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燦
一個級別并不高的運管處出租車科科長,卻能與單位黨政一把手互相配合受賄80多筆,金額高達500多萬元。這背后是怎樣的一種權力運行模式?
創造條件為老板搶生意
2006年年初,按南寧市規定,每輛出租車都需要安裝一個GPS監控設備。當時,全市共有9家出租車公司,由于費用高昂,沒有一家公司有能力搭建全市的出租車GPS監控平臺。最后,南寧市道路運輸管理處(下稱運管處)決定通過招標方式建設出租車GPS調度監控管理中心項目。同年9月,運管處、出租車協會及各出租車企業代表組成的評審組選定桂林綜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桂林綜訊公司)為項目投資商。在運管處的支持下,各項工作進展順利,這讓該公司總經理何某寬心不已。但何某斷然沒有想到,這種“蜜月”關系僅維持了3個多月。此后不久,時任運管處書記潘軍、出租車科科長李飛文等人介紹他認識了宋杰、劉念(另案處理)。在之后的接觸中,宋、劉二人提出,想和何某一起做出租汽車GPS監控調度中心項目。由于自己公司的技術在廣西乃至全國均處于領先地位,何某自然一口拒絕宋、劉二人的提議。
很快,何某便發現李飛文、潘軍等人的態度發生了轉變,雖然沒有公開提出讓自己公司退出項目,但雙方合作的基礎已被破壞。何某心里清楚,這應是宋、劉二人插手項目的前奏。的確,桂林綜訊公司中標后,宋杰、劉念便找到李飛文、潘軍和運管處主任莫蘭東,許諾若幫他們拿下這塊“肥肉”,會給三人好處。在李、潘、莫三人的操縱下,2007年1月11日,運管處下文要求桂林綜訊公司必須在限定時間內注入600萬元作為項目保證金。據李飛文供述,彼時運管處專門就此開了一個會。因為這是他們科室的業務,故會前潘軍特地交代他在會上先表態支持。最后,莫蘭東、潘軍“順勢拍板”。
何某盡管有能力滿足運管處的要求,但沒有繼續堅持。因為他明白,運管處的態度已發生明顯的轉變,再做下去肯定困難重重。最終,何某以250萬元的價格將項目轉讓給宋杰、劉念二人。同年2月,劉、宋二人在運管處6樓成立廣西綜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廣西綜訊公司),以便切割奪來的這塊“肉”。
與老板拉鋸談利潤分成
“肉”雖然順利搶到手,但劉、宋二人明白,能否吞下還得看運管處“幫不幫忙”。兩人找到李飛文、潘軍,再次請求“幫忙”。因為涉及“實質性的東西”,劉、宋二人沒能很快如愿。據李飛文供述,“商量的過程漫長,有時候是宋杰、劉念和我談,有時候是宋杰、劉念和我、潘軍談,有時候是宋杰、劉念和莫蘭東談。我、潘軍和莫蘭東三人之間也就這個事情商量過”。
最終,在運管處的辦公室里達成“協議”:李、潘二人負責幫助廣西綜訊公司在南寧市出租車行業推廣GPS監控平臺,廣西綜訊公司每個月支付9萬元給他們,每個月月底“結算”。
結果匯報至莫蘭東處,莫、潘二人交代李:“每個月9萬元,我們三人平分,雖然你只是科長,但也給你3萬元。不過你要多承擔點責任,每個月就由你負責和宋杰、劉念他們對接,你拿到這個錢不要存銀行,也不要轉賬,直接把現金交給我們就行。如果出事,到你這里為止,不要扯到我們,我們在外面會想辦法救你出來。如果你把我們供出來,我們是不會承認的,到時候你就自己扛吧!”
李飛文覺得,既然黨政一把手都參與了,自己也就沒有什么好怕的了。再說自己從運管處副主任被降為出租車科科長,與莫蘭東和潘軍有很大的關系,現在能和他們捆綁一起,日后他們應該也會照顧自己一點。 之后,在李飛文等人的操縱下,運管處通過組織出租車企業開會或下發文件的形式,要求各個出租車企業配合廣西綜訊公司搭建GPS監控平臺。
“除異己”降低風險
2011年,潘軍調往南寧市航運管理處任書記。據李飛文供述,由于潘還在交通系統當領導,加上他當時還只是運管處副主任,而且潘調離后還主動問他要過幾次錢,所以他不敢不分錢給潘。后來,潘又調任南寧市防洪處調研員,他仍繼續分錢給潘。這讓李飛文異常“痛苦”:如果再這樣下去,什么時候才是個頭。
2012年下半年,李飛文升任運管處主任。劉念到他的辦公室“祝賀”,說公司的效益挺好,離不開他的幫助,而且他也是主任了,想多給他10%的好處費。李飛文覺得,以前自己是下屬,每個月親自接錢并分給潘軍和莫蘭東是理所當然,但現在自己是主任了,再這樣做就有失身份了,因而默許了劉念的提議。此后不久,李飛文和已升任南寧市交通局副局長的莫蘭東商量后認為,潘軍這人膽太大、太貪,假若他以后在新單位出事會“拔出蘿卜帶出泥”,不能再分錢給他。同時決定,由劉念出面,找一個理由告訴潘軍以后沒有錢分了,和他撇清關系。
2013年年初,李飛文、劉念、潘軍三人聚在一起吃飯。劉念對潘軍說,以后那個錢大家都沒有了,因為從去年年底開始,新安裝的GPS終端設備均由廣西綜訊公司出資購買。同年2月,潘軍享受的“待遇”正式結束,由李飛文“接手”。知道劉念靠GPS監控平臺掙了很多錢的李飛文覺得,如果把應分潘軍的3萬元退回給劉念的話,太便宜劉了。劉念送給李飛文的好處,自此每月增至9.3萬元。
由于李飛文級別已與自己平起平坐,莫蘭東主動提出,“你當主任后可能開銷比較大,每個月多拿一點”,今后其“收入”每月減為2.5萬元。
畸形的政商關系
再說廣西綜訊公司成立后不久,劉念又盯上駕駛員培訓業務。盯上駕駛員培訓業務的,還有南寧大應軟件有限公司老板吳培彬。吳的公司研發了一個“道路運輸駕駛員繼續教育系統”(下稱繼續教育系統)。在運管處貨運監管科科長郭法秋(另案處理)等人的張羅下,2012年10月18日,繼續教育系統通過南寧市交通運輸局組織的專家評審。吳培彬心里清楚,接下來能不能推廣,就看運管處了。他多次邀請李飛文到公司“看看”,但終未如愿。2013年1月,李飛文“蒞臨”大應公司“調研”至中午。飯后離開時,吳將一包東西放入李的車箱:“主任,你喜歡抽煙,我就送你點煙,你自己抽。”李回到辦公室打開一看,發現是8萬元。李不敢把這錢存入銀行,放了一段時間便轉移到臥室的床底。2013年3月,繼續教育系統推廣應用成為當年南寧市道路運輸管理重點。endprint
2014年年初,運管處副主任韋龍光,駕駛員培訓監管科兩任科長郭法秋、馮軍義以及副科長陳朝遠等5人先后被南寧市西鄉塘區檢察院立案偵查。李飛文、潘軍、莫蘭東三人隨即被扯出。緊接著,劉念、潘軍相繼被檢察機關控制。此前,莫蘭東退給廣西綜訊公司贓款150多萬元。
2015年1月6日,李飛文、潘軍、莫蘭東被南寧市檢察院提起公訴,指控三人共同受賄662.5萬元,李飛文單獨受賄54萬元。庭審中,對贓款的去向,李飛文改稱用于單位的開支;潘軍則稱其對GPS監控項目不知情,沒有參與商謀;莫蘭東亦稱其沒有共謀受賄。最終,法庭認定李飛文單獨受賄54萬元;三人共同受賄545萬元,其中李飛文為271萬元、潘軍為120萬元、莫蘭東為154萬元。
2016年10月27日,李飛文、潘軍、莫蘭東分別被南寧市中級法院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10年、8年,并各處罰金40萬—50萬元不等。
李飛文不服,提出上訴。2017年2月2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這一結果,可謂讓案發后意識到“為官為人都應有道德、有底線、有良知”的李飛文真切體會到“缺乏敬畏法律之心”的后果。
但是,這一結果能否終結運管處存在超過10年的畸形政商關系呢?
運管處的權力到底有多大?以出租車為例,出租車公司老總接受檢察機關詢問時,均表示出租車能否正常運營由運管處說了算,他們沒有丁點話語權,因而平時對運管處提出的議題,各家出租車公司極少反對。
李飛文亦供述,“如果沒有運管處從中協調,廣西綜訊公司的GPS監控平臺不但搭不起來,很多利益也無法保障。比如,出租車公司不按規定安裝GPS、不按時繳納相關費用等現象都會出現。”
作為商人,對其中的利害關系無疑看得一清二楚。劉念的供述便極具代表性:“要把項目掙到手,不是單單看公司實力怎么樣,還要看你會不會拉關系,會不會給領導好處。給回扣,可進一步拉近和他的距離,能使公司之后的發展更順利。”
李飛文意欲撇清責任的供述,即可佐證劉念的觀點:“廣西綜訊公司之所以能夠拿到項目,一是公司領導與我們接觸得比較早,從我們這里獲取的資料等支持比較多,也熟悉我們的要求;二是我們也希望項目由本土企業來做,這樣比較好溝通,他們也能夠全心全意做項目。”
當權錢合一后,規則便成了被蹂躪的對象。李飛文供稱,2008年下半年,他曾因擔心出事提出反對意見,但莫蘭東和潘軍依然同意廣西綜訊公司加掛“南寧市道路運輸信息中心”牌子;得知桂林綜訊公司向檢察機關控告莫蘭東后,他很害怕,向莫表達退出的意思,被莫喝止:“我都不怕,你有什么好怕的!這個事情你既然已經參與了,那就繼續做下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