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銀春(四川大學錦江學院 四川 眉山 620860)
大學的校園足球文化廣義來講:泛指校園內所有與足球有關的活動,包括學校開設的足球課程、各類足球競賽活動、課外足球訓練、足球社團、足球啦啦隊、足球寶貝以及一切與足球相關的文化信息傳播;狹義是指學校開設的足球教育活動,即主要指足球課程教學活動。
參照盧元鎮對體育文化的界定 “體育文化是關于人類體育運動的物質、制度、精神文化的總和”,根據目前對文化最普遍的分類方法“四分法”,結合校園足球特點,提出校園足球文化的概念:校園足球文化是校園足球相關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的總和。校園足球物質文化是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基礎,主要包括與足球相關的場地設施、標志性建筑和足球師資力量,是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基本條件;校園足球制度文化是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保障,主要指校園足球相關的規則體系,包括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下發的相關文件,足球管理機構下發的針對性規程,學校層面的足球活動實施方案,以及各種足球活動的競賽規程和足球社團規章制度等方面;校園足球精神文化是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目標,是學生、教師對于校園足球的基本需要所應達到的理想狀態,即足球運動所追求的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公平比賽、互幫互助的體育精神;校園足球行為文化是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核心,由“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和行為環境”三部分構成,價值取向包括了價值目標、學生認識理解足球的基本理念以及學生參與足球活動的精神狀態構成;行為方式主要由足球競賽、足球活動中的禮儀以及足球相關的游戲活動構成;行為環境主要考慮了學校的足球環境—開展足球活動的傳統、氛圍、自然條件等要素。
足球運動是全面鍛煉和健全體魄的良好手段,經常從事足球運動,能夠提高大學生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并能使人的神經系統活動得到改善,尤其對增強大學生的心血管系統機能和呼吸系統機能有良好作用。
足球比賽的艱辛性能夠培養同學們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同時,足球運動良好的競爭環境以及運動員在足球比賽中需要面對隊友、對手、裁判員、觀眾等眾多的客觀因素,這些環境都將有效增強同學們的心理適應能力和承受能力,提高心理素質。
足球運動是一項需要11名隊員積極參與的團隊性體育項目,每一名隊員都在比賽場上發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只靠一兩名隊員的個人發揮不可能取得比賽的勝利,所以要求每位隊員都必需具備高度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創新能力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人才培養的核心目標。足球運動是一項創造性的活動,所有技戰術既有固定的原理和規格,又包含著個人不同的表現特征,沒有固定、僵硬的模式。正是由于足球運動的復雜多變,需要參與者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及時果斷地做出反應,所以需要參與者用自己的智慧去應對解決,從而有效的提高創新能力。
校園足球活動的實施過程是足球項目的“人化”過程,是足球項目實踐影響人、改造人的過程,也是人能動的作用于足球項目發展的過程。對于校園足球而言,“人”更多的指的是參與足球活動的廣大青少年學生,也包括參加足球活動的教職員工、社會足球愛好者、管理者等人群,但學生是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核心,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要以廣大的青少年學生為本。相對于學生而言,足球運動是排在第二位的。足球項目在學校的開展,首先要滿足的是學生素質教育的基本需要,其次,才應考慮足球運動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當然,學生與足球之間的關系并不是矛盾的對立面,而是相輔相成。沒有學校中的廣大青少年的積極參與,足球項目的發展就無從談起,同時,足球項目在學校的廣泛開展,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廣大青少年的身體素質、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所以,應“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樹立在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理念。
足球課堂是構建高校校園足球文化的第一途徑,通過高校足球課堂教學,傳授足球基本技能技術和理論知識,進而促進大學生科學鍛煉身體、促進身心健康發展、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深化足球課程教學改革,首先,要對足球教材進行改革,選擇足球專項教材要重視實用性、科學性、合理性、確保教材、內容與方法的文化創新都對校園足球文化的建設與傳播至關重要,教材內容原則上應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對足球運動的愛好與需求。其次,要創新教學方法與手段,提倡更多的師生交流互動,例如使用“比賽教學法”,把學生分成若干團隊,有教練、有隊伍、有裁判、有后勤、有啦啦隊,由學生自己組織、策劃比賽,既培養了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又滿足了同學們不同的學習需求;在教學中還應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組織現場觀摩比賽等方法手段,更新足球教學的形式和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足球文化的傳遞和繼承以及足球知識的掌握,都與具體實踐活動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校園足球環境直接影響著學校足球活動的開展。首先,足球場地設施是開展足球運動的必要條件,良好的足球場地設施、專業的足球裝備,能大大激發學生參加足球活動的熱情。高校除自身增加場地設施投入以外還可借助社會的力量,完善校園足球設施,為足球愛好者提高良好的運動條件,推動校園足球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其次,要加強足球師資隊伍建設,足球教師作為學校足球工作的直接組織者和具體實施者,是開展校園足球文化的中堅力量,他們的專業知識、技術特長都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各高校應充分注重足球教師的培養,為足球教師創造盡量多的培訓機會和進修機會,教師自身應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加強業務學習,掌握先進的足球理念和提高業務水平,更新知識結構,提升創造力和競爭力。
高校體育社團是指在高校范圍內,由大學生自發組織的,自主參與的,以特定體育活動為載體的群眾性體育組織。同學們通過參加體育社團活動能夠增強體質、促進交流,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組織能力、管理能力。通過加強足球社團建設,提高學生參與足球活動的主觀能動性,通過組織足球社團內部訓練比賽、開展各種形式的足球沙龍等活動,擴大足球運動在學校的影響力,使足球社團在高校校園足球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加積極主動的作用。
足球競賽是大學校園足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高校足球運動開展,促進大學生足球運動技術水平提高起著引導和推動作用。高校可組織三人制、五人制、七人制、十一人制等靈活多樣的比賽形式,可組織杯賽、聯賽、邀請賽、友誼賽等多種多樣的足球賽制,可開展全校范圍內、院系之間、班級之間等不同性質的足球比賽,最大限度地吸引師生的足球熱情,讓廣大教師和學生體會到足球活動帶來的快樂與滿足。同時,成功的校園足球競賽活動開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帶給大學生思想的凈化、精神的激蕩,也為開發足球經濟市場,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培養高水平足球運動員、承辦高水平足球比賽、提升大學校園足球文化的價值提供了舞臺。因此,積極探究體教結合大學校園足球競賽市場的運作管理模式,開發校園足球文化優質資源,大膽引進市場,對創新校園足球文化功能價值也將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高水平的校足球代表隊通過參加相關足球比賽能夠向外界展示學校學生頑強拼搏、奮勇爭先的良好精神面貌,為學校贏得榮譽,擴大學校的知名度,起到帶領學校足球運動開展的橋頭堡作用;同時,通過參加足球比賽能夠真正意義上的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目的,為培養國家高素質的足球后備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各高校應積極組建高水平的足球隊伍,學校層面要努力創造條件,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做好足球隊員的后勤保障;足球隊隊員要在足球教練指導下努力訓練,不怕苦,不怕累,不斷提高隊伍的技戰術水平和競賽能力。
高校應充分發揮各種輿論宣傳媒介的作用,營造良好的校園足球氛圍,使足球文化逐步深入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傳播途徑可包括:(1)由學校宣傳部和體育教學部成立校園足球文化傳播組織機構,專門負責校園足球文化宣傳工作;(2)通過學校主頁、體育教學部主頁、校廣播站、校電視臺、宣傳櫥窗、學校微博、微信、貼吧等傳播媒介進行廣泛及時的足球圖片、新聞、信息、視頻傳播;(3)重點足球比賽應專門安排記者進行攝像跟蹤報道,擴大影響力;(4)足球教師每學年應定期舉辦學術講座,內容可包括國內外重點足球賽事(如世界杯、歐洲杯、歐冠、歐洲五大聯賽等)、最新足球競賽規則與裁判法、學生關心的足球熱點和焦點問題等等,增加學生知識面。五、建立校園足球檔案,設立冠軍榜、使學生了解學校的足球發展歷史和發展特色,用學生身邊的人物和事件,去鼓舞激勵學生。
高校校園足球文化建設,是培養學生體育興趣與愛好,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有效措施,是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構建良好校園文化的有效手段。通過樹立“以人為本”的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理念;深化足球課程教學改革;加強校園足球物質文化建設;加強足球社團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足球競賽活動;建立高水平足球隊伍;多途徑進行校園足球文化的傳播是構建高校校園足球文化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