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覃月泉蔣宇凌
(1.廣西中醫藥大學體育部 廣西 南寧 530001;2.廣西財經學院體育部 廣西 南寧 530003)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高校大學生對科技產品的使用已經不可避免,長期的處在低頭使用電腦、手機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因學習姿勢不當而引起脊椎病,脊椎病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不利于學生身體健康,脊椎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不好好進行管理很容易會出現失眠、肩頸酸痛的癥狀,嚴重的還會引起頭痛眩暈。瑜伽是一種鍛煉形式,在進行瑜伽活動的過程中需要信奉“天人合一”的自然發展規律,瑜伽是經過多年文化傳承所沿襲下來的,長期的進行瑜伽練習能夠有效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狀態,幫助學生舒適身心,引領學生建立健康為主的生活習性,保證學生的生活質量。
為了保證研究內容真實有效,結合當前教學的根本需求,結合實際學生的生活情況,走進校園進行研究統計,得出的結果也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符,本文以某知名大學的公體瑜伽課的學生作為主要調查對象,隨機抽取80名學生開展以學期為單位的實驗研究。整體實驗流程主要采用的是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來進行的,為了讓學生積極配合實驗,還開展了小組合作教學法,任務驅動式教學主要目的是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與指導教師進行良性溝通,圍繞不同類型的教學主題來設計實驗目標,并對學生提出實驗“任務”。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這項實驗,還可以通過演示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開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任務完成思路,采取既定的瑜伽操作方法,保證得出的實驗結果真實有效,同時也要做好活動引導,讓學生在完成規定運動量的同時,完成實驗任務。合作學習教學法的運用是為了滿足瑜伽教材的基本學習要求進行的,在活動中與教師和同學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全面提高學生的活動成績,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氣氛,全面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和學習能力,這也是教學改革以來比較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為了更好的完成實驗,還需要根據當前的研究成果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來為學生設計符合學生使用的課外運動方案,本課在開展過程中需要采用瑜伽經典體式運動來作為主要運動形式,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改善大學生的身體情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調節還心理狀態,讓學生更好的適應當前的教學要求,瑜伽課的內容安排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能夠在做好形體訓練的同時提高瑜伽教學的安全性、普及性。在參加到瑜伽活動的練習后,大學生身體情況有所好轉,很多學生都能夠靈活的掌握腹部的肌肉力量。大學生通常具有比較靈敏的身體柔韌素質,通過瑜伽練習后,身體的柔韌性變得更加明顯,身體素質得到了增強,脊椎不適所引起的疼痛業減少了很多,尤其是上肢的力量,腹背肌的力量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1)外界因素。因為大學生到了大學,難得從比較繁忙的學習過程中解脫出來,很喜歡參加一些社團和各種文娛類、體育類的活動,在活動階段,很多學生不注意保護脊椎很容易出現問題,常見的引起脊椎病的原因有突然性的轉頸,外界暴力導致脊椎重傷等,這些情況的影響下很容易會出現脊椎不穩、身體局部軟組織損傷、脊椎間盤突出的等問題相伴而生。不同程度上的頸部疼痛問題和神經性的刺激癥狀時有發生,還有很多學生在受傷之后的處理上很容易掉以輕心,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進行劇烈的運動,或者對問題嚴重性認識不足,自己通過運動來進行緩解等,這些現象都很有可能造成病情加劇的情況。
(2)行為因素。除了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養成的一些處在承重狀態下出現脊椎病問題,還可能因為在日常的生活中出現的一些不良姿勢習慣所引起的,一般情況下,脊椎病形成的關鍵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因為對電子產品的喜愛,長期采用同一個坐姿形式來進行玩耍和學習。長時間的低頭和產品操作,很容易讓學生的腰、背和頸肩部的位置出現肌肉韌帶的張力問題,因為這一姿勢會引發學生骨性結構受力不平均的情況,甚至是失去脊柱生物力中的平衡性。我們的脊柱和周圍的所有軟組織共同組建成為一種功能性的整體,其中頸部的應力情況、身體脊柱失衡和骨性結構異常等情況更是其中需要格外注意的,不能把脊椎病簡單的看作是一個獨立的疾病,更應重視脊柱的整體應力狀態,脊柱的應力狀態常常是動態的,隨著人的姿勢、體位等行為而變化,一般情況下在生理范圍內不會出現比較明顯的變化,很難對機體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傷,當然這一特性并不能代表所有人,因為個人體質的差異,生理范圍內的機體狀況也是因人而異的。在局部受力的情況下,當某一特點達到一定界限時就會出現應力變化,主要參考的特點為受力的大小、方向,甚至是受力時間,體內的軟組織和骨性結構會本能的做出應力代償,如:軟組織所具有的張力增加,骨性結構出現受力不均等情況,都會引起關節突出、關節移位、椎間盤損傷。其中應力較為集中的區域還很容易形成無菌性炎癥、骨質增生等情況。機體自主進行應力代償的主要目的是能夠維持脊柱承重的穩定性,更好的適應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經過漫長的應力代償過程后,機體不會再出現比較明顯的疼痛情況,但在內在結構已經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變化,并且嚴重的會喪失一些功能,這些問題都會體現在臨床癥狀上。
(1)瑜伽對脊椎病的影響。瑜伽運動主要是通過體位法,也就是身體上的動作來進行身體調節,通過呼吸訓練來幫助人們進行身心調節,瑜伽還融合了意識冥想來幫助人們進行心理意念的引導,這種訓練方式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身心狀態,同時積極地進行人體心理和生理上的引導。長期的進行瑜伽運動能夠使其處在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下,更好的進行情感的調節,瑜伽運動奉行的運動宗旨是身心合一,能夠幫助學生減少學習和生活壓力,消除原本緊張的神經狀態,達到全身肌肉的松弛狀態,這種運動形式的好處是能夠增加身體的自主能力,主動的進行身體姿勢的糾正,充分發揮出身體機能應有的優勢和作用。通過日常的訓練來調控學生的身體狀況和心理情況,脊椎周圍有著32對神經,這些神經的重要之處就在于大多數都依附在內臟上,這對身體狀況的影響至關重要,整個中樞都在控制著不同的人體感覺。所以說人體的脊椎有著能量流轉,是人體的能量中樞,該中樞的自由流動是良好健康狀態形成的根本保證,瑜伽運動中的體位法,主要的運動原理是通過對動物姿態的模仿,讓做出的所有動作都圍繞脊椎進行,這種運動形式能夠消除神經中的淤血,保證人體經絡處在通暢的狀態下。
(2)瑜伽對脊椎生理弧度的康復作用。瑜伽運動中的一些練習特征和一般的體育特征不同,瑜伽的祛病健身作用主要體現在抻筋拔骨的情況下,比較在乎練習者內在氣息的調節,目的是能夠促進人體血液的正常流通,來提高人們的肌肉力量,增加人體機能的柔韌性,以此來預防疾病的發生。相對于頸部的運動,大多數都是拉伸運動,如:前屈、后伸和扭轉等動作等,這些運動能夠更好的進行頸部肌群的鍛煉,并且能夠通過背部本身所存在的各個肌群來進行動作方向和內容的調整,深度的靜力拉伸能夠牽拉脊椎。瑜伽運動療法對脊椎病的作用是通過對人體頸部的肌肉聯系,增強頸部肌肉力量以保持脊椎的穩定性,頸部肌肉鍛煉能夠消除肌肉痙攣的問題,改善人體的骨性結構,減輕脊椎的疼痛感,能夠有效的恢復脊椎的活動能力,消除炎癥。
(3)瑜伽體位法的應用優勢。瑜伽訓練的開展有利于后肌力的增強,很多訓練體位法的實施都含有軀干訓練,主要的人體訓練位置是胸腹部位和背部的肌群,從體位法的整體訓練來看區別于一般的肌肉耐力練習,主要是采用低負荷、高反復的訓練形式來讓身體的肌肉群進行伸展。這樣的訓練形式有助于改善當前人體關節的柔韌性,很多專家學者從訓練的形式上來看,認為瑜珈鍛煉中的體位法能夠有效的減輕椎體和椎間盤之間需要承受的壓力,持續的力能夠讓椎間隙變得越來越寬,椎間盤中的內壓也會隨之下降,從而緩解脊椎問題。
脊椎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病,在以往的人們身體健康狀態檢查的過程中,發病率比較高的都是中老年群體,自從進入信息時代后,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普及應用,脊椎病的發病幾率得到了顯著提升,并且人群也開始向著年輕化發展。瑜伽是一種廣受人們歡迎的健身活動,其中有很多經典體位對大學生脊柱的治療有著顯著的效果,通過瑜伽練習來有效預防和治療脊椎病,主要的目的是能夠讓人的脊柱始終保持著一個正常的生理彎曲情況,同時讓身體的關節變得更加松弛,肌肉做伸展運動時更加流暢,全面改善學生的身體狀況。通過實驗研究證明,瑜伽中對脊椎病的治療體位有很多,但想要運用瑜伽來徹底治療脊椎病的可行性還沒有實例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