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海群(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23)
殘疾人在社會上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因此他們在生理或心理上都會與一般人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當前針對于殘疾人的教育都會和正常人分開進行,但是這種教育模式逐漸的將殘疾人和這個社會分隔開來,不能有效的幫助殘疾人融入進這個社會。在我國發展融合體育過程中,需要以確保整體的教學質量為基礎,從而有效的促進殘疾學生和普通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助于改變普通學生以往對于殘疾人的態度,幫助殘疾人學生更好的融入社會,對殘疾人的人格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通過對以往融合體育教育案例的分析和探討,對于在當前社會發展殘疾人體育融合教育進行了總結。在當前我國發展融合體育教育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導致具體實施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隨著當前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也在不斷的提高對于殘疾人的認知程度,國家對于殘疾人的保障權益也在相應的增加,在未來殘疾人融合體育教育一定會在我國得到極大程度的推廣和發展。
通過對以往歷史的分析,因為殘疾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忽視了對于殘疾人的教育。在上個世紀初期,通常身體上有殘疾的人是不會被允許和正常人一起學習的,絕大多數都是給殘疾人單獨開設教育機構,對其進行針對性教育。但是由于相應的政府部門缺乏對于殘疾人教育的重視,在建設這類教育機構時的師資團隊和教學條件比正常的教學機構要落后很多。并且有些學生不能夠很好滿足于進行教育活動的基礎條件,從而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機會,只能待在家中。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殘疾人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的提高,相應的也建立了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學校,也形成了讓殘疾人接受專門的教育的教學思想,針對于殘疾人的教育往往會和普通教育分隔開。很多的殘疾人學生會被安排在特殊學校接受教育,對于殘疾人的身心發展都有著十分不利的作用。
融合體育教育在國外發展的過程中是經過了不斷探索和完善最終形成的教育理念,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最初發展殘疾人體育教育主張讓殘疾學生回歸主流環境,主要思想就是在進行各類體育活動的過程中不對殘疾人進行區別性對待,和正常人一起進行體育活動。但是這里理論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當時人們的觀念還不夠成熟,沒有意識到殘疾人和個體的差異,并且相應的體育設施不夠完善。這樣的體育教學方式不僅會影響到整體的體育教學效果,而且還會極大程度的打擊殘疾學生的自信心。逐漸這種教學模式被淘汰,開始在對殘疾人教育過程中設置一定的限制條件。在進行體育活動過程中不再將殘疾人完全劃分為正常的范疇,根據殘疾人相應的身體情況,使用不同種類的運動設施。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增加了殘疾人與普通人的區別,更多的是想把殘疾人和普通人分隔開。在這樣的條件下融合體育教育思想也就被正式的提了出來,更注重的是將殘疾人融入進正常的體育教學活動當中,但是不對其相應的體育成績上做更多的要求。這種教育思想更主張讓殘疾人接受體育教育,讓更多的殘疾人享受體育教育的平等權利,有效的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到學校的體育教學計劃當中。
融合教育雖然和早期讓殘疾人回歸主流社會的教育思想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究其根本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在進行融合體育教育的過程當中,需要結合學生實際的身體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各個教學環節都需要和普通學生同時進行,從而有效的促進殘疾學生和正常學生的交流。而回歸主流的教育思想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缺乏完善的計劃方案,單純的讓殘疾學生和普通學生一起進行教學活動,這樣由于個體存在的差異性,降低了整體的教學效果。
殘疾人由于在身體上具有一定的缺陷,由于這些缺陷會對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且還將面臨著社會上其他人態度和行為上的影響。當這些不利的因素全部作用在殘疾人身上時,會給其心理上造成很多不利的影響。因此特殊學校的體育教育可以根據殘疾人的實際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在殘疾人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有效的降低其身體缺陷帶來的不利影響,促進殘疾學生運動能力的增長。但是以往的體育教學活動通常會和普通人分開進行,很難和健全學生之間進行正常的交流,極大程度的限制了殘疾人健全人格的發展。但是融合體育教育通過讓殘疾學生和健全學生一同參加體育課,不斷的加強二者之間的交流,為殘疾人以后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當讓殘疾學生和普通人一起進行體育活動時,對于心態的改變有著極大程度的促進意義,減少了他們之間的差異性。讓殘疾人充分的意識到體育活動對于其個體有著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他們可以很好的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改變以往人們對他們的認知,對于自己身體的運動能力進行了有效的提高。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的思想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大多數人都不會像以前一樣明確的表達對于殘疾人的歧視和偏見,但是不明確并不代表沒有,在當前社會上很多的行業和領域在根本上還對殘疾人存在著一種歧視的心理。當前在各類社會文化當中對于殘疾人的認知程度還遠遠不夠,而人們的行為通常都會受到認知程度的影響,因此需要在實際生活當中不斷的增加人們對于殘疾人的認知程度。而融合體育教育原則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殘疾人和健全人相互之間溝通的媒介,使其更加有效的進行交流互動,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給予殘疾人一定的幫助,從而有效的改善當前社會對于殘疾人的態度。但是當前我國在對殘疾人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主要還是通過特殊學校進行的,雖然充分的照顧到了殘疾學生的特殊性,但是缺少了和整個社會的溝通和接軌。而相應的媒體缺乏對于殘疾人的介紹,導致很多人都沒有真正的理解和認識到殘疾人真實情況。因此在我國不不斷增加群眾對于殘疾人的了解,促進融合體育教育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融合教育發展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反對歧視,保障社會的公平性。隨著人們的思想水平不斷的提高,人們逐漸意識到殘疾人也應該享受到平等的權利,應該和普通人一樣在學校接受平等公平的教育。融合體育教學模式在發展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多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但是在融合體育教育發展過程中相應的政府部門會提供極大程度的法律制度保障,并且有尊重個體的人本主義思想支持,因此,融合體育教育的理念在各個國家都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和推廣。
我國為了確保每個殘疾學生都能夠擁有受教育的權利,相應出臺了多項政策保障,在國內不斷地的建設相應的特殊教育機構,針對于殘疾人的教育也得到了極大程度的發展。雖然特殊教育在我國發展十分迅速,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由于師資團隊、教學環境的不足,大大的降低了整體的教學質量。而針對學生開展融合體育教育可以讓學生在校園內正常的參加體育課,對于各個基礎體育設施進行有效的使用,從而有效的解決了當前針對殘疾人體育教育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在進行殘疾人體育教育過程當中,由于教師團隊的薄弱,很多特殊教育的教師往往需要身兼多項課程的教授,而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沒有配備專門的教師,降低了殘疾人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針對殘疾人體育教學的質量。而融合體育教學模式可以為殘疾學生配備專門的教學老師,可以讓每個殘疾學生和健全人一樣接受體育教育,這種做法有利于殘疾人能夠更順利的回歸到主流社會中。
在當前社會背景向開展融合體育教育理念會遭受到很多的非議,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當前進行融合教育的教師團隊的缺乏,相關學校領導對于融合教育的認知程度不足等等。并且學校很多體育課在教學過程中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不能有效的針對殘疾人身體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雖然社會存在著諸多問題限制了殘疾人融合教學的發展,但是其未來的發展前景依然是十分廣闊的,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社會人們對于人權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在社會每個殘疾人都應該享受和普通人一樣的權利,從而有效的促進當前社會的全面發展。在社會發展融合體育教育,顯著的提升了社會整體的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