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紅松
我們都知道,語文是小學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科,同時也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所以,小學語文教學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只有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才能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目前來看,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所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出現的正是時候。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
在如今世界范圍內的教學領域內,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教學和學習方式,它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學習目標相同的學生群體,在學習中相互配合,達成學習目標,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一個成員都應該發揮自己的特點,積極提高自己的參與度。
從教學流程上分,小組合作主要有以下五個學習階段擬定學習目標、確定學習方法、小組內部合作探究、小組之間相互交流、鞏固復習。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合作興趣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心智發育不成熟,在學習中很難掌握學習重難點。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應該明確課堂教學目標,為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做好學習規劃,明確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只有學生看到學習任務,才能更有學習激情。比如,在《詹天佑》一課的教學中,老師應該將教學目標放在讓學生了解詹天佑的事跡,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這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合作學習目標,安排學生自行閱讀課文,同時向學生們提問.詹天佑是在什么樣的環境下修筑京張鐵路的?是什么讓他堅持修完鐵路?他是一個怎樣的工程師?以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討論熱情與合作興趣,以這種方式讓學生們更加了解詹天佑,了解京張鐵路的建設背景,了解愛國工程師的品格,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們熱愛自己的祖國,通過榜樣的力量幫助自己立志為祖國做出貢獻。
2.合理分組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第一件事就是要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合理分組。由于不同的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以及他們自身的性格都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在分組的時候要注意學生之間的互補性,這樣更能調動學生之間的合作熱情。比如在分組中,有些學生在寫作文上比較突出,但是閱讀能力不強,就可以將他跟與之特點相反的學生分在一組,如此形成互補,還可以促進學生間的互幫互助。另外,在分組上應該考慮學生本身的意愿,不能強制安排,避免學生之間出現組內分裂的現象。
3.優化互動方式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還應該優化互動方式,促進師生互動,使得小組合作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例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策劃課堂學習,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堂結束之后讓學生自己總結活動,針對本次活動以及課堂內容,提取主題,設計寫作,講明寫作思路,可以讓學生們自由發揮,補充寫作題材,當這些工作完成后,教師應及時要求學生向自己提問,讓教師設計寫作思路,然后將學生與教師的寫作思路進行對比。如此一來,教師與學生身份得以互換,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學生的一場頭腦風暴,極大地發揮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同時也拉近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氣氛。另外,教師也可以就教材中的某些觀點設定辯論賽,將學生分組,分別代表不同的觀點,同時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如此,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維,也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評價要及時、精準,評價方式要多樣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僅僅需要靈活的學習方式,更需要相應的評價,只有對學習方式、學習效果進行有效、及時的評價,才能真正體現合作學習的效果。所以,教師要設定評價標準、獎懲機制,及時對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表現作出評價,公平給出獎懲。對于表現較好的學生,予以表揚和鼓勵,點評要細致中肯,具體怎么好,好在哪里。對于表現欠缺的學生,對其表現欠佳的地方給出糾正,具體到哪里不好,應該如何改進,應該達到怎樣的效果等等??傊?,教師評價一定要明確,不能籠統、含糊。另外,還可以讓學生互相評價,學生自評的方式。對于評價結果,應該與獎懲機制掛鉤,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小組合作學習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執行性,教師一定要注意維護課堂秩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適時對學生進行點撥,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討論,完成學習任務,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綜合能力,幫助他們掌握知識點。另外,教師也要注意培養師生關系,讓自己既是參與者又是引導者,為小組合作學習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作者單位江蘇徐州市銅山區單集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