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醫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白云參又名土黨參、牛尾參、金錢豹等,為桔???CampanuLaceae)金錢豹屬植物金錢豹Campanumoea javanica BI.的根[1-2],具有補中益氣、潤肺生津等功效[3-4]。在彝族、苗族、土家族、侗族、水族、藏族、傣族、壯族等少數民族中廣泛應用[5],功能主治與中藥黨參有一定的相似性,有些地方曾代黨參入藥使用[6]。主要分布于亞洲東部熱帶、亞熱帶地區,在我國主要分布于云南中部和西部、貴州西南部、廣西和廣東大部分地區[7]。秋季采挖,洗凈,曬干或鮮用。其藥材名在不同地區叫法不一,《紅河中草藥》[1]中“白云參”為土黨參的別名,《云南省藥品標準》(1974年版)[2]收載的處方藥“虎力散”中將其藥材名確認為“白云參”,因此,認為“白云參”和“土黨參”為同物異名藥材。因其為少數民族習用藥材,在不同醫藥理論指導下,各民族對白云參的認識既有相通之處,又保有各自的特點。筆者主要從白云參的藥性、功效主治以及臨床應用等方面進行比較,并結合現代藥理研究,以期為白云參的開發應用提供參考。
1.1 中醫藥 中醫學認為白云參味甘、性平;歸脾、肺經[6,8-11]。
1.2 彝族醫藥 白云參在彝族醫藥中稱作把矣景(野黨參、土黨參),又名黨參、金錢豹等。味甜、性熱,屬補養藥;歸胰、肺路[3]。
1.3 苗族醫藥 白云參在苗族醫藥中稱為加歐屋或佳歐蕪(黨參、土黨參)。味甜、性熱,屬熱藥;入冷經[12-14]。
1.4 土家族醫藥 白云參在土家族醫藥中稱為爽卵必蘇蘇(土黨參)。味甜、性平[4,15-16]。
1.5 哈尼族醫藥 白云參在哈尼族族醫藥中稱為阿咪囡果、阿迷扎牙俄普(土黨參)。味甘、性平[17]。
1.6 拉祜族醫藥 在拉祜族醫藥中,白云參(土黨參)味甘、性平[18]。
2.1 中醫藥 在中醫藥理論中,白云參具有補中益氣、潤肺生津、止咳、下乳之功;用于虛勞內傷、氣虛乏力、心悸、多汗、脾虛泄瀉、白帶、乳汁稀少、小兒疳積、遺尿、肺虛咳嗽等癥[6,8-11]。
2.2 彝族醫藥 在彝族醫藥理論中,白云參具有健脾益氣、補肺止咳、下乳之功;用于氣短乏力、產后無乳、小兒疳積、頭痛等癥[3]。
2.3 苗族醫藥 在苗族醫藥理論中,認為白云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潤肺生津、止血、通乳之功;用于神疲乏力、白帶過多、脾虛泄瀉等癥[12-14]。
2.4 土家族醫藥 在土家族醫藥理論中,白云參屬于補益類藥材,具有補脾養血、祛痰止咳、強腎固澀、發奶益乳、消水退腫、益氣助孕等功效;用于體倦乏力、肺虛咳嗽、氣血不足、精虧遺精、腹瀉、產后缺乳等癥[4,15-16]。
2.5 哈尼族族醫藥 在哈尼族醫藥中,認為白云參具有補虛益氣、健脾生津、養陰、解表、益氣養血、柔肝、散寒止痛、清熱、止咳、化痰之功;用于虛弱無力、肺結核、多汗、食欲不振、久瀉不愈、神經衰弱、多汗虛咳等癥[17]。
2.6 拉祜族醫藥 在拉祜族醫藥理論中,白云參具有補中益氣、潤肺生津之功,隸屬于溫補藥物;用于氣虛乏力、脾虛腹瀉、肺虛咳嗽、小兒疳積、乳汁稀少等癥[18]。
3.1 中醫藥 白云參既可內服也可外用。①治虛勞:土黨參60g,糯米300g,水煎服(《湖北中草藥志》)。②治脾胃虛弱、倦怠(金錢豹根)15~60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③治多汗、心悸:土黨參15g,水煎服(《湖北中草藥志》);體虛自汗:土黨參30g,淫羊藿根20g,水煎服(《中藥彩色圖集》)。④治脾虛泄瀉:土黨參15~30g,大棗9~15g,水煎服(《福建中草藥》)。⑤治白帶(氣虛證):白背葉根15g,海螵蛸24g,刺莧菜根30g,土黨參15g,每日2劑,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金錢豹根30g,胭脂花根、扁豆各15g,燉肉服(《西昌中草藥》)。⑥治乳汁少:土黨參30g,煮豬腳食(《湖南藥物志》);下乳汁:土黨參、黃芪、黨參、當歸,燉雞服(《四川中藥志》)。⑦治小兒疳積:鮮土黨參30g,白糖適量,水煎服,或取湯沖鮮雞蛋1枚服;土黨參15g,仙茅4~6g,豬瘦肉60g,燉服(《福建藥物志》)。治小兒遺尿:土黨參根60~120g,豬瘦肉120g,水燉,服湯食肉(《江西草藥》)。⑧治氣虛咳嗽:金錢豹根15~24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治肺虛咳嗽:土黨參、百合、尖貝、百部、蓮米、甜杏仁,燉五花肉服(《四川中藥志》);肺虛咳嗽:土黨參30g,九頭獅子草20g,水煎服;土黨參、百合、尖貝、百部、蓮米、甜杏仁,燉五花肉服(《四川中藥志》)。治肺痿聲?。和咙h參鮮根90g,豬肺一具,燉服(《閩南本草》)。⑨治寒咳:土黨參根60g,白胡椒、艾葉各15g,水煎服(《江西草藥》)。⑩治癰疽難潰:土黨參30g,黃花捻30g,水煎服;鮮土黨參60g,冰糖6g,水煎服;渣搗爛敷患處(《福建藥物志》)。治神經衰弱:金錢豹60g,煎水加冰糖少許,沖服(《西昌中草藥》)。治外傷出血:牛尾參適量,研末撒于患處(《云南中草藥》)[6,8-11]。
3.2 彝族醫藥 在傳統應用中,彝醫喜歡將白云參做成食物,單用或與其他藥物一起燉肉服,用于治療體虛等癥。例如:①身體虛弱、自汗、久咳,產后無乳:四川涼山彝族用野黨參燉雞肉吃(《彝族植物藥》);②治久病體虛、氣短乏力:用黨參、天麻燉雞吃(《造藥治病書》);③治婦人體質虛弱、消瘦無力、月經不調:用黨參與鮮豬肉燉服(《造藥治病書》);④治小兒疳積、遺尿、婦人產后乳汁少:用野黨參煎服;⑤治頭痛:用手按摩太陽穴3次,再煮黨參、豬血服食(《醫病好藥書》);⑥治虛勞:土黨參、糯米,水煎服。此外,彝醫還用來治療脫肛、痔瘡等癥[3]。
3.3 苗族醫藥 在傳統應用中,苗醫通常將白云參用于復方煎湯內服。用于治療虛勞內傷、肺虛咳嗽、乳汁稀少、咯血等癥。①治身體虛弱、氣虛無力:土黨參30g,土人參10g,水煎服。②治咯血:土黨參10g,果上葉10g,大葉紫珠15g,水煎服。③治乳汁不通:土黨參10g,黃芪10g,大棗5枚,燉豬腳服(1-3《中華本草》《中國苗族藥物彩色圖集》)。④神疲乏力:黨參20g,山藥15g,枸杞12g,煎水內服。⑤白帶過多:黨參15g,山藥15g,薏苡仁20g,銀杏15g,木槿15g,煎水內服(4-5苗族醫學)。⑥若治脾虛泄瀉,以土黨參30g,薏苡仁30g,車前子10g,扁豆10g,地瓜藤10g,水煎服。若治白帶過多,以土黨參30g,淫羊藿10g,金燈藤10g,金櫻子10g,水煎服。若治肺虛咳嗽,以土黨參15g,血人參15g,平地木10g,巖白菜10g,果上葉10g,水煎服[12-14]。
3.4 土家族醫藥 在土家族醫藥理論中,白云參通常用于復方煎水內服。用于氣血不足、產后缺乳、水臌、氣虛不孕等病癥。①氣血不足:本品多與棉花根、土山藥、焦白術、仙鶴草、赤陽子、陳皮,具有健肚益氣養血之功,如補脾虛勞湯(《炮制集成》);若血虛由肺虛咯血所致,多與棉花根、石仙桃、還陽草、肺經草、平地木等煎服,如仙桃還陽咯血湯(《炮制集成》);若治療氣虛吊茄子,常與升麻、金剛刺、川續斷等煎水泡腳(《診療規范》)。②腎虧遺精:本品具有補腎固精之功,常與金櫻子根、棉花根、算盤子根、土牡蠣等同用,如土牡塞精湯(《炮制集成》);若與杜仲、黃精、白三七、扣子七、香血藤、兵盤七、追風箭、朱砂蓮等泡酒服,具有強腎壯腰、活血止痛之功,主治腎虛腰痛。③產后缺乳:本品補氣養血,有發奶益乳之功,民間常用根燉豬蹄,吃肉喝湯。④水臌癥:本品常與隔山消、尿珠子根、白水消、大七口、白花草同用,共奏補虛健肚、消水退腫之功,水煎服,如白參消水湯(《土家醫方劑學》);若用本品10g,肥豬頭、綠豆消各12g,大刺甲、碎月草、隔山撬、白花月草各9g,加少量食鹽,放入宰殺處理的烏骨雞腹內,蒸熟吃肉,有補氣利水消腫之功,如參陸消臌湯(《單驗方選編》)。⑤氣虛不孕:本品具有補氣助孕之功,多與四塊瓦、倒生根、算盤子根、益母草等配伍,于月經期煎服,如求嗣湯(《群方集》)(1-5《常用土家藥》)。⑥治肺虛咳嗽:土黨參、百合、尖貝、百部、蓮米、甜杏仁,燉五花肉,吃肉喝湯。下乳汁:土黨參、黃芪、黨參、當歸,燉雞服(《土家族藥物》)[4,15-16]。
3.5 哈尼族醫藥 在哈尼族醫藥中,白云參既內服,也可外用。例如:①虛弱無力,肺結核,多汗:土黨參燉豬肉服;②食欲不振,久瀉不愈:土黨參燉肉服;③神經衰弱:土黨參、五味子、刺五加,水煎服;④胃下垂:土黨參、山蝸牛、升麻,水煎服或燉肉服;⑤多汗虛咳:土黨參、對對參,燉肉服;⑥外傷出血:土黨參適量,研末外敷[17]。
3.6 拉祜族醫藥 在拉祜族用藥中,白云參通常用于復方內服,亦可代茶飲用。如:①病后體虛、慢性腹瀉:土黨參20g,茯苓16g,雞肚子根16g,水煎內服,蜂蜜為引;②肺虛咳嗽、虛咳:土黨參30g,百部15g,大棗3枚,水煎內服;③婦女乳汁稀少、婦女子宮脫垂:土黨參30g,樹木瓜20g,茯苓20g,母雞1只或豬蹄1只煮熟至爛,加鹽少許,分2~3次食;④神經衰弱:土黨參20g,五味子10g,鹿仙草20g,水煎內服,冰糖或蜂蜜為引;⑤取土黨參和絞股藍各適量,煎水代茶飲用,具有延年益壽、保健防病之功[18]。
4.1 化學成分研究 目前對白云參的化學相關研究報道還很少,從現有的報道來看,白云參中含有大量的多糖類物質,此外,還含有糖苷類、黃酮類以及三萜類化合物等[19-21],目前從白云參中分離得到的化合物有28個。在臨床應用中,各民族基本都將此味藥物歸為補益類,這與中醫藥理論對五味“甘味藥物”能補、能和、能緩的藥性理論認識相一致。
4.1.1 糖及糖苷類 糖類成分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白云參也含有豐富的糖類成分,包括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等。沈熠等[21]從大花金錢豹(原亞種)中分離得到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1),(E)-2-己烯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2),黨參苷Ⅰ(3)四個糖苷類;張占軍等[19]從土黨參中分離得到黨參苷Ⅰ(3)和丁香苷(4)兩個糖苷類;楊大松等[22]從金錢豹中分離得到黨參苷Ⅱ(5),(Z)-3-己烯-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6);潘蕾等[23]從白云參中分離得到(E)-8-O-β-D-glucopyranosylcinnamic acid(7)。

圖1 白云參中糖及糖苷類化合物結構
4.1.2 炔類及聚炔類 炔類化合物廣泛分布于桔梗科植物中,白云參中也含有多種炔類化合物。沈熠等[21]從大花金錢豹(原亞種)中分離得到黨參炔苷(8),Cordifoliodidyne B(9);楊大松等[22]從金錢豹中分離得到Campanumoside(10), Lobetyol(11),Tetradeca-4E,8E,12E-triene-10-yne-1,6,7-triol(12),9-(tetrahydropyran-2-yl)-non-trans-8-ene-4,6-diyn-3-oL(13),9-(tetrahydropyran-2-yl)-non-trans-trans-2,8-diene-4,6-diyn-1-ol(14), Lobetyolinin(15);潘蕾等[23]從白云參中分離得到Pilosulyne B(16)。

圖2 白云參中炔類及聚炔類化合物結構
4.1.3 黃酮類 張占軍等[19]從土黨參中分離得到5-羥基-4′,6,7-三甲氧基黃酮(17),5-羥基-4′,7-二甲氧基黃酮(18);楊大松等[20]從金錢豹中分離得到蛇葡萄素(19);沈熠等[21]從大花金錢豹(原亞種)中分離得到柯伊利素-7-O-葡萄糖苷(20)。

圖3 白云參中黃酮類化合物結構
4.1.4 萜類 白云參中已報道的萜類化合物有蒲公英賽醇乙酸酯(21),無羈萜酮(22),蒲公英賽醇(23)。

圖4 白云參中萜類化合物結構
4.1.5 苯丙素類 潘蕾等[23]從白云參中分離得到Tripterygiol(24)、Justiciresinol(25)、丁香脂素(26)、表丁香脂素(27)。

圖5 白云參中苯丙素類化合物結構
4.1.6 其他類 除了上述幾種化合物外,白云參中還分離得到腺苷(28),9-α-D-阿糖呋喃腺嘌呤(29),3,4-二羥基苯甲酸(30),Zanthocapensol(31),貝殼杉雙芹素(32),β-脫皮甾酮(33),α-托可醌(34)。

圖6 白云參中其它類化合物結構
4.2 藥理活性研究 白云參多糖含量較高,約為16.40%~17.73%[24]。據文獻報道,其藥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土黨參多糖。
4.2.1 抗氧化作用 彭梅等[25]通過動物實驗研究發現土黨參多糖能夠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張振東等[26]發現土黨參多糖對小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具有保護作用;對D-半乳糖聯合三氯化鋁所致的小鼠損傷有一定改善作用[27]。
4.2.2 胃腸道作用 彭梅等[28]研究發現土黨參多糖能夠增加小鼠食物利用率及體重增重率,促進D-木糖吸收及明顯增加胃腸抑制小鼠墨汁推進率,對小鼠胃腸運動有促進作用。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給中醫藥和苗醫藥用于治療脾虛泄瀉提供了現代研究的依據。
4.2.3 抗腫瘤活性 楊大松等[22]研究發現土黨參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斑馬魚血管生成活性。彭梅等[29]研究發現土黨參多糖對小鼠S180實體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2.4 提高機體免疫活性 從各民族習用的情況來看,白云參被用作補益類藥物,認為與提高機體免疫力有關,現代研究表明,土黨參多糖對提高機體免疫力有著重要作用。肖雄等[30]以土黨參多糖和氯化鐵合成穩定的土黨參多糖鐵配合物,具有較好的生物利用度,對于提高機體免疫力有著積極良好的作用。姚佳等[31]研究表明土黨參多糖對環磷酰胺所致小鼠白細胞減少癥有升高白細胞和促進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
綜上所述,白云參在各民族的運用中既有相通之處又各具特點。從用藥部位來說,都以根入藥;從藥性理論和功能主治上看,均認為白云參味甘、性平,甘能補、能和、能緩,既能補益、和中、調和藥性,又能緩急止痛。這與現代研究提高機體免疫力相吻合。
不同之處則有以下幾點:①白云參在中醫藥理論中在用法上即可內服,亦可外用;而各民族則更多將其作為食物服食。②彝醫除用于上述虛癥外,還用白云參燉豬血治療頭痛,用白云參燉豬尾巴治療脫肛、痔瘡,此為彝醫的獨特用法;③苗醫用來治療咯血癥;④土家族用來治療水臌癥;⑤哈尼醫藥用來治療胃下垂。
白云參是我國少數民族常用藥物之一,更是云南名方“虎力散”的成分之一,其用藥范圍廣。在各民族的用藥中具有獨特之處,通過對比不同民族白云參的用藥經驗,與現代研究相結合,并相互佐證,能夠更深入的挖掘白云參的應用范圍,為白云參的開發利用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