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煜俊
(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惠州 516025)
眾所周知,教材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影響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教材是實現英語課程教學目標的重要材料和手段,是傳授知識的媒介。選擇和使用合適的教材是完成教學內容和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條件[1]。但什么樣的教材才是合適的教材呢?如何評價一本教材呢?現階段,關于教材評估,國外有一些理論體系,比如:McDonough&Show將英語教材評估分為外部評估和內部評估;Cunningsworth提出整體印象評估和深入評估兩種評估方法;Hutchinson&waters(1987)認為教材評估是一個比對(matching)的過程,他們設計了一份教材評估量表,從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對教材進行評估。國內關于教材評估體系的研究相對滯后,查閱文獻發現,錢瑗曾經設計了一份教材評估一覽表[2];趙勇和鄭樹棠建議建立語料庫,從而為教材評價提供定量分析[3]。此外,周雪林認為評價教材好壞的標準應包括以下6個方面:(1)教材與教學理論的關系;(2)教材與教學大綱的關系;(3)教材與學習者的關系;(4)教材的選材問題;(5)教材練習的設計問題;(6)配套材料[4]。在這些評估理論的指導下,筆者從教學對象、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問卷調查與分析這5個方面對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的《實用護理英語聽說教程》進行使用后評估。此教材是由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教研室10名教學經驗豐富的一線教師聯合編寫的一套專門用途英語(ESP)教材。該書編寫理念:(1)基于高職現狀,個性化選編教學內容;(2)以就業為導向,著眼于職業能力培養;(3)以職場為背景,以任務驅動呈現教學內容;(4)以學生為中心,實現合作探索和自主學習;(5)注重過程考核,創新評價方式。
《實用護理英語聽說教程》是一套針對高職高專類護理、助產專業的ESP教材。高職生普遍英語基礎較薄弱,自信心不足,英語學習興趣低。
學生通過在真實(或仿真)的工作環境中實踐、學習,掌握知識與技能,最終獲得能力提升,如使用英語與外籍患者交流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醫護英語水平(METS-1/2級)考試是一種非學歷性語言能力證書考試,是評價醫護專業學生和醫護工作者英語綜合能力的一種實用型考試。《實用護理英語聽說教程》是根據METS考試內容編寫的。
這套教材以“適用、實用、夠用”為原則,把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教學結合起來,嚴格按照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培養方案,從應用型醫護人才培養目標出發,結合醫護工作崗位專業英語實際需求,合理設置課程結構和選擇素材。由此可見,該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語言知識與技能及專業素養。語言知識與技能主要指語法知識、詞匯知識和聽、說、讀、寫、譯5種技能。《實用護理英語聽說教程》是基于需求分析原則,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一套專門用途英語教材,其側重詞匯與聽說能力,詞匯主要是涉及醫學領域的專業詞匯。全書共有11個單元,每個單元主題不同,涵蓋醫院機構,急救、入院、生命體征測量、注射及出院等護理流程,選材具有專業特色,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提高英語應用能力。每個單元由Warming-up、Listening、Speaking、Extensive learning 4部分構成,每部分包含大量練習題,練習題型和難易程度與METS考試保持一致。以第一單元“A hospital”為例,Warming-up部分介紹了醫院各科室名稱,由于醫學詞匯比較多,為了強化記憶,編者設計了中英配對和單詞與音標配對這兩個任務。Listening部分是關于掛號的兩組對話,為了降低難度,使對話通俗易懂,編者把每組對話的生詞控制在5個以內;聽力練習有判斷、填空和選擇等題型。Speaking部分是關于患者初診掛號的內容,編者從Listening部分的對話中提煉出一些關于掛號的常見句型,供學生在Speaking部分的任務中參照使用。學生通過反復練習,經過從輸入到輸出整個過程的學習,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創新,從而掌握這部分內容。Extensive learning部分包括醫學詞匯的詞根及詞綴、醫學俗語、一篇關于醫院機構設置及功能的文章和護士職稱表4個模塊。此外,每個單元前有Learning objectives,后有My progress check,同時還附錄了護理英語300句。
以情景交際教學法和任務型教學法為主。情景交際教學法強調語言的社會交際功能,將語言的教與學放在具體語境中,為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活動提供平臺,使學生活學活用,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職業素養和職業禮儀等。任務型教學法是指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一系列活動,掌握特定知識、思維能力和交際能力的一種教學法。在教學中,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任務,有利于提高口語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提出,“高職英語課程以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為目標,側重職場環境下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逐步提高用英語進行交流與溝通的能力”。由此可見,實用英語口語能力是高職生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實用護理英語聽說教程》就是以此為依據,以學習者為中心,根據需求分析原則編寫的一套實用性專門用途英語教材。這套教材十分注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訓練與提高。為了更好地評價該套教材使用情況,筆者對我校護理、助產專業488名學生醫護英語課程滿意度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關于“請您根據第一反應對這門課進行整體滿意度評價”項目,78.27%的學生認為該門課程很好、很滿意,19.47%的學生認為一般,只有1.64%的學生認為不滿意。說明該套教材滿足了大多數學生的需要。關于該套教材聽力內容的難易度,85.25%的學生認為難度適中,0.61%的學生認為較簡單,還有14.14%的學生認為較難或很難。說明這套教材的難易程度與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相符,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自信。關于該套教材對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方面,57.71%的學生認為通過學習,醫護英語聽力水平明顯提高。這說明這套教材符合教學大綱要求。關于拓展部分學生的自學情況,63.02%的學生會自學該部分內容并掌握該部分知識與技能,這與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目標相吻合。
綜上所述,評價一套教材的好壞,應將內部評估與外部評估相結合,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將整體評估與部分評估相結合,將教材預評與教材評價相結合。但對一名一線教師來說,這些評估理論過于繁瑣,操作性不強。因此,筆者認為一套教材只要適合教師的“教”,又適合學生的“學”,且達到了教學大綱的要求,實現了培養目標,就是好教材。《實用護理英語聽說教程》這套教材具有真實性、多樣性、趣味性、實用性等特點,符合ESP教學要求。通過對這套教材的學習,學生語言知識得以豐富,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姜婷.專門用途英語教材評估[J].經濟研究導刊,2012(31):329-331.
[2]錢瑗.介紹一份教材評估一覽表[J].外語界,1995(1):17-19.
[3]趙勇,鄭樹棠.幾個國外英語教材評估體系的理論分析[J].外語教學,2006(3):39-45.
[4]周雪林.淺談外語教材評估標準[J].外語界,1996(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