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1;2.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西 南寧 530032
月經不調(壯名:Gingmboujdiuz),即月經的周期或經量或行經期出現異常者,包括月經先期、月經后期、月經先后不定期、經期延長、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等。壯醫認為氣血不足、熱毒內郁、勞倦過度、七情所傷等使龍路、火路不通,花腸(子宮)功能失調,導致經水運行異常[1],為婦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壯醫在長期的醫療實踐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治療月經不調的經驗方,筆者采用數據挖掘方法分析了壯醫治療月經不調的用藥規律, 以期為月經不調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1.1 資料來源 選取相關調查及著作中壯醫治療月經不調的經驗方進行分析。所選取的著作有《廣西民族醫藥驗方匯編》、《中國壯藥學》、《中國壯醫學》、《壯醫婦科學》等。
1.2 文獻的入選標準 原書中明確說明治療月經不調的經驗方;方劑藥物組成完整。
1.3 文獻的排除標準 排除藥物組成不全的方劑;外用的經驗方。
1.4 數據表的構建
1.4.1 數據的準備 由于所選壯醫治療月經不調的經驗方出自于廣西不同地域,而各地域對藥物的名稱及病癥的名稱存在不一致,進而造成疾病和藥物存在著大量的異名現象, 給數據挖掘分析帶來很大的困難。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2]、《中藥學》[3]等著作對涉及到的疾病、藥物等內容進行統一、規范化處理,如月經前期、月經后期等統一為月經不調;月季花、月月花等統一為月月紅等。
1.4.2 關聯規則方法分析 關聯規則用于挖掘發現大量數據中項集之間有趣的關聯。筆者用此關聯規則來分析治療帶下的藥物之間的配伍規律。關聯規則分析是一個兩步的過程,首先找出所有的頻繁項集;其次由頻繁項集產生強關聯規則。其主要算法為Aprior算法[4]。
本文研究的重點為治療月經不調的經驗方中各藥物配伍出現的頻率,并分析壯醫治療月經不調的藥物與藥物之間的關聯規則。頻繁項集的大小用支持度來度量;關聯規則由前件和后件組成,由前件導致后件發生的可能性用置信度來度量,提升度用來評價關聯規則的強度,只有提升度大于1的關聯規則才是有效的強關聯規則。
2.1 數據挖掘總體情況 在整理壯醫治療月經不調的經驗方中,共收集到91個內服經驗方。
2.2 月經不調常用藥物及配伍規律 經對壯醫治療月經不調的經驗方進行頻數分析,藥物出現的頻數結果為:月月紅(26)、雞蛋(24)、益母草(19)、韭菜(18)、紅背菜(12)、馬連鞍(12)、結香(12)、黃花倒水蓮(11)、雞(11)、雞血藤(10)、當歸(9)、小馬胎(8)、豬肉(8)、九龍盤(7)、酒(7)、杜仲(6)、金櫻(6)、酸藤子(6)、藤當歸(6)、仙鶴草(5)、走馬胎(5)、過山風(5)。
為考察壯醫治療月經不調的經驗方中藥物與藥物之間的配伍關系,筆者采用關聯規則分析方法對藥物與藥物之間的關聯度進行數據挖掘。數據分析所設參數為:支持度>0.05;置信度>0.6;提升度>2.0。數據挖掘結果見表1、圖1。

表1 壯醫治療月經不調的經驗方關聯規則分析結果

圖1 壯醫治療月經不調的經驗方關聯規則分析結果示意圖
壯醫治療月經不調的經驗方中,出現頻數大于5的單味藥依次為月月紅、雞蛋、益母草、韭菜、紅背菜、馬連鞍、結香、黃花倒水蓮、雞、雞血藤、當歸等。其中月月紅為常用調經藥,具有活血通經、調經止痛、消腫散結的功用,主治痛經、閉經、月經不調等;雞蛋具有補益的作用;益母草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消水的功用,常用于月經不調等;韭菜具有解毒散瘀、消積止汗、壯陽固精等功用,常用于白帶過多;紅背菜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用,主治崩漏、痛經等;馬連鞍具有涼血止血的功用,主治月經不止等;結香具有舒筋活絡、消炎止痛的功用,全株和花常用來治療月經不調;雞、雞血藤、當歸都具有補益作用,同時雞血藤與當歸又具有活血作用。由此分析可見壯醫治療月經不調的藥物常具有活血、調經、補益的作用。
通過對壯醫治療月經不調的經驗方中藥物與藥物之間關聯度的關聯規則分析,結果顯示出部分藥物與藥物之間具有相對較強的關聯,反映了壯醫治療月經不調的藥物配伍關系及用藥特色。由表1可知,壯醫在治療月經不調的經驗方中,常配伍應用的藥物有:過山風與馬連鞍、小馬胎與黃花倒水蓮、紅背菜與結香、小馬胎與紅背菜、結香與月月紅、紅背菜與月月紅等,這些藥物之間有較強的關聯關系。
綜上,數據挖掘中的關聯規則能夠較好的分析壯醫治療月經不調的用藥配伍規律,為月經不調的治療提供數據證據和臨床用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