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改革開放,很多人都認為起始于1978年12月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其實,早在1978年9月,鄧小平訪朝歸來,路經遼寧等地時發表的比較系統的“北方談話”,已經滲透了許多改革開放的思想,奏響了遼寧乃至全國改革開放的序曲。在“北方談話”中,這位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對中國未來的形勢作了詳盡透徹的分析,為中國新時期的發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1978年9月17日,鄧小平在下榻的遼寧友誼賓館接見了遼寧省黨政領導同志。接見一開始,鄧小平就以他特有的方式,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鄧小平說,全黨全國范圍的問題,昨天在長春概括地講了一下,中心講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結合,從實際出發。不恢復毛主席給我們樹立的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我們四個現代化就沒有希望。我們必須世世代代用準確、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指導我們的各項工作。為了推動思想解放,鄧小平在分析人們的思想狀況后說,我們的思想開始活躍,現在只能說是開始,還心有余悸。要開動腦筋,不開動腦筋,就沒有實事求是;不開動腦筋,就不能分析自己的情況,就不能從實際出發,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現在要教育所有干部開動腦筋,實事求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鄧小平的這次重要講話點燃了遼寧思想解放的火炬,遼寧在全國率先開始了全省范圍的第一輪思想解放運動。省委及全省各地接連召開“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問題理論討論會,全省城鄉廣泛開展了敢不敢富、會不會富的大討論,開展了生產力標準的大討論。思想解放的滾滾熱潮,激發了人們思想的空前活躍。
鄧小平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創造性地提出: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起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中心環節,就是要搞好國有企業改革。
1978年9月18日,鄧小平來到鞍鋼煉鐵廠。他一邊聽煉鐵廠廠長介紹情況,一邊詢問企業生產和工人工作、生活情況,并對身邊的鞍鋼主要領導說:“要愛護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一定要把煉鐵這個環節抓好。”在鞍山勝利賓館,鄧小平首次提出關于國有企業改革改造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理論:一是明確改革改造的方向就是按經濟規律辦事。他指出,要“用先進技術和管理辦法改造企業”“一定要按照國際先進的管理方法、先進的經營方法、先進的定額來管理,也就是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補補”。二是強調要把擴大企業自主權作為改革的重要內容。他提出:“企業要有主動權、機動權,如用人多少、要增加點什么,應該有權處理。”“企業沒有自己的權力和機動性不行。”三是充分肯定分流富余人員的改革措施。他說“鞍鋼減人、減機構的設想,我看是好的。”“現代化、自動化,人多了不行,人多了管理不好。”四是要求把企業改革改造和社會結構的改革統籌考慮。他明確提出:“除了考慮改造鋼鐵企業,也要綜合考慮鞍山市的社會結構。”五是強調要重視加強科研力量。他特別提出,要注意“編制里面一定要有相當規模的科學研究機構。美國和日本的大企業,都有相當規模的科學研究機構。我們也要把科研隊伍加強和擴大起來”。現在看來,鄧小平在遼寧鞍鋼提出的一系列國有企業改革改造的思想,此后都有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成為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1978年9月18日,鄧小平視察鞍鋼

鄧小平在車站接見各界負責同志

鄧小平在沈陽接見群眾代表
1978年9月,鄧小平訪朝歸國途經丹東和本溪時,曾在車站作短暫停留。在與省、市領導座談時,他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就是不要驕傲自滿,現在同國外的水平相比,我們在許多方面還是落后的。現在就是要好好向世界先進經驗學習,不然總是跟在人家后面爬行。你們要到發達國家去看看,過去我們對國外的好多事情不知道,你們應當看看人家是怎樣搞的。長期把自己鎖在本鄉本土,不了解外界,不與外界交往,閉關自守,只能把我們國家搞得貧窮落后,愚昧無知。他還指出:“世界天天發生變化,新的事物不斷出現,新的問題不斷出現,我們關起門來不行,不動腦筋永遠陷于落后不行。現在在世界上我們算貧困的國家,就是在第三世界,我們也屬于比較不發達的那部分。”
正是在這種對比中,鄧小平率先在遼寧提出了“走出去”和“引進來”的對外開放戰略:通過“走出去”,學習世界先進東西;通過“引進來”,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對于遼寧這個老工業基地來說具有特殊的重要性。1978年9月17日,鄧小平在遼寧友誼賓館會議室聽取省領導匯報時,不時詢問農業、農村和農民方面的情況和問題。當省領導匯報到遼寧工業還不夠現代化、農業還落后時,鄧小平明確指出:農業要現代化,才能適應工業的現代化。工業越發達,越要重視農業。農業永遠第一,一定要把農業放在第一位。工業支援農業。鄧小平還列舉了美國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農業走工業化道路的大量事例,啟發和引導遼寧必須走農業現代化道路。
正是在鄧小平同志的關懷和指導下,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遼寧農業終于打了“翻身仗”,實現了歷史性的轉折。
1978年9月,鄧小平在聽取遼寧省委負責同志匯報時非常動情地說:“我們太窮了,太落后了,老實說對不起人民。我們的人民太好了。外國議論,中國人究竟還能忍耐多久,很值得我們注意。我們現在必須發展生產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他還說:“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根本表現,就是能夠允許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以舊社會沒有的速度迅速發展,使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能夠逐步得到滿足。”“我們一定要根據現在的有利條件加速發展生產力,使人民的物質生活好一些。”
鄧小平的“北方談話”,在很多方面已經滲透出了改革開放的重要思想,對遼寧大地的改革開放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40年后,當我們重新回顧這段歷史,不得不為這位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高瞻遠矚所折服,不得不對這位世紀偉人的深謀遠慮感到欽佩。

鄧小平與沈陽軍區同志談話

鄧小平接見遼寧黨政軍負責同志

鄧小平在友誼賓館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