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若思
摘 要: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了TOC循環理論和精益化生產在船舶生產中的運用,第二部分則重點研究了船塢快速搭載綜合管理的改進措施,希望本文能夠給予相關人員參考意見,以實現船塢精益化生產。
關鍵詞:船塢;快速搭載;綜合管理
引言
由于船塢生產周期較長,要想提高效率需要規范化管理,做好地面總組和船塢搭載兩方面工作。快速搭載的研究對船舶生產提供了提供了豐富的經驗,通過精益化生產理論和技術進行精密化管理,縮短周期。
一、TOC循環理論和精益化生產在船舶生產中的運用
1、TOC循環理論
TOC循環理論也稱為瓶頸理論和制約理論、約束理論。該理論是由以色列物理學家創立的,主要應用于企業系統,通過改善瓶頸,使企業系統的各個環節均得到改善。
該理論應用于船舶制造業中目的是解決船舶生產的組織體制、生產設備、生產能力等方面內容,在實施的過程中通過科學的找出制約船舶行業生產能力和生產設備發展因素來明確對立的資源,從而縮短單件產品對資源使用的時間,提高效率。在船舶行業實施TOC循環理論,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是縮短單件產品對瓶頸資源的使用時間,努力提高瓶頸資源利用率。其次是增加資源量,不斷的挖掘潛能,保障瓶頸資源失去約束作用。最后是將船舶生產中的限制性資源轉化為非限制性資源,增加資源量。
2、精益生產理念
企業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加收益,最大程度的保障利潤是企業的基本生存手段。精益生產的理念就是采用靈活多變的生產組織形式實現企業的最大利潤。
精益生產在船舶中應用范圍較廣,主要是從基礎作業的研究、動作研究、時間分析等相關的技術實現船舶企業的精益化生產。精益化生產在船塢快速搭載中就是研究快速搭載的工藝流程和各種動作要素等。
二、船塢快速搭載綜合管理的改進措施
1、分段儲備管理
在船塢生產實踐中由于各個部門的生產協調性不夠導致總組搭載的分段沒有,總組工位的面積不足等現象,這主要是由于現階段船塢需求較高,船塢的生產量增加,總組的分段數也隨之提高,導致分段占用的面積超過了總組場地面積。
因此需要積極的采用分段儲備管理方式,不斷的加大總組場地和船塢內場地的利用效率,可以根據船塢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的合理的計劃,規劃總組工位,整合有效資源,提高吊機的使用效率。積極的控制地面預搭載進度,定點、定置、頂班組配置,規劃管理[1]。同時還可以采用新工藝和新工法,例如集裝箱船綁扎橋的立態總組方法。
2、分段吊裝定位管理
(1)吊裝前準備
吊裝前準備工作界面劃分不明確,在具體的施工中沒有做好管理工作等就會導致吊裝工作的不充分。如果吊裝前準備工作不到位的話就會導致分段落位后不能及時的松車,使吊裝定位時間延長。因此需要加強船舶生產現場的巡查管理力度,在生產前明確生產要素,合理的劃分工作界面,明確工作職責。
(2)分段預修整
在分段搭載完成后,通過準確的測量數據并處理,不斷的完善分段余量和補償量,調整錯位的結構、板材等,如果發現缺料則需要及時的換結構。通過分段預修整工作能夠有效的改善作業環境,減少龍門吊吊裝時間,減少搭載時裝配、電焊的工作量。
(3)分段預修整關鍵
分段的數據收集、處理和應用形成的數據鏈的準確度、分段預搭載的精度、分段預修整的切割質量、分段預搭載時的定位依據等是分段預修整的關鍵環節。
(4)分段預修整過程
分段預修整的中心就是分段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工作,對分段預搭載工作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完工后對數據做好反饋和處理,制定合理的方案,并不斷的完善,改進預修整工作。
3、分段定位工裝改進
(1)圓管支撐工裝改進
分段定位好位、支撐擺到位后詳細的測量分段支撐座到支撐頭之間的高度差,并根據高度差選擇合適的圓管,并安裝、焊接。但是在實際的工作工程當中,由于圓管安裝高空作業具有危險性,且工作難度較大,因此需要積極的改進圓管安裝,將支撐圓管焊接在支撐主體上并焊接相關的支撐座,控制支撐座的調節空間,最好控制在200mm,將支撐頭調至最低,調整后并將支撐頭旋緊,這樣就簡化了支撐頭的定位工作,實現了最大程度的優化改進工作[2]。
(2)槽壁段定位工裝改進
由于槽壁段的定位安裝容易受到外力作用的影響,從而導致定位數據變化,難以有效的保障裝配精度。因此需要改進槽壁段定位安裝工作,分段吊裝工作完成到位后,在槽壁段的上方拉兩根鋼絲至底面,并用碼板和花蘭螺絲固定,這樣改進的話就會使槽壁段的定位調整工作容易控制,保障速度和其精準度。
4、均衡節拍生產
由于現階段我國船舶生產工作量較大,需要實現均衡節拍生產來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均衡節拍生產的具體措施主要包括實現吊裝時機的優化、提前安裝導軌等在分段總組階段的安裝、保障油漆的完整性等。同時還需要加強班組建設,把班組管理納入作業區的管理工作之中,在班組建設中明確班組建設的規模、人數和工種配置比例等,并建立健全班組考核機制,增加考核津貼和考核機制等內容,不斷的提高船塢生產管理的積極性,推行精細化管理,實現最大效率[3]。
5、船塢工程的完整性
生產設備主要包括分段裝件、設備工裝件等,生產管理人員需要全員參與,明確分工,保障日常生產管理的組織性。同時做好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網絡,詳細的標出安全要點,并嚴格的監管。實現船塢工程的完整性,強化各個工序之間的協調工作,進行統一管理,如分段吊裝定位、分段裝焊、電纜敷設搭拆腳手架等工作,推進均衡生產,明確節點完成時間,嚴格的按照工藝生產流程,保障完整性,出塢環節要保障在收尾階段完成。
結束語
綜上所述,實現船塢精益化生產就要做好船塢快速搭載綜合管理,積極的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藝技術,不斷完善船塢搭載作業流程,做好分段儲備管理、分段吊裝定位管理、分段定位工裝改進、均衡節拍生產以及保障船塢工程的完整性等工作,實現精益化生產。
參考文獻:
[1]田瑞,虞雯雯.船塢快速搭載綜合管理[J].科技尚品,2017,(3):245-246.
[2]張振國,趙德升.船塢快速搭載綜合管理[J].廣船科技,2014,34(4):48-53.
[3]王中海,李湘,金國飛等.快速搭載工法技術的深入應用及管理[C].//中國成本研究會2014年年會論文集.2014:19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