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 磊 康建忠
初冬時節,走在鞏義街頭,一棟棟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一條條柏油干道寬廣平坦,三五成群的市民在游園、廣場嬉戲玩耍,毫不愜意;鄉村田間,房屋錯落有致,村道寬敞整潔,好一派寧靜祥和的景象。
近年來,鞏義市圍繞“4+4+2”重點工作推進機制,始終堅持將新型城鎮化作為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全局性工作和加快現代化建設的戰略重點,從市政道路、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保障房建設、老城區提質等方面入手,走出了一條具有鞏義市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如今,鞏義市城市框架已經全面拉開,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居環境大幅改善,城鄉面貌大為改觀……
“改革開放以來,家鄉的變化太大了,平整干凈的柏油馬路,一排排嶄新的路燈,功能齊全的健身文化廣場,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感覺很幸福。”家住海盛花園的居民張鵬遠說。
近年來,鞏義市大力實施城市道路綠化景觀改造,投資53.9億元,實施52.8公里河道及11平方公里水域生態治理,形成“四河、一庫、七湖、六濕地”城市水系;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工作目標,投資1.5億元,完成省道S312、15條市政道路、23個游園改造、野生花卉種植及市直單位垂直綠化等項目,有效提升城市生態環境;升級改造城區29條道路,銑刨鋪裝10條主次干道瀝青面層,修補更換破損人行道板、道牙,完成16條道路路燈新建改造;投資1.5億元,鋪設燃氣管網160公里、熱力管網6公里、新建換熱站7座,實現管道燃氣“鎮鎮通”和工業園區全覆蓋;投資7.8億元,新建子華初級中學、香玉幼兒園、江南實驗學校,實現如期招生,正在實施的香玉路小學、伏羲路小學2019年竣工招生。
行走在鞏義市小關鎮“美麗鄉村”水道口村路上,村道平坦寬敞,房屋整齊有序,休閑公園設施齊全……溫馨干凈的農家小院內,老人們面帶笑容嘮著家常,到了傍晚,忙碌了一天的村民們在小廣場跳起了廣場舞。這是鞏義市眾多鄉村群眾的愜意生活,成為冬日一道特別的風景線。

魅力鞏東新區
據了解,鞏義市按照“一核、一帶、一特色”的建設思路,統籌推進37個美麗鄉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目前已開工建設29個。結合美麗鄉村新建、改建公廁30所,目前已在14個鎮完工23所,建立了農村環衛一體化長效保潔機制;每年投入資金4679萬元,強力推進農村環衛市場化運作,基本實現保潔全覆蓋,衛生無死角,農村生活垃圾100%無害化處理;總投資超過1500億元,先后引進融創慈云小鎮、云智小鎮、正商十里香山小鎮等9座特色小城鎮項目,自然生態、文化特色、鄉村旅游等特色元素融入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大力實施城鎮建設提檔升級,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老百姓幸福感大幅提升。
走進新興家園居民李小杰的家,寬敞明亮的客廳內,干凈整潔,家具齊全。她說:“自從6年前搬進新房子,每天晚飯后,總喜歡和家人在小區里轉上一圈,和鄰居拉會兒家常,到健身器上鍛煉一下身體,特別開心。”
“安居”是百姓的樸素愿望,也是鞏義市委、市政府最為關注、最需要解決的重大民生問題之一。近年來。鞏義市啟動老舊片區建設提質示范區規劃編制,投資1億元整治老舊住宅小區313個、改造提升背街小巷56條。據了解,目前鞏義市已經完成39個改造方案、拆遷補償安置辦法審批,紫荊街道新溝村、大黃冶村實現整村拆遷改造,高尚村實現整村回遷。投資42.5億元,實施保障房項目44個、18047套,已竣工2737套,實現回遷1736戶。
冬日的暖陽下,景色如畫的石河道公園、琳瑯滿目的高樓建筑、人聲鼎沸的體育館……無一不在訴說著鞏義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相信我們的城市、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越來越幸福。
40年風雨兼程,40年碩果累累。40年歲月,鞏義市新型城鎮化工作發生了系列翻天覆地的變化,一陣陣文明、繁榮的新氣象撲面而來,處處給人一種日新月異的感覺:居民小區更漂亮了,道路交通便捷順暢,公園綠地增多,農村村容村貌整潔了……
在采訪中,筆者真切感受到,鞏義市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回顧40年,鞏義經濟社會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項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如今的鞏義,已經成為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當益彰的魅力之城,相信在鞏義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鞏義市新型城鎮化工作發展會越來會好,鞏義的發展會越來越輝煌。

鞏義市石河道公園

鞏義市子華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