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施光+丁曉雯+劉明策
[提要] 為了更好地適應我國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的發展要求,轉變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傳統建造方式,從根本上提高房屋的建造質量和效益,目前我國正大力提倡和推廣建筑產業現代化。本文分析沈陽市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現狀及其制約因素,并提出解決對策,以更好地推進沈陽市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
關鍵詞:建筑產業;推動;發展對策
基金項目: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立項課題(2017lslktqn-098);省社科聯資助項目
中圖分類號:F293.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1月9日
近年來,國家頒布多項政策,也提出很多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任務。建筑產業現代化的發展對于我國建筑業具有革命性、根本性、全局性的作用。沈陽市是我國首批試點城市之一,并被評為國家首個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城市,但在發展上也面臨很多瓶頸,存在諸多問題。建筑業是國民支柱產業,一個城市建筑業的發展情況嚴重影響著它的經濟發展水平,所以沈陽市亟待提出應對建筑產業化發展弊端的對策,加快建筑業轉型步伐。
一、沈陽市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現狀
(一)出臺相關政策文件(表1)
(二)編制相關技術標準(表2)
(三)相關試點示范項目示范基地。在建筑產業現代化推進過程中,沈陽市完成了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示范項目的建立。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沈陽市萬科春河里、沈陽市萬科金域藍灣、沈陽市地鐵麗水新城保障性住房等。其中,沈陽市萬科春河是萬科公司和日本鹿島全方位合作的結果,是沈陽市第一次引進日本成熟的建筑技術。同時,也順利推動和實現了100米以下裝配式剪力墻體系專家論證,實現技術體系方面的規范認證。其中,多項技術已獲得建筑類的國家級專利,并且該項目包括國內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最先進技術,是萬科集團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最具代表性作品。
二、沈陽市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阻礙因素

(一)人才短缺。相關資料表明:沈陽市建筑產業現代化方面的工作者比較少,而且相關人員素質、知識和技術都達不到要求,設計階段、施工階段、構配件生產階段,都缺少懂技術會管理的綜合性人才。人才的稀缺,導致建筑產業現代化的發展之路舉步維艱。
建筑產業化人才培養目前處于無師資、無教材、無市場的尷尬局面。現在在建筑類院校,了解建筑產業現代化的老師屈指可數,對此了解的學生就更是少之又少。大學設立的課程還是現澆混凝土結構,教學和實際無法接軌,建筑高校學生畢業后也無法從事建筑產業現代化工作。

另外,新規程發布后,能讀懂的人鳳毛麟角,都需要通過企業宣講來介紹。建筑產業現代化的發展不僅僅需要預制混凝土構件廠,更重要的是技術前移,管理前置,需要大量懂技術、會管理的綜合性人才配備。沈陽市已經認識到人才缺乏的緊迫性,然而目前在建筑產業現代化人才培養方面,不注重實際,只是把產學研簡單的結合、整合產業資源,這解決不了根本性問題。
(二)產能釋放率低。據不完全統計,沈陽市擁有7家預制混凝土構件工廠,其中5家有專門的生產線,另外兩家主要生產預制混凝土結構相關的小型配件。國內的預制混凝土構建廠設計產能大約是10萬立方米,但是由于構配件廠的生產線不能承受每天不停工作的負荷,現實的產能僅僅是設計產能的1/2,那么沈陽市5家活躍大型構配件工廠每年產能最低達到25萬平方米。但是,根據資料顯示,2014年沈陽市的構配件銷售并不樂觀,一年僅僅銷售構配件2萬立方米。由此可知,2014年沈陽市構配件工廠形勢很不理想,產能釋放率只有8%。大型構配件工廠尚且如此,小型企業更沒有生存空間,很難維持。
從某構配件廠負責人那里得知,由于每個建筑項目基本情況不同,假設一個項目的裝配率是20%,也就是說500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需要大約25萬立方米的混凝土預制構件。沈陽市5個構建廠就可以滿足需要。現在沈陽市產能過剩。
(三)標準、制度體系不完善。通用化、標準化和體系化是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基礎和保證。目前,通用的現代化建筑標準和體系仍然在起步階段,缺乏針對不同建筑體系的技術標準、設計標準、管理標準、生產標準、驗收標準、計價標準等。雖然沈陽市出臺了多個相關政策規定,但針對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系統性的政策制度研究與制定仍然不足。
三、加快推進沈陽市建筑產業現代化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針對沈陽市建筑產業現代化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最本質的原因是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因為在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推廣初期,成本高,更加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雖然沈陽市的政策文件中已經強調在全省范圍內大力推廣建筑產業現代化,并且明確了沈陽市的發展目標,但是在實際推廣過程中,實效性很低。所以,政府應該建立建筑產業現代化地方監督機構,監督地方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規劃的實施,制定實施細則,建立完善的獎勵機制刺激、鼓勵沈陽市對發展建筑產業現代化的熱度,讓獎勵措施落到實處。同時,沈陽市也應該借鑒江蘇、山東等省市的發展經驗,建立切實的財政補貼政策,并由監督機構嚴格執行,對符合條件的單位、項目進行資金獎勵。
(二)加強相關人才培養。目前,產業工人和專業管理人才的匱乏已經成為阻礙產業升級、影響施工安全質量的重要因素。所以,人才培養成為建筑產業現代化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要重視產業工人和專業管理人才培訓工作,讓建筑產業現代化相關企業和建筑類院校接軌,對建筑產業現代化全產業鏈的設計、生產、施工、管理等各項工作進行專業的培訓;其次,還應該對建筑部門從業人員進行建筑產業現代化相關知識、技能的宣傳和培養,定期舉辦建筑產業現代化相關研討會和企業內部培訓,培養出涉及設計、生產、施工、管理等多方面的專業團隊;最后,農民工的教育和培訓不容忽視,要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和培訓。
(三)完善的技術標準和制度體系。完善的技術標準和制度體系是建筑產業現代化快速較好發展的根基。應加快編制現行標準體系和抗震設防、綠色節能等要求,加快研究制定城市基礎性通用標準。鼓勵企業確立適合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技術、產品和裝配施工標準,盡快形成先進適用的技術、產品標準和施工工藝。
主要參考文獻:
[1]李惠玲,孫飛,馮雪.沈陽市建筑產業現代化綠色發展路徑[J].遼寧經濟,2016.
[2]隋明悅.推進裝配式建筑產業現代化深入發展[J].建設科技,2016.
[3]吳劍鋒,王彩華.秦皇島市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