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王瑩瑩
摘要: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不僅關系到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也關系到我國在國際社會中地位的進步提升。本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綜合分析和了解民辦高校學生對創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析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學生;民辦高校;創業教育
1.前言
創業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觀念,它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內涵,強調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提高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創業教育是繼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教育護照,它是未來大學畢業生生活的“通行證”,是世界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亮點和必然選擇。
2.高校創業教育開展的重要性
創業教育不僅僅是社會、市場和知識發展的需要,更是促進高校高等教育改革的關鍵所在。
2.1創業教育促進高校教育改革
由于受傳統培養模式所限,高校對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不夠重視,從而間接導致了大學生創業失敗、就業難等一系列問題。而創業教育就是建立在素質教育基礎上的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改變這一教育模式和思維方式,使在校大學生提前接觸到社會,讓高校畢業生在作為求職者的同時,也成為工作崗位的創造者,從而通過創業帶動就業,極大緩解了就業難的問題。
2.2 創業教育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當前,高校高等教育所培養出來的人才與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別,由于高校往往只重點關注學生的專業性教育,培養的人才對國家和社會有較強的依賴性,獨立性、開拓性和主動性意識不足,缺乏創新精神。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高校不僅僅是要培養大學生的競爭能力,使當代大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還必須提高其創業素質和掌握一定的創業知識及技能。
3.民辦高校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民辦高校大多建校時間較短,在學校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還沒有形成深厚的辦學基礎和文化底蘊,雖然很多民辦高校已經開展了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工作,但是其創業教育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和困難。
3.1 創業教育認識程度不高,學校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對創業教育的認識存在以下弊端:一是學校層面,部分民辦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時只注重短期成效,僅僅在畢業來臨時才向學生普及;二是教師層面,只重視專業課程的講授,認為創業教育只是幫助學生就業的輔助措施,從而忽視了創業教育課程的學習和創業能力的實踐,導致創業教師缺乏創業知識;三是學生自己,作為創業主體的大學生對創業教育的認識不深刻,認為創業教育僅僅是針對那些創新能力強的優秀學生,沒有意識到創業乃是當代大學生所應承擔的一種社會責任,同時這種認識上的偏差也從側面反映了學校創業教育的欠缺。
3.2 創業教育教學體系不健全
民辦高校建校時間一般較短,對于創業教育的認識和實踐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目前,很多民辦高校創業教育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創業教育培養方向定位不明確,缺乏完善的創業教育理念構架作為指導;二是創業課程內容不系統,沒有專門開設創業相關的課程或僅為部分即將畢業的學生開設的選修課程;三是創業相關師資力量薄弱,大部分教師沒有受過專業培訓或者是直接由其他學科的教師兼職任教,創業知識匱乏,創業實踐經驗基本沒有;四是創業實踐支撐不夠,缺乏創業實踐教學平臺,創業實踐環節嚴重不足,創業實踐活動和與市場結合的活動較少。
3.3 創業教育平臺建設有待于加強
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一樣,若想真正學有所成,就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由于創業教育的平臺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并且涉及面非常廣,民辦高校自身的辦學條件受其財力和物力能力限制,此外,社會企業對民辦高校創業教育平臺建設也缺少熱情和積極性,最終增加了民辦高校建設創業教育平臺的難度,對創業教育的開展效果也就產生了影響。因此,創業教育平臺的缺失也是制約高校創業教育的一大困境。
4 學生視角下普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路徑探究
4.1 真正理解創業教育
相對于傳統的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來說,創業教育是“第三本護照”。它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培養模式,不單單是針對就業問題而提出的一種對策,其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只有在理解創業教育內涵的基礎上,通過對創業教育的內涵、目標、對象及性質的明晰,對其戰略規劃與發展目標進行詳細的制定,專門的創業教育研究機構的成立和創業教育政策解讀等方面為高校的相關工作開展提供依據。
4.2 建立健全創業教育體系,開展豐富的創業教育
高校創業教育的目標體系一般定位為:培養創業精神,豐富創業知識,健全創業心理,提高創業能力。因此,高校應明確教育目標,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有步驟、有計劃地實施創業教育,設置不同的創業教育目標,開設相應的創業學課程。比如:在平時教學過程中,針對全體學生,開設創新創業普及性課程,針對創新創業意識強的學生,開設創新創業專業課程,合理的走到有針對性的教學。學校還可以忽略專業的限制,允許學生自發的融入到不同學院及系別設立的創業園、創業實驗室等創業團體,除了注重課堂的教授,還要積極開通課余的培訓渠道,建立專門的服務部門。
4.3 加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業教育教師隊伍,是搞好創業教育的重要保證。由于創業教育的專業性和實踐性,使得教師的素質就應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在是單純的理論講解,而更應該加入豐富的實踐分析。因此,高校可采用多元化的師資隊伍構建策略,采取專、兼職結合的構建模式,通過專題講座等形式為學生傳授創業方面的知識,通過“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來提高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專業化程度、達到高水平師資要求,為創業教育的成功實施提供人才保障。
4.4 建立有效的反饋評價系統
由于創業民辦高校創業教育還屬于起步階段,為更好地完善創業教育,需要對創業教育的效果進行實時的反饋和評價,基于此,學校應該從外部評價和內部評價兩個方面建立全面的多層次的創業教育評價系統,外部評價包括企業評價、其他教育機構評價、專家評價等等;內部評價包括學校領導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而后兩者的評價是重點,評價的內容也應該是多方面的。通過全方位評價體系的建立,可以更全面地動態了解創業教育的各個方面,及時跟進和完善,把創業教育逐步推向成熟。
結語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的文件,提出要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創業的發展離不開具有創業能力的人才,培養具有創業能力的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承擔的重大歷史責任,也是高等院校教育發展的一個巨大契機,這就要求民辦高校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做好新時期的創業教育。
參考文獻:
[1]羅亮.基于學生需求視角下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證探究——以重慶高校為例[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06).
[2]趙婉君.學生視角下的高校創業教育———以廣州大學城部分高校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6(31).
[3]劉亞娟.民辦高校大學生“雙創”能力培養面臨的挑戰及其應對[D].華中師范大學,2016(05).
[4]劉蘊.基于學生視角的普通高校創業教育探析——以河南省部分高校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16).
[5]王濤.我國髙校創業教育模式研究綜述[J].創新與創業教育, 20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