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紀志(淄博柳泉中學 山東 淄博 255000)
在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我國初中教育積極探索新的教育途徑,改良傳統的教學方法,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已經逐漸脫離了以單純的身體鍛煉為教學目的的初級階段,開始向著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方向發展,但是就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而言,課堂設計單一、教學投入不足等問題仍舊廣泛存在,成為制約體育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環節。以此為出發點,本文分析了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情境創設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實際應用,以及其在提高課堂趣味性、提升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水平等方面發揮的作用。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體育成績已經成為判斷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方面,初中校園內的應試教育理念已經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淡化,但是即便如此,由于對于體育教育的認識不足以及體育教學就是鍛煉身體等錯誤觀念的影響,我國初中校園內對于體育教學重視程度不足的問題仍舊廣泛存在。這種不重視首先就表現在硬件設施的不足方面,學校沒有充分考慮到初中階段孩子活潑好動等性格特征,因此很少開設與學生興趣吻合的足球、乒乓球等專業課程,對于相關的體育設施和體育器械的配備更是不足,這就導致學生們對于體育課程失去了興趣;另外,由于教育投入的不足,我國部分初中學校,特別是偏遠地區的初中學校內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專業出身的體育教師少之又少,體育教師的高齡化也比較嚴重,這也影響了課程的活躍程度和教學水平的提升。
傳統的初中教學模式,以示范和模仿為套路,課程設計中融入的教師巧思不多,教學乏味、枯燥,對于學生個體的發展關注度也不高,教師囫圇吞棗地授課之后,學生們解散扎堆談笑風生的情況比比皆是,課堂紀律性差,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也難以達成。
創設情境教學法,是指根據教學目標及學生特點而設定的一種針對教學內容的特定的教學場景,通過這種場景的設置,能夠讓學生們最大程度地融入環境,扮演特定的角色,從而加深對于課程內容的理解,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對于我國的初中體育教學而言,創設情境教學法的使用,應該主要考慮課程與體育教學相關的小知識、小游戲等相關聯,從而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1)提高師資力量和硬件水平。
社會和學校應該高度重視初中體育教學的發展,為課程改革投入更多的物力、人力、財力支持,以不斷提高體育教學的師資力量和硬件水平。要廣泛吸收接受過現代體育教育的專業人才,從而為體育教學加入新鮮血液,帶來新的氣息;要不斷提高初中學校的體育硬件水平,除了要保證充足的體育器械、體育場所供應之外,現代課程開展以及創設情境不可或缺的多媒體設備也要及時更新,從而讓學生們更加樂意投入到體育課程和體育運動當中。
(2)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加深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了解。
教師在教學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對于初中體育教學而言,教師的水平不只表現在其專業技能方面,還表現在他們與學生的溝通能力上。一名優秀的初中體育教師,要對班級內的每一位學生給予同等程度的關注,要與學生友好相處、廣泛交流,從而洞察每一位學生的特性,為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升課堂的針對性打下基礎。
(3)做好課程設計,提高課程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這對于初中體育教學而言尤為適用,作為初中體育教學的主體,心理尚未成熟的初中生們對于課程的興趣程度和喜愛程度,直接關系著他們參與課程、學習課程的程度,也關系著體育教學的水平和質量。因此任何時候我們都不應將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而是應該通過課程的合理設計,將學生們引導到自主學習的軌道上來,從而提升課程的有效性。
(1)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觀念。
初中體育教學不只要傳授體育知識,還要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采用創設情境教學法,可以使學生們在身體機能得到有效訓練的同時,讓他們接觸到更多的體育工作性質和體育職業特點,從而使他們能夠更深層次地考慮體育帶給社會的影響,提升他們獨立參與體育鍛煉、從事體育服務的興趣和能力。另外,創設情境教學法的采用,可以使學生們對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形成正面的認識,從而提升他們對于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使他們樹立終身體育、主動體育的正確觀念,這對于他們未來人生的發展將大有裨益。
(2)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創設情境教學法運用到初中體育教學實踐當中,會有多種多樣的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課堂內容,提升了學生們對于課程的參與程度,使課堂中的趣味性大大提升,那些問題型、比賽型的內容,符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能夠激發學生們參與課程互動的積極性,從而有效地避免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減退等不良現象,充分激發學生們的內在學習動力。
(3)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創設情境教學法,講求以外在刺激帶動內在變化,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學習動力,從根本上提升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創設情境教學法重視課堂評價,并且進行個人內在評價與他人外在評價的雙向結合,這就使得學生的真實問題得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學生反思自我的意識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這對于他們今后的體育學習甚至是人生發展都意義重大。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多媒體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我們的教學,特別是文化課程的教學當中。對于體育教學而言,我們也應該不斷創新教學輔助手段,通過多媒體教學情境的創設,刺激學生更多的感官。比如,我們可以利用動漫或視頻集錦來介紹體育項目的特點和規則,通過比賽現場狂熱氛圍的表現,給學生帶來直觀的視聽體驗;我們還可以利用精彩的運動圖片,給學生們介紹運動中的發力特點,從而加深學生們的印象,避免運動損害的發生。在多媒體創設的情境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以有效地開展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針對初中學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強的特點,教師在開展體育課程的時候,可以適當運用問題情境創設方法,比如在展開短跑教學之前,向學生們提問“大家知道號稱‘百米飛人’的是哪位運動員嗎”?在開展足球教學之前,向學生們提問“大家知道一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是多少嗎”?等等問題的提出,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勾起他們自主學習的欲望,從而提升學習的主動性,充分發揮其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帶著問題展開體育學習,還可以幫助學生們明確學習的目的性、收獲成功的喜悅感,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學習成績。
交往式情境,即將學生個體放入群體組織之中進行學習的方法,它能夠突破原有單一學習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之間的交往更加頻繁、合作更加順利,從而有效地開展課程,增強學生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在初中體育教學當中,最常見的交往式教學情境,就是游戲教學情境和比賽教學情境。比如在進行壘球課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安排不同的學生扮演發球手、接球手、裁判等不同的角色,組織他們展開一次壘球練習活動,這種課程組織方式跳出了某一動作群體性反復練習的枯燥氛圍,使學習的開展更像在進行一場游戲,從而使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而比賽教學情境的創設,則是根據課程內容特點進行的競賽活動,這種活動的開展既可以是分組式的合作,也可以是個人化的單打獨斗,既可以是體育知識的提問,也可以是相關體能的競賽。比如在進行籃球教學時,教師既可以組織學生們分組進行籃球知識問答,比如說出某位籃球運動員的場上位置;也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投籃或者上籃的命中率競爭,通過對勝者的獎勵或者對敗者的無傷大雅的懲罰,不斷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對于教學效果的考評,是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在需要進行學習評價時,我們也可以創設相應的外在環境,比如組織學生們進行互評,弱化教師評價中的甄別功能,強調對于學習效果的診斷及分析,從而更好地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教師還應該創設良好的內在評價情境,鼓勵學生展開自我評價并當眾說出自己在體育學習中的優缺點,從而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熱情和外在學習表現力。在做好內外評價結合的基礎上,教師應該做好評價的引導工作,堅持以鼓勵為主的原則,同時注意控制好學生的驕傲情緒,從而使他們以更加從容的心態投入到體育學習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