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燕靈(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標槍是田徑投擲項目中的一種,擲標槍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多軸性旋轉項目。它的完整技術是由肩上持槍經過一段預先助跑連接投擲步獲得動量,通過爆發式的最后用力作用于標槍的縱軸上,將標槍經肩上投出去的過程。身體運動功能訓練是為了適應職業體育發展需要創立的新型訓練理論與方法體系,它包括物理治療和運動功能訓練兩個方面。通過對功能性訓練的探索和研究,發現功能性訓練較多地運用在籃球、橄欖球、曲棍球、游泳等項目中,在田徑運動項目中的應用較少,理論的建設和實踐的運用也較為匱乏,而標槍的技術目前已經趨于成熟,但一些訓練模式和方法還是以往的傳統模式。標槍運動訓練中也缺乏功能性訓練,對標槍運動員的功能性的發展沒有足夠多的重視,因而出現很多的問題,在標槍技術動作中出現錯誤的動作或者不穩定的動作中,對運動員技術的改善和提高在訓練中只針對技術的糾錯,往往忽略體能的缺陷也可能出現錯誤動作。
身體功能性訓練最開始是源于康復訓練中,目的是為了患者在手術后經過一系列的康復訓練的動作來恢復其身體的功能性,使其能正常的進行日常活動。后來,美國的體能康復訓練師Grey Cook把這種理念運動到競技體育中,提出整合多個肌肉群共同完成動作模式的多關節運動才是極具功能性的,強調身體運動鏈的作用。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內容體系包括:心理誘導;軟組織激活;肌肉與神經系統動員;動態拉伸;動作準備;快速伸縮復合力量;多方向加速;力量與旋轉爆發力;能量系統發展(發展無氧耐力功率);再生和恢復。它是為了適應競技體育的發展需要創立的新型訓練模式和理論方法,身體功能性訓練注重身體多個關節,多個肌肉群的協調配合,重視本體感覺訓練以及人體運動訓練中動力鏈的高效有序的傳遞。
身體功能性訓練是一種為提高專項運動能力,通過加強核心力量并能使神經肌肉系統更加有效率的訓練方法;它包括了動作銜接的加速度、穩定性及減速等練習方法在內的多關節、整體性、多維度的運動,從而增加動作的經濟性與精準性;更強調多關節、多平面的訓練;把平衡控制和本題感受納入功能訓練的重要內容;強調全身動作的一體化和動態的平衡性;為提高運動員專項運動能力而設計的訓練方法。身體功能性訓練在實施訓練的過程中,遵循人體生物的功能適應規律,將身體的健康、整體功能的發揮與專項技術和成績增長相協調統一。身體功能性訓練強調動作質量,重視觀察評價動作能力,采用“功能動作篩查”(FMS)來對運動員的動作能力進行一個測評,“FMS測試”是由七個動作和三個排除性篩查組成,其采用的動作模式均為可測量的,體現了運動員基本動作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強調動作的正確性、規范性。功能性訓練注重建立高質量的動作模型,是競技能力的基礎部分,可以加強競技能力的“動力鏈”。在體能訓練金字塔模型中顯示,身體功能性訓練是最底層也是最基礎的,其中包括了核心穩定性、上下肢的穩定性、柔韌性以及基本動作模式等訓練。身體功能性訓練是以FMS功能性動作篩查為切入點,通過一系列可測量的動作篩查測試,來發現被測試者在靈活性、穩定性和身體控制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再通過相關的訓練進行糾正,從而達到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在完成高效地動作模式后,再發展運動能力訓練以及與專項技術密切結合的技戰術和體能。
標槍是田徑投擲項目中的一種,是以單手肩上持槍,經過一段預先的助跑連接投擲步獲得一定的速度,通過爆發式的最后用力作用于標槍的縱軸上,將標槍經肩上投擲出去的運動項目。從事標槍運動訓練的學生,專項訓練過程中肩關節反復多次,快速發力,易出現胸部肌群持續緊張并導致盂肱關節靈活性下降,因此,該部分學生在訓練中應加強注意胸部肌群的按摩恢復并加強背闊肌柔韌性訓練,從而提高肩關節的靈活性減少肩關節的慢性損傷。許多學者通過對標槍運動員進行核心穩定性訓練、功能性訓練和標槍產生運動損傷的原因進行科學實驗研究,認為核心力量有助于身體穩定性的提高、穩定性加強,也對運動成績的提高有顯著性的幫助,對器械的控制能力變好,通過上肢穩定性的訓練與建立正確的技術動作是減少損傷的重要途徑。標槍的最后發力過程中,是通過下肢的蹬地、支撐以及制動為基礎,以髖關節為軸進行軀干鞭打動作,以肩關節為軸的透支臂的鞭打動作,需要上下肢的協調配合,強調“動作鏈”的運動形式,其技術動作較復雜,且對技術要求十分嚴格,標槍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競技水平的高低。在標槍整個技術動作過程中,因為需要在加速度的情況下對器械保持控制,對下肢穩定性和力量、良好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有很高要求,身體功能性訓練理論與標槍的技術特點以及訓練特點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都強調身體功能的重要性以及“動力鏈”的作用。
根據功能性體能訓練理論,功能性訓練時功能性體能訓練的基礎部分,主要訓練內容有核心穩定性訓練、上肢穩定性訓練、下肢穩定性訓練、柔韌訓練、基本動作模式訓練。
功能性動作篩查,俗稱“FMS測試”。這是一套預測動作是否具有損傷風險的測試體系,是由7組動作和3個排除性篩查組成。7組動作多采用的動作模式均由基本的可測量類動作構成,分別是深蹲、過欄架步、前后分腿蹲、肩關節靈活性、主動直膝抬腿、軀干穩定性俯臥撐和旋轉穩定性;3個排除性篩查分別是肩關節靈活性測量時的肩部疼痛激發測試、軀干穩定性俯臥撐時的伸展測試、旋轉穩定性時的后移上體排除性篩查。該測試動作評分標準為21分,單個動作滿分3分,根據測試要求以及被測試者動作的規范程度依次分為2分、1分和0分。對標槍運動員使用功能性動作篩查,對運動員肢體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做一個判斷,從而制定相對的訓練計劃。任何完美的競技動作,如“扣籃”、“射門”等都是由具體的單一的動作結構組合而成的,如“跳躍”、“旋轉”、“制動”等運動員的競技能力由各種復雜的因素綜合而成,高質量的動作模式是競技表現中的關鍵因素之一。
功能訓練相關理論認為:由于筋膜中血管、神經較少,在傳統訓練意義下的熱身活動中很難對它進行有效的激活,只是主要活動的肌肉組織,長此以往,肌肉附著點得不到有效的刺激與激活,非常容易發生磨損,從而引起各種運動損傷的發生。在標槍訓練中,對身體柔韌性和協調性要求很高,錯誤的練習與發力方式很容易導致關節損傷以及肌肉的拉傷。教練員要加強與運動員之間的聯系和交流,在出現運動損傷后發現致使傷病的原因,及時處理,避免二次損傷。身體的功能性在不同的體育項目中存在項目差異,在訓練方面要與標槍這個運動項目的專項特點結合起來。首先需要對運動員的錯誤技術動作進行糾正,糾正錯誤技術動作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運動員的損傷情況;其次需要加強運動員自身穩定性,剛開始可以采用徒手練習模式,對抗自身體重所帶來的阻力,再利用彈力帶、瑞士球、壺鈴等器械進行輔助練習,進一步加強穩定性的提升。加強穩定性與靈活性的練習,可以降低運動損傷的風險。
先學習基本動作模式,掌握動作的基礎要素,再進一步的升級方案,使其更具功能性。許多運動員往往會犯一個習慣錯誤,在沒有掌握基礎的動作時就去嘗試進階動作,例如深蹲未練好就去嘗試重深蹲。在力量訓練開始之前,可以先做一些自重練習,訓練的模式要從簡單進階到復雜,例如從分腿蹲的練習開始,再進階到復雜的后腳抬高分腿蹲,慢慢增加難度級別。使用一種漸進阻力的概念,在練習過程過渡時,嘗試增加負重和重復次數,例如第一周的從三組,每組八次開始;到第二周的三組,每組十次;再到第三周的三組,每組十五次;在往后,可以在自重練習的基礎上增加外部阻力或外部負荷。
功能性訓練在田徑運動中的逐漸應用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它強調以動作為核心,注重身體動作的協調和統一,強調實現推拉力量的平衡,以及自身的穩定性。
功能性訓練以功能性的發展為基礎,為更高的訓練打下基礎,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應注重身體功能性的發展,制定合理科學的訓練計劃。
功能性訓練強調“動力鏈”的運動模式和高質量的動作模式,但是訓練的目的也不盡相同,教練員和運動員應該深層剖析自己項目的特點,將功能性訓練和專項特點密切結合,制定有針對性的高質量訓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