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芬,李 靜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基于職業技能大賽推動中藥調劑技術教學資源庫建設
王秀芬,李 靜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基于職業技能大賽推動中藥調劑技術教學資源庫建設,增加學生課下實訓時間,激發學習主動性,解決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職業技能大賽;中藥調劑技術;教學資源庫
中藥調劑是將藥物應用于臨床的重要環節。中藥調劑人員不僅要對調劑藥物的品種是否正確、數量是否準確負責,還有對藥物質量、真偽及醫師處方進行依法監督和檢查的責任[1]。這就要求中藥調劑人員既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又有扎實的實踐技能。高職院校主要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一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中藥調劑技術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其傳統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調劑實訓與中藥鑒定、中藥功效知識脫節,學生經常難以判定不合理處方,學生對所講內容缺乏感性認識,教學效果差。進行課程資源開發是課程改革的要求[2],有必要對相關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借助互聯網技術開發教學資源庫。
國務院發布的《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提出充分發揮中藥優勢,傳承中醫藥事業,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的要求。隨著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社會對中藥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全國中藥技能大賽是由教育部、中醫藥管理局及地方政府共同舉辦的一項競賽活動。大賽立足生產實際,突出實戰操作[3],目的是引導職業院校重視技能訓練,提高全體學生的技能水平,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中藥技能大賽設中藥性狀鑒別、中藥真偽鑒別、中藥審方、中藥調劑、中藥炮制5個項目(2017年新增中藥顯微鑒別項目),與國家職業技能鑒定中中藥調劑員、中藥炮制工等工種相對應。因此,中藥調劑技術課程發展的方向是借助職業技能大賽進行教學改革,整合教學資源,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教學資源庫,使技能大賽的成果惠及每個學生,達到以賽促學的目的。
目前,中藥調劑技術采用理論講授—操作演示—實驗三步式教學。中藥制藥專業學生較多,但學校沒有配備實驗教師,理論教師只能重復演示實驗,很難面面俱到,導致學生在審方和中藥調劑過程中,因相關知識薄弱,出現審方錯誤、錯抓藥,達不到實訓效果。
中藥調劑技術教學資源庫建設以職業技能大賽為基礎,將中藥鑒定與常用中藥、中藥調劑、中醫基礎理論知識有機結合。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中藥性狀及功效數據庫、中藥真偽鑒別數據庫、中藥飲片調劑過程視頻庫、中藥審方習題庫并配以試題解析等,方便學生課下溫習、教師教學,對課堂教學起到輔助作用。
3.2.1 中藥性狀及功效數據庫 對350種中藥材及飲片的植物基源、入藥部位、鑒別要點進行歸納整理,并配以相應圖片,形成中藥性狀及功效數據庫。該數據庫具有檢索功能,可以通過藥名檢索,也可以通過圖片檢索,方便學生隨時學習,鞏固知識。
3.2.2 中藥真偽鑒別數據庫 對80種中藥材及飲片的鑒別要點與特殊鑒別方法(如水試、火試、熒光及經驗鑒別方法等)進行整理,搜集偽劣中藥材的圖片,并與正品圖片進行對比,形成中藥真偽鑒別數據庫。該數據庫具有檢索功能,方便學生隨時查詢。
3.2.3 中藥飲片調劑過程視頻庫 職業技能大賽中藥調劑項目的評分細則不但對參賽選手的著裝等方面有較詳細的要求,而且對審方、調配(操作流程、劑量誤差、調配時間、調配動作)、復核裝袋、發藥清場等環節做出明確規定。為此,我們將中藥飲片調配環節拍攝成視頻,結合圖片、字幕對戥稱的構造、持戥及對戥方式進行演示,并就正確與錯誤的持戥方式進行對比,教師結合技能大賽操作標準進行講解,對中藥飲片調配中的注意事項進行重點說明。微課統一了調劑操作的評判標準,規范了學生的調配動作。有些經特殊處理的中藥飲片,需要另外包裝(四角包、五角包),教師在課堂上多次演示,仍有許多學生不得要領。我們搜集四角包和五角包的包裝過程視頻資料補充到資源庫中,學生課下邊看視頻邊練習,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中藥飲片調劑過程視頻庫解決了教師重復演示的問題,學生可以反復觀看每個操作環節,重點學習,提高了學習熱情。
3.2.4中藥審方習題庫 職業技能大賽的中藥審方項目占10分,同時中藥調劑員職業技能鑒定也將中藥審方列為考核內容。我們以測試題的形式建立中藥審方習題庫,學生答題結束后可查看正確答案,每個處方都配有文字解析,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審方能力,加強了中藥十八反、十九畏、先煎、后下、包煎、毒性中藥劑量、處方結構及要求等知識的記憶。
3.2.5 認藥能手競賽題庫 以職業技能大賽規定的中藥材及中藥飲片為素材,建立認藥能手競賽題庫。將中藥材及中藥飲片原圖上傳至題庫,要求學生為該圖片選擇正確的藥名。學生答題成績可以累計,達到一定分數,系統授予其認藥能手稱號。通過這種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生中藥鑒定水平。
教學資源庫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教師可利用教學資源庫組織學生進行課堂練習,學生也可以課后利用手機、電腦自學鞏固知識。網絡學習平臺打破了原有學習時間及空間的限制,使學習時間無時不在、無處不在[4]。教師利用資源庫多樣化的特點,激發學生興趣,同時引導學生參與到資源庫建設當中,不斷創新,使其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
(1)防止大量課程標準、課件、案例分析等理論資料的堆積,注重實用性、趣味性,真正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使其成為課堂教學的補充。
(2)體現共享原則,為中藥學專業人員職業技能鑒定、職稱考試服務,突出社會服務功能。
(3)不斷更新知識,緊跟專業發展,保證高效的教學資源服務[5]。
(4)教學資源庫只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教學仍應以教師講授為主,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避免偏離教學目標。
教學資源庫建設與課堂教學、實訓教學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教學資源庫也將日趨合理與完善,在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中發揮更大作用。
[1]崔同寅.新編中藥調劑指南[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2.
[2]孫翰英.高職院校課程資源庫開發設計研討[J].職業教育研究,2013(12):8-10.
[3]顧瑛琪.利用傳統技能大賽推動高職中藥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職教通訊,2014(18):67-68.
[4]申海進,李勇,劉新新.高職“中藥調劑技術”課程教學資源庫建設[J].職教通訊,2015(21):72-74.
[5]宋秋蓮.對高校教學資源庫建設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新余學院學報,2013,18(3):115-116.
G424.28
A
1671-1246(2018)01-0026-02
寧夏教育廳教學改革重點資助項目“基于中藥傳統技能大賽推動中藥調劑技術教學改革的實證研究”(寧教職成辦[2017]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