種釉彩大瓶”的短劇中,王羲之和黃公望這兩個人物其實與文物本身并無關聯,但乾隆愛題字蓋印的這一特點成功地激發了B站用戶的靈感:“以前不能給愛豆打電話,朕就瘋狂蓋戳”“乾隆題的字不就是我們今天發的彈幕么”“官方吐槽最為致命”等彈幕鋪天蓋地地遮住了整個屏幕,這些魔性彈幕不僅是對節目的個性解讀,也是一次用戶的再創作,甚至能夠脫離視頻本身成為話題,形成了強大的宣傳助力。網友的這些原生段子被傳到各大社交平臺,乾隆以網紅的姿態帶火了《國家寶藏》。熟悉故宮的觀眾看得出來,“新晉偶像”乾隆的走紅路徑和明成祖朱棣十分相似,都是通過挖掘歷史人物軟賤萌等符合現代網感的一面,引發年輕人的追捧。endprint
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觀眾們不僅參與互動、主動傳播,還為節目的后續產出操碎了心。比如在“各種釉彩大瓶”的展示過程中,不少觀眾都表示應該“給瓷母制作一個人格化的動畫片”;劉濤在詮釋“婦好鸮尊”時,彈幕已經預測到“各大影視公司的《婦好傳》此刻應該已經提上議程了”。
B站公關負責人楊亮就很認同網友將乾隆的題字和彈幕進行類比,“其實彈幕這種東西不新鮮,古代人便會在書籍上作出一遍又一遍的批注,和彈幕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因為你的彈幕是發在視頻內容上的,就像你在看一個批注版的書籍。這在一定的程度上改變了視頻的內容。而那些CUT(視頻剪輯片段)則是比彈幕更深度的二次創作。”
CUT和鬼畜是更具B站特色的再創作形式,一則完整的視頻內容可以被剪輯出各種不同風格和主題的次生短視頻。《國家寶藏》節目的策劃形式就非常有利于CUT的剪輯:一整期節目分為三件文物,每一件文物都由外景拍攝、小劇場形式的“前世傳奇”和訪談形式的“今生故事”三個環節組成,每一環節都控制在十分鐘以內,高能片段可以單獨摘出來進行傳播,也可以直接上傳微博、秒拍等短視頻平臺。
《如果國寶會說話》也緊跟上了《國家寶藏》的賣萌步伐,以一種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迅速圈粉,不僅短小易于傳播,而且親切有趣,比如給陶鷹鼎配的解說詞是“肌肉萌”,給三星堆青銅人像配的文案是“說我像奧特曼的,你別走”。
這些傳統文化內容在B站的走紅絕非偶然,國產二次元先天就帶有傳統文化特質:誕生于1995年的單機游戲《仙劍奇俠傳》系列可以稱得上是古風(指保留一定的古代元素,但內容由現代人創作)二次元的鼻祖了,它的內容涉及了史前文化、上古神話和《山海經》中的神仙志怪;隨后的漫畫《子不語》、動畫《秦時明月》等作品的走紅使得“中國風”這一作品類型開始逐漸成為國內二次元世界的主流,而“古風”恰好就是二次元遇上傳統文化的完美契合點。到了2017年第一季度,比達咨詢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動漫App用戶常觀看的動漫內容類型中,中國風僅次于惡搞,已經位列國漫類型的第二名。
B站在其中居功至偉。動畫電影《大圣歸來》剛上映時人們完全沒有聽說過這部影片,突然有一天《大圣歸來》的PV(宣傳片)空降B站,當天就沖到了電影區的第一名,影片的票房表現也隨之一路飆升。翻看該影片在貓眼電影下面的評論,一水兒都是:我是從B站來的!
2017年,B站的國產原創動畫覆蓋人群又翻了三倍。如果說從前的“古風”只是空有一套傳統文化的外殼,內核依然是熱血或言情的日漫套路,那么現在的國創作品中,中華傳統文化已經開始從形式走向了核心。《中國唱詩班》和《無聊詩社》講述的都是中國古代詩詞背后的故事,一個是水墨風格,一個是惡搞風格,二者都贏得了B站用戶的歡迎。《中國唱詩班》是基于2018年嘉定建縣800年而創作的一個公益項目,監制林旭堅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說:“一方面為了符合史實,并且找到跟古詩詞內容、意境相匹配的嘉定人物、嘉定事件,我們沒有按照傳統的套路來選擇編劇,而是找了一位青年歷史學家李夏恩來擔任動畫的編劇;但另一方面,如果故事講不好,它也很難打動人,很難受到受眾的喜愛,因此在尊重史實的前提下,我們也會進行一定的改編,讓它更加地豐富、好看。”評論區里,用戶們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創作熱情,開始寫起了詩:“點紅傘,梅雨遲。盼予紅豆長相思,半掩相思執。雪復落,淚做辭。入繡三分恍少年,難似少年時。”
B站全站播放量最高的UGC內容是一個古箏演奏視頻,UP主墨韻當時只是一個愛好古箏的普通大學生,在視頻中她用一件民族樂器演奏了一首二次元名曲《千本櫻》,這也恰恰證明了傳統文化和二次元的混搭在B站享有最廣泛的群眾基礎。
此外,漢服的科普和制作、國風舞蹈、古風原創音樂等內容的受眾也一直在迅猛增長,陳睿表示,“過去五年國風興趣圈覆蓋人數在B站的增長是20倍。”雖然所謂“古風”內容一直被詬病不夠嚴謹也不夠有深度,但也不失為年輕人了解傳統文化、了解中國歷史的一塊敲門磚。
從年齡上來看,B站的用戶年齡平均24歲,17歲以下的用戶幾乎占據一半,在陳睿的眼里,90后、00后這一代對于文化有更強的辨別力和更高的要求,“因為他們具備三個特點:第一,他們是真正從小享受了優越物質條件的人;第二,他們是真正接受過高質量教育的一代人;第三,他們是真正的互聯網一代,視野開闊。三個詞來總結,就是:文化自信、道德自律和人文素養。”
《國家寶藏》每期節目開場都會喊出這樣一句口號:“我們是一個年輕的節目,有多年輕呢?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始終在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傳承中煥發著生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