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韜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對扎實做好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當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準確把握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點、新方向、新目標,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圍繞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性、群眾性、創新性和文化性,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扎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著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開創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堅持政治性,堅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前進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須毫不動搖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毫不動搖緊跟核心、維護核心,毫不動搖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加強黨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嚴格落實各行業、各級黨組織抓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責任,確保“哪里有工作,哪里就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組織,哪里就有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強化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和思想教育功能。必須把思想政治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與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抓在日常、嚴在經常,確保思想政治工作“軟任務”變成“硬標準”。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堅持抓政治引領,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加強理論武裝,補足精神之鈣。必須強化“四個意識”,凝聚最大共識,匯聚強大力量,把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九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各項任務上來。
堅持群眾性,奠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堅實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不忘初心、執政為民的深厚情懷,彰顯了黨的一切工作以人民為中心的鮮明導向。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是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效果最具權威的檢驗者。必須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務功能,把解決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服務群眾納入思想政治工作范疇,切實提升服務本領,創新服務載體,多做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的工作,多做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進感情、激發動力的工作,在服務中體現出黨的政治優勢。必須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聚力功能,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和群眾面臨的最困難、最關注、最憂慮的實際問題,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課題,既要解決和滿足群眾的多種合理需要,又要引導群眾創立共同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把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的各項事業上來。必須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穩定功能,始終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不斷改進工作作風,經常下基層、進一線,貼近群眾、深入調研,做到發現問題在基層、解決問題在基層,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建立良好的黨群、干群關系,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穩定器”作用。

堅持創新性,永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機活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把握時代脈搏和發展動態,把傳統和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對于傳統方式方法,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在創新的基礎上予以揚棄,分析新形勢、解決新問題、應對新挑戰,在繼承中發揚,在創新中發展。要因事而化。必須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具體工作當中,作為一項經常性基礎性的工作來抓,強化教育引導、強化實踐養成、強化機制保障,注重用身邊的事例事實說話,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接地氣更聚人氣。要因時而進。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把握時空變化、時代脈搏,不斷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創新工作舉措,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善用微博、微信、手機APP等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鮮活起來,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強化針對性和覆蓋面。要因勢而新。思想政治工作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在準確把握趨勢態勢中,增強應對形勢變化能力,始終堅持在大局中思考問題,在大勢中謀劃工作,確保方向明、士氣旺、心氣足,確保黨的政策理論得到深入貫徹,黨的重大決策部署得到認真落實。
堅持文化性,弘揚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導向。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干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最為基礎、最為廣泛、最為深厚的自信。這種自信,來自于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自于黨領導人民創造的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厚植道德根基,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心聚力、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群眾的精神追求,外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必須發揮文化的獨特優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礪人,建立最廣泛的高度認同價值觀,夯實思想基礎,弘揚價值取向。讓廣大群眾確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一致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推動形成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社會氛圍。必須進一步推進思想政治工作與行業文化建設有機融合,借助行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層次內涵,豐富和提升行業文化建設的內容和層次,有力推動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有效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優勢、文化優勢轉化成競爭優勢、發展優勢,凝聚起干事創業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