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標
摘 要:經濟新常態下科技金融創新是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的關鍵舉措,是商業銀行夯實客戶基礎、優化內部管理、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基本保障。從金融實踐的經驗看,科技金融創新有利于降低服務與營銷的成本,有利于優化產品與服務的體驗,有利于提升管理與營運的效率,這是新常態下商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的業務邏輯;要加速商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進程,必須加大金融科技金融創新的資源投入,必須堅持科技金融創新與科技創投聯動,必須注重科技金融人才的培育與引進。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商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業務邏輯;落地執行
一、引言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商業銀行面臨著非常復雜的經營環境,經濟轉型面臨的壞賬呆賬,存貸利差的持續縮小,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業務競爭,金融開放帶來的外部競爭壓力,這些都是商業銀行必須面對的發展障礙與現實問題。面對經營成本上升與經營收入承壓的雙重背景,商業銀行必須尋求新的業務模式與業務手段,通過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增加創收,實現自身經營發展的轉型,從目前的行業發展趨勢與商業銀行自身實踐經營來看,探索科技金融創新是商業銀行實現轉型的重要舉措與有益探索。筆者立足新常態的宏觀金融背景,著重分析商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的業務邏輯與實施策略,力爭為新常態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的轉型發展提供政策參考。
二、經濟新常態下商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的業務邏輯
經濟新常態下,商業銀行作為市場經營體,圍繞收入與成本展開經營是必然的選擇,這是市場的基本規律。成本方面,需要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率;收入方面,需要改善客戶體驗,培育忠實客群。本文重點從這兩方面對新常態下商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的業務邏輯進行論證。
1.科技金融創新降低服務與營銷的成本,提升商業銀行綜合競爭力
隨著我國經濟邁入新常態,各行各業都面臨著成本上升的問題,這制約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商業銀行也不例外,商業銀行固定成本、人力成本的持續提升會降低商業銀行的綜合競爭力。在業務開展視域下,商業銀行成本的重點還在于服務的成本與營銷的成本。在服務方面,人力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且無法標準化,難以量化評價及有效約束;在營銷方面,過度依賴人力營銷的效能偏低,且會增加管理壓力與成本。通過科技金融創新,商業銀行在服務上可以實現人工替代,從而實現服務的標準化,并且顯著降低成本;以建設銀行為例,目前一、二線城市基本都實現了一站式智能柜員機的部署,大幅減少人力成本的開支;通過科技金融創新,商業銀行在營銷上可以改進員工工作方式,通過科技改進給予員工展業賦能,實現精準營銷、高效營銷;通過營銷與服務雙重優化與改進,最終提升商業銀行的綜合競爭力。
2.科技金融創新優化產品與服務的體驗,提高商業銀行客群的粘性
擁有優質的服務與過硬的產品是企業維護客群最有效的辦法,商業銀行作為間接融資的主要經營單位,應該不斷提升產品與服務的質量。長期以來,由于商業銀行的壟斷性質,商業銀行員工的優越感相對較高,在服務意識與服務態度方面有所欠缺,故而需要進一步規范與管理。通過科技金融創新,首先商業銀行可以開發出更符合客戶需求的金融服務與產品,改善客戶的服務體驗,提高商業銀行客群的粘性;其次商業銀行通過科技金融創新手段可以實現對產品與服務的精細化管理,目前許多商業銀行實現的積分管理制度、節點管理制度都是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金融創新手段來實現,通過科技對管理層的賦能,實現對員工展業的規范與約束,最終優化產品與服務的體驗,提高商業銀行客群的粘性。
3.科技金融創新提升管理與營運的效率,提升商業銀行組織的效能
商業銀行作為資金融通的關鍵組織機構,管理效率與運營效率對于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安全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影響非常明顯。因此,商業銀行必須重視科技金融創新,從而實現對自身管理效率的提升與營運效率的改進。第一,正如前文提到的,科技金融創新可以使得商業銀行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進行精細化管理,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效能,提升商業銀行單位產出效率,避免內部經營管理的低效;第二,商業銀行業務本質上是經營風險的業務,故而營運部門在商業銀行的地位比較高,其核心邏輯在于營運部門可以實施對商業銀行經營風險的有效防范與高效控制,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計算機仿真等技術,商業銀行可以實現對業務的動態監控與對員工的高效管理,從而確保商業銀行的組織效能得到提升。
三、經濟新常態下商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的落地對策
探究經濟新常態下商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的落地對策,本質上是分析推動科技金融創新前行的基本要素與條件,文章從物質條件、制度要素、資本運作、人力資源四個方面進行論述,希望能給商業銀行管理層相關政策參考,加速落地科技金融戰略。
1.加大科技金融創新的資源投入,建立權責利統一的科技金融創新機制
加大科技金融創新資源投入與建立科技金融創新運轉機制是商業銀行進行會計金融創新的物質保障與制度保障,只有為科技金融創新提供物質條件與制度保障,才有可能發揮出科技金融創新對商業銀行主營業務的促進作用。在資源投入方面,要堅持對科技金融創新部門的資源投入,要著眼長遠競爭力的提升與長遠利益的把握,從實踐的情況來看要推進科技金融創新的快速落地與應用,成立科技金融創新子公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平安銀行成立平安科技就是一個典型的成功案例;在機制設計方面,要突出科技金融創新研發、應用、評價及反饋各個環節的權責利分配,注重對各個業務環節的積極性調動,避免內部運作效率偏低制約科技金融的落地應用。
2.堅持科技金融創新與科技創投聯動,加速科技金融創新戰略實施進度
在科技金融創新的眾多主體中,商業銀行在科技創新方面并不是最佳的研發主體,因為其畢竟不是科技公司,但是商業銀行的優勢在于其擁有海量的客戶行為數據與金融需求數據、雄厚的資本實力,以及應用金融科技的平臺與載體,因此在商業銀行推進科技金融創新戰略落地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其在科技金融創新方面的優勢,揚長避短。基于這個分析視角,商業銀行應該堅持科技金融創新與科技創投聯動,加速科技金融創新戰略實施進度。一方面,商業銀行可以自己成立科技公司,通過發揮自身在資本、數據及實踐方面的優勢,推動科技金融創新戰略的快速落地;另一方面,金融企業完全可以通過收購、兼并、風投科技企業,通過資本運作來實現科技金融研發進程的快速推進。
3.注重科技金融創新人才的培育與引進,為科技金融創新提供智力支持
在科技創新領域,人才是各大企業重點競爭的資源;在科技金融創新領域,由于發展的時間還比較短,人才更是頂級的稀缺性資源,尤其是在科技金融創新的工作中,非常缺乏既懂科技研發,也懂產品設計與打磨,還精通金融行業的業務的綜合性人才。注重科技金融創新人才的培育與引進,為科技金融創新提供智力支持,需要從高校、企業、商業銀行內部及國外進行多渠道挖掘。在高校人才挖掘方面,高校是人才的集中地,商業銀行可以聯合高校進行校企人才培育合作,定點、定時開展人才培育與交流,并且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設置獎學金、捐助的形式來鼓勵高校師生進行其需要的科技創新與設計;在企業人才挖掘方面,商業銀行可以對科技企業人才進行引入,通過資本注入、融資支持等方式,鼓勵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并積極探索應用于商業銀行自身的經營業務中來;在商業銀行內部,充分挖掘商業銀行電腦部、技術部的優秀人才,并且加強對內部科技人才的培育,多提供培訓、交流及深造機會,營造內部培育科技金融創新人才的氛圍;在國外人才引進方面,多注重有從業經驗人才的引入,強調人才的性價比與從業的延展性,提高人才引進效能。
四、結束語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科技將在各行各業發揮著顛覆行業運轉模式的巨大作用,遠程教育、電子書籍、智能駕駛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在科技創新不斷改善人們生產生活的浪潮中,商業銀行應該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工作,通過科技來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改善服務、優化客戶體驗、控制風險、實現可持續,這是經濟新常態下商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的業務邏輯。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商業銀行要實現科技金融戰略的快速落地,必須加大科技金融創新的資源投入,堅持科技金融創新與科技創投聯動,注重科技金融創新人才的培育與引進,從物質條件、制度要素、資本運作、人力資源四個方面對科技金融的創新落地給予支持,最終推動商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的快速落地,使其在商業銀行經營的各項業務中發揮重要作用,確保商業銀行在復雜的經營環境中能實現高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田躍勇.金融科技拓展商業銀行的戰略空間[J].北方金融.2017(08).
[2]李峰.金融科技與商業銀行創新發展趨勢分析[J].產業創新研究.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