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營口蓋州市萬福鎮東朝陽村的貧困戶王鳳良給村支書呂純杰打來電話,讓他趕緊過去看一下,他要賣幾頭豬崽兒。
原來,今年初,鎮里根據王鳳良家的實際情況,扶持他發展生豬飼養產業。按照鎮紀委對扶貧工作全程監督的要求,村干部要保證貧困戶真正把扶貧收益用于再生產,所以,王鳳良要賣豬,村支書也要到場監督。
三頭豬崽兒讓王鳳良收入了1200元,坐在火炕上的王母激動地說:“多虧了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們這孤兒寡母有了保障,也能過上好日子了!”體弱多病的王鳳良也信心滿滿地說:“養豬這項目挺適合我們,照這樣發展,用不上兩年,俺們自己就能脫貧,日子更有盼頭了。”
今年,鎮扶貧辦不但幫王鳳良買了兩頭母豬和飼料,還派人過來給豬注射了疫苗。市里、鎮里紀委的干部也沒少來家里檢查,問他有什么困難、扶貧資金到沒到位。
精準扶貧要取得精準實效,就必須做到精準監督。為了實現“真扶貧、扶真貧”,蓋州市紀委按照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部署要求,緊盯扶貧政策落實的各個環節,對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數字脫貧、虛假脫貧以及貪污挪用、優親厚友、執紀不力等違紀違法問題,進行嚴格監督。堅持扶貧工作做到哪兒,監督工作就跟進到哪兒;扶貧政策落實到哪一步,監督工作就跟進到哪一步。
2017年年初,蓋州市紀委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工作,明確提出:凡是涉及扶貧領域的問題線索要優先核查、涉及扶貧的違紀問題要優先處理。
“脫貧攻堅工作最難、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就是對貧困戶的認定。在這點上,村黨支部真是做到了公正、公平、公開,讓那些喜歡湊熱鬧、占便宜、說風涼話的人心服口服。”萬福鎮前徐堡村黨支部書記李振元感觸頗深。
“是貧困戶的農戶一個不能漏掉,不是貧困戶的農戶要堅決拿下,做好扶貧工作首先就要精準識別。”2017年8月,什字街鎮紀委書記柳明接到舉報,反映鄒屯村扶貧戶不符合標準。柳明得到消息后,立即向鎮主要領導匯報,并在第一時間對被舉報的8戶居民一一進行了暗訪。經過走訪,發現其中4戶確實不符合標準。經鎮黨委研究決定,立即取消了這4戶家庭的貧困戶資格,并將已發放的扶貧款物折價收回。
“真沒想到,被‘吃掉’的錢還能送回來!”這是蓋州市楊運鎮楊運村脫貧群眾的感嘆。2016年年末,楊運村“兩委”班子擅自向該村213名脫貧群眾每人收取50元,共計1.045萬元,用于建檔立卡、照相、打字、復印等費用。問題查實后,楊運鎮黨委第一時間將違紀款退還給脫貧群眾,楊運村原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劉萬棟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2017年年初,蓋州市礦洞溝鎮薛屯村黨支部書記聶洪忱為將“整村推進扶貧到戶資金”變更為“公益事業建設資金”,動用扶貧款給市扶貧辦原主任馮昆山送禮,被立案審查。“連老百姓的救命錢都敢貪,這樣的干部查得好!”一位年過九旬的老人看了報紙和電視上的報道后,激動不已。
對扶貧領域作風不實者敲響“警鐘”,對膽敢向扶貧資金“伸黑手”“動奶酪”者敢亮劍。2017年7月,蓋州市紀委對全市各鄉鎮(街道)脫貧人員項目資金使用、基本信息等情況進行全面排查,查實并處理扶貧領域違紀問題3件,給予3人黨紀處分。
打贏扶貧脫困攻堅戰,不僅關系到貧困群眾生產生活的改善,還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在這場攻堅戰中,蓋州市紀委積極行動不缺席、挺紀在前不缺位,把整肅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推動扶貧脫困的催化劑、助力器,保證黨的各項扶貧政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讓貧困群眾真正得到實惠、見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