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楚
[提要] 財務共享服務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方式,這種模式吸取傳統財務管理模式優點,也最大限度地克服其中缺點,通過多年發展完善,并且伴隨著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應用,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本文基于財務共享服務視角研究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變化,闡述財務共享服務運用中財務管理模式的轉變,以便為企業應用FSSC有借鑒作用。
關鍵詞:財務共享服務;財務管理;財務核算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1月5日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企業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斷改進,財務共享服務作為一種會計和報告方式已經開始被運用。財務共享服務將世界各地、不同地區的企業會計業務統一到中心記賬和報告,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證會計記錄的規范性和統一性,這樣為企業財務管理提供了便利并且節省了人工成本。我國財務共享中心以其低成本和高效率,被越來越多的企業運用。特別是對于大型企業和業務同質化較高的企業,財務共享服務會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財務人員數量,高效完成財務業務處理。這樣財務人員可以減少業務賬務處理工作,更多地運用財務數據分析為企業經營戰略提供指導意見,提升財務對企業管理的支撐作用。
財務共享服務是在共享服務中應用最早的,其特點是信息化、規模化、統一化和流程化。最早在福特汽車企業財務開始運用,再逐漸擴展到其他企業和領域。財務共享服務以財務核算為基礎,利用信息技術發展,優化財務人員崗位和財務賬務處理流程,將重復性和數量大的業務集中到財務共享中心(簡稱FSSC)進行核算;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和減少企業成本。這種模式在大型集團中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與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財務共享中心服務可以通過對數據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報告,充分發掘數據的價值,為企業的規劃與戰略決策提供支持,財務共享中心的發展,使得現在企業財務管理模式也發生了變化,現代企業發展要根據其實際情況利用財務共享服務,不斷地變化財務管理模式,以保證企業財務管理高效性和企業健康穩定地發展。由于企業所處的行業不同,主營業務、經營模式、公司組織設置、管理機構以及戰略發展目標不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的目標及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企業要推進財務共享服務下的財務管理模式建設,降低企業的財務管理成本,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企業需要根據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通過充分的論證,加強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
一、財務組織結構的變化。Ron Gill(2011)研究認為企業在設置組織結構時要明確FSSC與其他部門的關系,同時要明確財務共享中心各業務線條的權責關系,避免崗位職責不明確造成業務沖突,合理的組織結構設置有利于實現企業目標,因此企業可以設計新的財務體系將FSSC融入其中。目前,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組織結構并不適用于財務共享服務,應在原有的財務體系中對組織架構重新調整。在財務共享服務視角下,調整原有的財務組織架構,必然會影響原有的各方面權利關系。隨著企業組織架構的合理化,企業中權利劃分變得更加重要,目前大多數企業是采用集權與分權相結合模式,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基于財務共享服務財務組織結構,能夠充分發揮財務共享服務的作用,高效率地進行財務處理和降低企業的財務成本。
二、財務核算流程的變化。財務共享模式下,原來的財務部門核算工作被分離出來,由財務共享中心完成,中心將會負責企業日常賬務處理工作、會計報表以及報告編制工作和各種票據會計檔案的管理等。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財務核算工作雖會被分離出來,但是又不同于財務外包模式,共享服務中心都是在集團總部的領導下,在財務上為企業提供專業、標準和高效的服務,這種服務模式可以有效地避免企業對財務外包的依賴性,保證企業商業機密安全,還可以彌補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下,財務部門機構及人員的重疊造成的人力和財力的損失,標準化的財務服務模式較好地滿足了企業會計核算的規范性和統一性,有效地提高了財務共享服務的價值。這種模式需要企業支付一定的費用,這也改變了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財務部門僅僅是企業的后勤部門,這種收費機制也有利于促進企業逐步改變原來的財務管理模式,依據市場化建立內部管理機制。
三、財務職能的變化。基于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的財務管理職能也發生了變化:首先,企業財務制定的財務政策和標準要為公司的整體戰略相匹配,上升到企業管理層面,通過財務數據對經營成果和財務績效進行分析,從而有利于安企業內部實現資源合理分配;其次,在大型集團分公司層面,財務部門管理的重點放在計劃、預算、決策以及控制分析中上,注重企業業務的附加值,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決策支撐、風險防范及價值創造等作用,協調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最后,財務共享服務提供標準化和專業化的業務處理流程,達到集中財務集中處理的規模效應,這樣可以大大降低集團的內部經營成本,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要充分發揮財務共享服務的作用,對內加強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撐作用,強化企業財務管理職能。
四、財務信息系統建設。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是財務共享服務應用的基本條件之一,在這種財務管理模式下,信息技術起著重要作用。在“互聯網”和云計算時代,具備了將財務共享服務送入云端并實施財務云服務的條件,因此企業信息系統的建設對財務共享服務發展變得更為重要。信息系統建設將財務管理內容和智能數據庫鏈接在一起,集團公司運用信息技術對現有的財務系統進行整合,集財務授權、經濟業務處理及統計分析等職能于一體,并與現存的人力資源系統、資產管理系統以及其他相關系統等進行對接,加快企業滿足精細化財務管理集中模式,實現財務管理“內容標準化、流程一體化、決策合理化”的目標,充分發揮財務集中對于規范財務處理,防范財務風險及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的作用。
五、財務人員專業化分工的轉變。在財務共享模式下,財務會計處理和管理效率都會提高,但是減少大量的財務人員,因此該模式下的財務管理,財務人員的職責分工要發生轉變。財務人員要明確分工,設置合理的崗位,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在財務共享模式下,可以將財務劃分為財物共享服務中心人員、風險管理人員、業務處理人員以及財務分析人員等。這些崗位人員要做好自己的業務,利用財務管理等知識幫助企業制定科學的管理決策。企業都有自己的戰略管理目標,同時也存在相應的風險;在財務共享服務,不僅可以進行科學的財務處理,還可以進行相應的風險評估,再結合企業經營外部環境,為企業完善市場規劃和提升企業品牌提供支持;同時,也要將企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給管理層。
六、績效考核的變化。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企業績效管理要從多個方面去考慮;合理的績效考核機制可以使企業平穩高效地經營和企業各個部門團結合作、平衡協調運轉;使得FSSC在各方面的管理維度和每個視角都會被關注。財務共享服務是企業的獨立運營部門,該中心最初的職能是財務核算業務,發展到后來為整個企業財務處理和管理服務,財務績效考核可以保證FSSC更加高效地運行。現在很多的企業主要是財務定量的績效考核方式;為了完善企業績效管理,可以采取定量與定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基本的工作內容作為定性的工作量,其他方面如工作態度、協助工作能力等可以作為定性考核方面,設置一定的激勵制度,保證FSSC工作員工的積極性,使財務共享服務這種財務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發展。
企業財務共享模式下財務管理模式建立除了做到以上內容外,還需要關注消費者視角和共享虛擬化。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消費者的支持,因此企業應該多從顧客角度關注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新管理方式,并深入掌握顧客的滿意度,進而形成FSSC和顧客雙視角較為全面的評價機制。財務共享模式下的財務管理模式會導致業務部和服務部分離,這樣跨區域的業務部難以接觸到實體共享中心。但是,共享服務網絡以虛擬化的形式出現,不僅可以節省成本,還可以節省時間。由于受到文化、經驗和能力等限制,共享虛擬化更多的還處于理論階段,未來,應該更多的關注財務共享虛擬化的可行性,加快新財務管理模式的建設。
主要參考文獻:
[1]張瑞君,陳虎,視耀光,常艷.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研究及實踐[J].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2008.3.
[2]張瑞君,陳虎,張永冀.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服務的流程再造關鍵因素研究——基于中興通訊集團管理實踐[J].會計研究,2010.3.
[3]熊磊.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信息化有效實施策略[J].會計之友,2015.8.
[4]張延輝.論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會學習,201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