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然+劉波波



內容摘要:本文根據配第克拉克定理,提出以“高端服務業產值占GDP的比重”作為度量產業結構現代化水平的指標,并對其進行了實證檢驗。在此基礎上,計算并比較分析了我國包括各直轄市、省會城市及部分重要的非省會城市在內的16個主要城市的產業結構現代化水平,并運用系統聚類分析法對其進行了分類。
關鍵詞:城市產業結構 高端服務業比重 聚類分析
引言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城鎮化迅速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受到地理環境、資源稟賦、政策條件、人口素質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各區域經濟發展呈現出很大的差異。因此,城市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長期以來都是吸引國內外學者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2016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正式批復,國家發改委發布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規劃明確提出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因為在地區GDP總量和人均GDP等方面,兩地相比南京、杭州等城市并無明顯優勢,因此該規劃的發布,再次引發了關于城市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問題的關注。
目前,國內理論界研究比較多的是關于重點區域或者重要省份內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化的問題,比如關于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中原經濟區、副省級城市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實證分析。研究方法選擇上,一般通過構建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選取多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關的指標,比如人均GDP、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等,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或者主成分分析法降維,得到綜合評價指標來度量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如李昌星(2003)、馬力等(2006)、趙文亮等(2011)、李菁等(2013)、孟德友等(2014)、張宏根等(2016)。本文以配第克拉克定理為主要理論基礎,以高端服務業產值占地區GDP的比重作為度量一個城市產業結構現代化水平的指標,對我國各主要城市的實際數據進行測算,并運用系統聚類分析法對具有相似發展特征的城市進行分類,借此深化對我國城市經濟發展潛力的認識。除引言之外,論文主要分三個部分:首先介紹評價指標的選擇并進行實證檢驗;其次根據這一指標測算我國主要城市的產業結構現代化水平并進行比較分析;最后是結論與建議。
產業結構現代化評價指標的選擇與實證檢驗
(一)評價指標的選擇
配第克拉克定理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第一產業產值和勞動力的相對比重將逐漸下降,第二產業產值和勞動力的相對比重將不斷上升;而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第三產業產值和勞動力的相對比重則將迅速提高。因此,第三產業產值在GDP中的比重是反映產業結構現代化水平的常用指標之一,而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第三產業中的科技、信息服務和金融等高端服務業的發展狀況無疑更能代表經濟發展的潛力。相對來說,人均GDP主要反映了經濟發展的“過去”,而高端服務業的發展狀況則主要反映了經濟發展的“未來”。因此,本文選取高端服務業產值占地區GDP的比值作為評價城市產業結構現代化水平的指標。
關于高端服務業通常是指智力化、資本化、專業化、效率化的服務業,但是目前并沒有統一的劃分標準。本文中的高端服務業主要包括九大類:金融業,包括銀行、證券、期貨、信托、保險、基金等金融相關行業;航運與現代物流業,包括航運業及相關行業、現代物流、倉儲、分撥等行業;現代房地產業,包括設計、開發、裝飾等行業;專業服務業,包括研發、會計、審計、評估、法律、咨詢等行業;現代信息服務業,包括移動通訊、網絡信息、傳媒、咨詢等行業;文化、體育、娛樂業,包括廣播影視、媒體傳播、創意設計、體育、文化娛樂等行業;現代旅游業,包括高星級酒店、大型旅游景區、綜合性旅游休閑設施、專業性旅游服務商、大型旅游門戶網站和旅游資訊集成商、旅游會展和城市盛事活動等;教育、衛生和社會保險業;服務外包業。
(二)評價指標的實證檢驗
1.模型與數據處理。在使用上述指標分析我國的實際問題之前,需要先對其進行實證檢驗。本文以高端服務業占GDP的比值為解釋變量(X),以人均GDP為被解釋變量(Y),建立如下模型:
并選取34個OECD國家2014年的有效數據,對該模型進行實證檢驗。為了避免量綱和數量級的影響,我們運用z-score標準化方法對相關統計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得到無量綱數據。標準化后的數據見表1。
2.實證結果。利用Eviews軟件對上述數據進行回歸,可得:
由結果可知,在代表世界經濟現代化最高水平的OECD國家,高端服務業占GDP的比重與人均GDP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相關,因此我們可以選擇高端服務業產值占GDP比重來度量我國城市產業結構的現代化水平。
我國主要城市產業結構現代化水平的評價及比較
(一)研究對象及指標測算
為了全面分析我國主要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本文選擇《中國城市統計年鑒》中列出的直轄市、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作為研究樣本,計算其高端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結果見表2所示(由于部分城市按行業劃分的第三產業增加值統計數據不完整,無法得到高端服務業產值,因此有效數據只有16個)。
(二)主要城市按產業結構現代化水平劃分的分類
1.分類方法與計算結果。聚類分析是根據樣品(或指標)的相似程度,對其進行分類的一種多元統計分析方法。通常根據分類對象的不同,分為對樣本進行分類處理的Q型聚類分析和對變量進行分類處理的R型聚類分析兩大類,其中Q型聚類的聚類方法又包括系統聚類、K-均值聚類及有序樣本聚類。根據研究對象的特征,本文選擇Q型聚類中的系統聚類分析方法,并選取Ward法,樣本間的距離使用平方Euclidean距離。
借助SPSS20.0統計軟件,依據高端服務業產值占地區GDP的比重進行分類。結果顯示,我國16個主要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可以劃分為4種類型(見表3),并得到聚類樹狀譜系圖(見圖1),從該圖中可以直觀地了解到這16個城市聚類的整個過程。endprint
2.主要城市產業結構現代化水平的分類及分析。由實證結果可知,我國16個主要城市產業結構的現代化水平可以分為4種類型:第一類屬于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城市,其數量最少,只有1個城市——北京。第二類屬于現代化水平較高的城市,包括杭州、上海和深圳3個城市。第三類屬于現代化水平中等的城市,包括貴陽、廣州、天津、廈門、鄭州、沈陽、蘭州7個城市。其余的5個城市為第四類,包括大連、青島、長春、寧波、石家莊。
在這一結果之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地方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杭州超越上海和深圳列第二位;另一個是貴陽、蘭州等成為第三類城市,而大連、青島和寧波等則成為第四類城市。對于第一個問題,通過分析杭州、上海和深圳三地第三產業的內部結構可知(見表4),三者的金融業、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業、教育等行業在第三產業中所占比重相差無幾,但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方面卻出現了明顯的差異,杭州市該行業占第三產業的比重高達18.8%,而上海和深圳兩地則分別為7.9%和10.0%,正是該行業的發展使得杭州超越了上海和深圳。對于第二個問題,如果從人均GDP的角度衡量,大連、青島這樣的沿海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一般是貴陽、蘭州的2倍左右,而以高端服務業占GDP的比重來衡量,貴陽和蘭州的排名卻出現了大幅的提升。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從三次產業結構的角度來看,2014年貴陽、蘭州、大連、青島、寧波的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依次為39.1%、41.2%、48.3%、44.8%、52.3%,而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依次為56.6%、56.2%、45.9%、51.2%、44.1%。因此,貴陽和蘭州的第二產業比重低于大連、青島及寧波,而第三產業比重則高于這些城市。通過進一步比較五地第三產業內部結構可知,這些地區第三產業仍都以批發和零售等傳統服務業為主,其內部結構并沒有明顯的差異,只是因為貴陽、蘭州兩地三次產業中較高的第三產業比重提升了其高端服務業產值占GDP的比重(見表5)。
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文以配第克拉克定理為基礎,通過實證分析證明了OECD國家高端服務業產值占GDP的比重與人均GDP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由此提醒我們在研究城市經濟發展時,除了人均GDP這一常用指標之外,還可以選擇高端服務業產值占GDP的比重作為衡量產業結構現代化水平的分析指標。
(二)建議
根據對我國主要城市高端服務業占GDP比重的測算結果可知,杭州市的這一指標已經超越上海和深圳,這無疑與近年來杭州市信息服務等行業的快速發展是緊密相關的。因此,在當前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萬物互聯的時代背景下,各地應提高對于高端服務業的重視程度,在繼續發展交通運輸、批發零售和餐飲等傳統服務業的同時,更應大力發展包括研發等專業服務業、現代信息技術服務業和金融服務業等在內的高端服務業,通過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提高地區經濟的發展水平和增強地區經濟的發展潛力。
參考文獻:
1.李昌星.浙江省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定量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03,17(2)
2.馬力,史錦鳳.15個副省級城市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實證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23(12)
3.趙文亮,陳文峰,孟德友.中原經濟區經濟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及時空格局演變[J].經濟地理,2011,31(10)
4.李菁,趙邦宏.我國36個主要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合理等級排序與聚類分析[J].理論探討,2013(2)
5.孟德友,李小建,陸玉麒,樊新生.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空間格局演變[J].經濟地理,2014,34(2)
6.張宏根,劉大偉.基于聚類分析的遼寧省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比較[J].遼寧工程大學學報,2016(4)
7.徐德云.產業結構升級形態決定、測度的一個理論解釋及驗證[J].財政研究,2008(1)
作者簡介:
王然(1973-),男,河南鄭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產業與經濟發展。
劉波波(1991-),女,河南武陟人,碩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