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慧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方式,使得以往死板的高中語文課堂得到了質的改變。語文學科是一門涉及面很廣的學科,而精煉的微課正好填補了這個特點。通過將高中語文課本中的文本、聲音、視頻、圖片等制作成微課并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教學環境中感受到語文的特殊魅力,從而使得學生的素養得到提高。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使學生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還可以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培養。
一、微課在課前的運用,促進預習
高中語文教學的精髓在于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與審美情趣。高中語文課本中選錄了很多名著節選,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閱讀經典名著來加深對經典、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但學生往往對這些節選的文章感到困惑、一知半解。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可以使用微課來輔助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展示名著中主要人物的關系圖以及情節發展脈絡,讓學生對文中復雜的人物關系有個清晰的了解,同時也讓學生對節選的文段產生興趣。
比如在《林黛玉進賈府》一課中,如果單靠教材中節選的部分來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難免會出現以偏概全的問題。當前很多的高中生為應付高考,以至于沒有閑暇時間去閱讀品味名篇名著,當然對《紅樓夢》的理解也不會有多么深入,對其的理解、記憶僅僅只停留在表面之上,更別說理解教師對文章內容的講解分析。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將《紅樓夢》中的人物關系以及主要情節用生動形象的畫面呈現出來,將名著本身的面貌在微課中清晰再現出來,在幫助學生節省大量閱讀時間的同時,還使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通過微課將賈府的布局、豪華壯麗的府邸、軒峻的庭院以及各種排場、禮儀的講究等展示出來,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在課堂教學之前的運用,幫助學生打開了學習的清晰思路,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高中語文課堂在開始之前就能夠引導學生去探索。
二、微課在課中的運用,輔助教學
1.充分利用微課實現教學內容的導入。課程導入在高中語文教學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導入環節的精彩與否直接決定了是否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是教學任務能否完成與教學效率是否良好的重要保障。需要對課堂教學中課程導入的重要作用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并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來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微課因為具有短小精干、圖文并茂的特點,為我們提供了教學導入的良好方式。例如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課程導入上,可以通過微課來對詞中所蘊含的對胞弟蘇轍的懷念之情進行簡要講解,并輔以皓月當空、親人在千里之外、孤高曠遠的北京畫面,同時配上二胡曲《良宵》。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吸引注意力,讓學生對于這首詞的主題有一個總體上的理解。
2.充分利用微課來實現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情緒,推動學生情感與智力的綜合發展,但是教學情景還會對學生的情緒、情感產生影響。微課的核心內容是以視頻為主,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其的優勢來不斷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鴻門宴》的教學之中,大多數的學生很難透徹的理解整篇文章的含義。對于這種情況,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微課為學生播放《鴻門宴》或者是《楚漢傳奇》等影片中的片段,并對其中的場景與課文內容進行對照講解,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教學情境,進而讓學生對課文有更好的理解。同時,通過這樣的微課還能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到教學情境之中,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角色轉換,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3.充分利用微課來激發學生思考。微課的時間都是比較短的,但是卻可以在這有限的時間之中融入無限的創意,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拓展。例如在教學《雷雨》一課時,在微課之中通過《雷雨》的話劇來引出社會心理等各種現象,然后通過微課點撥來引導學生對社會現象進行思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以此來拓展學生的思路,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被激活的狀態,改善學習效率。
三、微課在課后的運用,鞏固積累
微課能夠對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效補充與拓展,而課外拓展對于學生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通過微課,可以直觀的對相關的內容進行呈現,從而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幫助學生鞏固積累。例如對于《荷塘月色》這篇課文,作為一篇十分有名的散文,在課后可以通過微課向學生呈現出和作者相關的文字材料以及內容視頻,并就文章的創作背景進行講解,通過這些來激發出學生對于這篇文章的自我領悟能力,增強課后的學習效果。
高中語文教學正因為微課的使用,而使教學過程圖文并茂、視聽結合,在這樣一個學習氛圍中,使學生得到身臨其境的感受,使得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提升,從而使得學生能夠主動的、情不自禁的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到豐富的信息量,從而使得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與鑒賞能力得到增強。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微課的重要作用進行充分的分析,并積極思考如何利用微課來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
★作者單位:江蘇海門市證大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