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倪超君+張洪振
內容摘要:OFDI對母國就業有著重要影響,本文從資本、產品市場和企業異質性視角出發,探討了OFDI對母國就業的影響機理,并進一步分析其制約因素。研究發現,OFDI不僅能直接通過影響母國資本和產品市場對就業產生直接影響,還能通過對小微企業的發展,間接影響我國的就業水平,但其凈效應尚不確定。在此之上,文章提出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對外直接投資 小微企業 母國就業 企業異質性
引言
“開放也是改革”,隨著政府對改革方向的進一步深化,“走出去”成為我國向新型經濟發展模式轉型的有力抓手。2015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OFDI)流出量為1456.7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18.3%,躍居全球第二,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方向。然而,從投資資金的來源來看,我國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214.2億美元,占比高達83.4%,而實際利用外資(FDI)只有1356億美元,OFDI超過同期吸引外資水平。這種資金經營活動的跨國經營必然引發國內要素需求的變化,相比美國等發達國家,我國依然處于資本較為稀缺狀態,其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必然高于資本豐富的發達國家。因此,在我國企業大規模“走出去”的背景下,探討對外直接投資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尤其是對就業水平的影響,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關于OFDI對母國就業的影響,最初起源于Kravis & Lipesy(1988)對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向低成本國家直接投資的關注,他發現當OFDI趨向生產成本較低的國家時,可能會引起國內生產的轉移,造成“產業空心化”,進而對母國的就業產生一定消極影響(Harrison & McMillan,2006)。由于就業與勞動者收入的特殊地位,各國學者不斷進行深入研究,以期使各國能制定符合本國國情的對外開放政策,但其研究結果卻尚無定論。有些研究從對外貿易的角度入手,發現OFDI能夠引起國內產業轉移,進而出口減少,進口增加,導致國內就業水平下降;另一方面,有些研究則發現OFDI能夠促進跨國企業的快速發展,提升國內的生產率,進而提升國內就業水平。然而這些文獻大都基于資本要素較為豐富、勞動力成本較高的發達國家的OFDI,對我國而言,由于其資源稟賦與投資目的和區位的不同,OFDI的就業效應可能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異。但是國內有關OFDI母國就業效應的研究卻鳳毛麟角,受限于企業層面數據的缺乏以及基礎理論的不足,有限的幾篇文獻大多從實證角度出發,采用全國的宏觀數據進行簡單探討(姜亞鵬和王飛,2012),其研究結論存在較多矛盾,從傳導機制來看,主要是從OFDI的區位、國際貿易和投資方式的角度進行探討(蔣冠宏,2016),仍難以全面揭示我國OFDI對就業的影響機制。
綜上所述,關于我國OFDI對就業的影響,依然沒有定論,并且缺乏對傳導機制的全面分析。因此,本文從市場和企業的異質性視角出發,進一步探討我國OFDI對國內就業的作用機理,對其制約因素進行理論分析,為系統論述OFDI與母國就業之間的關系作出大膽嘗試,并以此為出發點,提出基于國內就業穩定的對外直接投資發展保障措施。
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就業的影響機制
(一)基于市場要素視角
對外直接投資其本質是資本要素在全球市場的再配置,隨著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迅猛發展,必然會引起我國資本市場和產品的市場變化,勞動力作為連接資本市場與產品市場的重要紐帶,必然受到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從我國OFDI的類型來看,非金融類投資占據了總投資的80%以上,并且隨著我國對OFDI開始超越FDI,國內資本處于凈流出的狀態,必然會引起我國資本市場的變化,導致國內利率的上升,從而不利于我國國內的投資與生產;另外由于我國生產力成本相比發達國家而言仍然較低,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目的多為市場尋求型與戰略資產尋求型,對OFDI的跨國收購和并購的快速發展,有利于打破貿易壁壘,引進先進的生產和管理技術,擴大企業在母國的投資與生產,進而提升母國的就業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引致效應的存在,我國企業走出去在促進自身發展的同時,往往也會對上下游企業有一定的溢出效應,帶動國內上下游企業的發展,進一步改善我國的就業水平。
(二)基于企業異質性視角
企業作為對外直接投資的主體,企業自身的規模是影響OFDI的重要影響因素。根據Melitz異質性企業貿易模型,由于企業OFDI存在一定的交易成本(這些成本可能來自尋找交易伙伴、法律制度差異甚至腐敗),能夠真正走出去的企業多為生產率和競爭力較強的大中型企業。從我國對外投資的主體來看,大中型企業占據了對外直接投資中絕對的統治地位。隨著各行業大中型企業走出去進程不斷加快,必然會對國內市場小微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而我國小微企業作為吸納就業的“主戰場”,小微企業的發展是頂住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的“重要一招”。因此,我國大中型企業OFDI的發展不僅能直接對母國就業產生影響,而且也能通過對我國小微企業的影響,間接影響我國的就業水平。但其影響充滿了不確定性,具體影響機制如下:
從產業鏈發展的角度出發,大中型企業OFDI可能會促進國內中小企業的發展。首先,同質性的小型企業獲得了更多的國內市場發展空間,促進小微企業的快速發展,從而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其次,由于大中型企業走出去,規模和質量不斷上升,投資經驗和模式不斷成熟,為小微企業走出去提供成熟的經驗與途徑,降低小微企業走出去的成本,引起小型企業的“跟風”走出去,但由于其自身規模和競爭力的不足,其目標往往為擴展更多的市場,并非綠地投資和跨國并購,擴大的市場必然會進一步促進小微企業的國內發展,進而提升國內的就業水平。再次,上文OFDI在產品市場中的“引致效應”也存在于小微企業的發展之中,往往會帶動國內價值鏈上下游的小微型企業的快速發展,間接促進我國就業水平的提升。最后,大中型企業快速的走出去,通過吸收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出于對國內就業的考慮,政府的扶持可能會向小微企業轉移,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進一步促進小微企業和就業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