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兵
裸露在曠野的小草羨慕地看著大樹下的小草,因為那里的小草有大樹為其遮風擋雨。尤其是當暴風雨來臨的時候,曠野的小草更是羨慕大樹下的小草,羨慕得甚至有些嫉妒,更甚者滿腹積怨地抱怨父母為什么不把自己生在大樹下,而生在裸露的曠野?
我小的時候,就很羨慕那些有充足作業本的學生,因為我沒有足夠的作業本,常常不得不用小樹枝在地上寫作業,按老師的要求把一個個生字在地上寫十遍或二十遍;用小樹枝在地上列豎式計算數學題,只把結果寫在作業本上,以節省作業本上的空間。盡管寫在地上的作業老師常常無法檢查,但我從未偷懶,甚至超額完成作業。語文老師要求把一個生字寫十遍,而我有時卻有意寫二十遍;數學老師常常只布置了課本里練習題中的一部分,而我不但把布置的習題做了,而且把未布置的練習題也做了。當然,我也很感謝老師對我的信任。雖然我不能給老師提交作業本,但老師還是相信我做了作業。
記得有時候天下大雨,家境好的學生,其父母會把雨傘和雨鞋送到自己孩子的教室,交給他們自己的孩子,而我是沒有雨傘和雨鞋的,當然,父母也不用到學校來。有沒有雨傘,我倒覺得無所謂,甚至作為一個孩子反而喜歡在雨中嬉戲;但我確實很希望擁有一雙雨鞋,因為赤腳在泥水里行走,腳常常會被泥水里的磚頭、瓦塊等磕碰得難受,甚至被泥水里的玻璃劃破腳也是常有的事情,直到現在,我的腳上還留有當年劃傷的幾個傷疤。
現在回過頭再去想那些所謂家境好的學生,其實也沒有多么富有,因為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農村是不會有很富裕的家庭的。只不過他們的家庭比我稍好一點。如果說我是裸露在曠野的小草,那么他們充其量只是小樹下的小草,還談不上是大樹下的小草。
中國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社會在飛速發展的同時,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擴大。2017年中國首富的資產已經超過2000億元,千萬富翁超過100萬人,而貧困線以下的農民還有幾千萬人,許多農民付不起自己孩子上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有的人真是一顆財富和權力的參天大樹,而有的人還很貧窮,就像一顆財富和權力的枯枝。有的孩子就生活在這樣參天大樹之下,而有的孩子生活在枯枝之下,幾乎是裸露在曠野的小草。
當今,幾乎所有的人都想生活在大樹之下,連昔日的“白毛女”在今天也想千方百計嫁給當今的“黃世仁”,傍個大款,生活在大樹底下。
生活在大樹之下,當然有很多好處,但也有很多壞處。好處,人們已經說得很多,想的很多,我不再贅述。我想說一說生活在大樹底下的壞處。
大樹雖然能為其下的小草遮風擋雨,但也擋住了小草的陽光;大樹下的小草避免了或減弱了狂風對它的肆虐,但也讓它失去了歷練的機會;小草有大樹的蔭護,沒有了蓬勃向上的動力;裸露的小草無所依靠,它從一出生就頑強地獨自謀求生存,練就了堅強的生存本領,最終依靠自己的拼搏也可能長成參天大樹。
許多才智超群的名人,甚至偉人,但其子女卻很平凡,甚至智力不及常人,因為父輩超常的才智遏制了子女的思考。孩子想出的各種觀點以及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父輩看來都很弱智,并依靠他超常的智慧為子女提供了更好的方法。久而久之,孩子覺得自己的思考是無用的,因為他永遠都超越不了父輩,便不再思考。根據用進廢退原理,他的思維漸漸退化,導致智力甚至不及常人。而那些生活在普通人家的孩子,因為沒有人給他提供更高明的方案,他需要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一切問題。也許,起初他的那些方法很拙劣,但他有了自己思考的機會,久而久之,他變得越來越聰明。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大科學家都出自貧賤之家。
許多孩子都希望出生在億萬富翁之家,然而,古人早就說過,富不過三代。2006年到2007年我在新西蘭梅西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個新西蘭的經濟學教授也研究出與我們的祖先相同的結論。他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發現在新西蘭財富能傳遞到第三代的富翁不到百分之五。絕大多數的富家子弟,不思進取,頹廢糜爛,看著巨大的家產一天天消減,其痛苦的心情難以言表。而外界人還以為他們生活在幸福之中。而生活在貧寒家庭的孩子,無所依靠,只能自己奮斗。在奮斗中,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在財富的增長中快樂地享受著自己的成果。所以,我們看到許多成功的企業家是白手起家的。當年曠野的小草變成了今天的參天大樹。
世事萬物皆有其利,也有其弊,利弊共存。世間沒有只有利而無弊的事情,也沒有只有弊而沒有利的事情。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必惋惜自己生在貧寒之家,而是應該感恩那個貧寒的家給了自己歷練的機會和奮斗的動力。
作為一棵小草,
不以在大樹之下而喜,
不以在曠野而悲,
這才是人生應有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