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茂生(甘肅省委黨校 甘肅 蘭州 730070)
黨政干部是我黨對個體的本職工作經過積年累月的篩選、培養和其個體的自我成長脫穎而出的優秀的黨政工作者,他們的身心健康問題不僅對于我黨日常工作的開展及其對應的崗位性工作的建設有著至關重要的價值,更有利于優秀人民服務隊伍的穩定性的建設。但根據筆者近10年對100位不同單位、不同崗位的黨政干部的體檢結果、生活方式、健康狀況所進行的持續性跟蹤觀察發現,當前階段我國黨政干部的身心健康并沒有想象得那么好,而是存在諸多不利影響因素,甚至猝死率從2010年的2%上升到2017年的8.3%,且越來越年輕化;心血管疾病及三高問題頻發;當前的亞健康率約78.4%為不利影響因素之首……可見,黨政干部身心健康不利因素的危害性日益凸顯,不僅嚴重侵蝕了我國優秀的黨政干部的身心健康,更對其工作和家庭生活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更不利于其事業的持續性發展。在本職工作崗位上經過較長時間培養起來的黨政干部本身就是我黨的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們的身心健康不僅是個人的事情,更關系到黨政工作的持續性、長久性發展,因此應該值得重視,加以研究。
由于當前我國黨政系統實行的“責任人制度”和“連帶責任制度”,使得黨政干部身上背負著異于常人的工作壓力,為了政績的平穩和當地黨政業務的穩定、高效推展,約有67.5%的駐地黨政干部存在不恰當的工作自我施壓。根據筆者的不完全調查問卷數據顯示,常常感覺壓力者約為調查總數的78%,壓力尚可接受者占18%,不覺壓力者僅占4%,且為文職工作崗位,而主管城建、農、工、商及招商引資等工作的黨政干部加班率約為79%,因為對象不滿而導致離婚率約為21%,由于低陪伴率而導致的親子問題率約為65.3%,不僅給個人更給家庭生活帶來了不可忽視的不利影響??梢姴荒艹惺苤氐墓ぷ鲏毫腿遮叢环€定的婚姻家庭狀態已經成為損害黨政干部群眾的首要心理健康誘因。
根據生理健康學相關理論,個體有規律的健康的生活習性更有利于身體健康。但根據筆者對不同系統的黨政干部所做的跟蹤觀察發現,當前我國各個系統的黨政干部普遍存在超長加班、飲食、作息不規律,經常性熬夜、釋壓性暴飲暴食等不良個人生活習慣特別突出,特別是在警務系統中,這種不規律的個人生活習慣發生率高達87.6%,僅有戶籍科等這樣的文員科室能有規律性的個人生活習慣。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并不是可長久的,其壞處隨著時間的推移正在快速顯現,不僅侵蝕了黨政干部群體的身體健康,也給其心理健康帶來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僅以警務系統為例,在“不良飲食習慣”該項調查中,目標人群不規律飲食者占89%,主要集中在不能按點、按量吃飯,不吃或偶爾吃早餐者僅有15%,而以方便面等快速垃圾食品為主食者高達67%。由此所引發的三高、心血管疾病、睡眠不足等身體健身狀況十分突出。
雖然黨政系統都設有裝備較好的健身設施和場地,但由于干部群體長時間的加班、缺覺等問題而導致休息日選擇整天睡覺或靠打游戲等放空活動者占了73%,僅有27%的黨政干部選擇健身,但運動強度在中等以上,且運動時間大于30分鐘的有效運動者僅為35%,仍有65%的干部有效運動量不足,且每周有效運動次數低于或等于3次的干部亞健康發生率為78.33%,可見,廣大黨政干部群眾十分缺乏健康鍛煉意識和正確的健身指導。
根據筆者對所調查的黨政干部群體整體身心健康狀況橫向比較研究結果,武警和警務系統的身心健康狀況最為惡劣,縱向比較結果看,黨政干部群體整體身心健康狀況逐年下降,根據歷年的體檢結果看,擁有身體指標異常者高達67%,特別集中在心血管、三高、睡眠質量差、焦慮、抑郁,尤其是抑郁癥、焦慮癥對個體身心健康的損傷度最為嚴重,常常會導致受害者跳樓、自殺等惡性行為,然而根據筆者對該兩種不利健康因素的受害者所進行的問卷顯示,約有56%的受害者并不清楚它們的危害性,并不懂得尋求何種途徑進行救治或排解。因此當前要想增強我國黨政干部身心健康,探索其可行的身心健康可行性管理模式,則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該群體的身心健康學習,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是提升該群體身心健康的首要舉措。可先以系統為單位進行差別化黨政干部健康檔案建設工作,通過健康檔案管理的方式,厘清每個系統目前主要存在、日后易出現的身心健康不利因素對黨政干部群體進行專業性、知識性教育,通過持續性學習的方式為個體之間提供更多交流機會提高維護自身健康的意識,積極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增強科學健身意識,利用工作空隙加強體育鍛煉。而針對一般人群、亞健康人群、患病人群等不同群體要制定不同的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干預方案設計。
隨著我國黨政醫療體系的建設,健康體檢中心在廣大黨政機關內獲得了迅速發展,黨政離退休干部及體系內的在職黨政干部的年度體檢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并取得較好的健康管理效果。但相對于國外的黨政干部的健康管理工作效果而言,我們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主要就是沒有建立縱向動態化健康監控及自動預警系統,雖然體檢每年都進行,但都是黨政干部個體在管理,沒有一個縱向動態化健康監控及自動預警系統,缺乏關聯性的動態數據,也就難以實現“全過程、全方位、全優質”的健康服務保障要求。近幾年隨著我國醫療、應用互聯網、信息化體檢系統乃至云計算技術等的飛速進步,建立縱向動態化健康監控及自動化預警系統不再是難事。黨政機關可通過服務購買的方式,與民營服務機構、互聯網企業及醫院簽訂服務協議,形成黨政干部的縱向化動態化健康數據——健康監控管理企業——醫院三位一體的健康監控、監管機制,提供全方位、實時性的的日常保健監測,使離退休的老干部和在職干部的健康管理銜接緊密、預警及時,為一些致命性疾病的發生及時作出數據參考,更為一些實際發生的身心方面的健康疾病提供治療方案制定的依據。
雖然近幾年我國醫療服務水平獲得了飛速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雖然我們在醫療技術和醫療手段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卻在醫務人員的服務水平及服務態度上我們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步。另一方面,由于黨政系統相對于我國其他公立性工作系統而言,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社會影響力都比較強,不可否認的是不少當真干部群眾身上的傲嬌行為、傲慢的態度還是存在的,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醫生與黨政干部之間交流不順暢。醫患之間的不信任問題一直是困擾醫院體系發展的一個重要難題,因此當前階段,要想徹底實現我國黨政干部的健康管理工作,保證該群體的健康管理水平,必須要提高當前黨政系統的身心健康服務水平,只有加強醫務人員的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才能使二者建立好良好的信任關系,保證一些隱性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和幫助黨政干部群眾加強對當前盛行的身心健康不利影響因素的預防工作。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過對當前我國黨政干部自身在身心健康方面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入手,研究和了解造成當前其身心健康現狀的主要不利影響因素,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筆者近10年來所做的黨政干部身心健康不利影響因素的調查數據,從生活方式、工作壓力、婚姻家庭生活穩定性、有效性、規律性的體育鍛煉等幾個方面著手,初步探索出黨政干部身心健康管理的可行性模式,期待能切實幫助到廣大奮斗在工作一線的黨政干部的身心健康。筆者認為,目前加強我國黨政干部群體的身心健康水平的一個可行性模式,可從如下三個方面進行建設:首先,加強該群體的身心健康學習,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是提升該群體身心健康的首要舉措;通過身心健康意識的提升來達到預防的目的,則不僅能省時、省力,省錢,還有利于一些嚴重性健康疾病的及時救治,這是根本性舉措。其次,建立縱向動態化健康監控及自動預警系統,通過數據預警機制加強個體的健康思想意識;通過縱向動態性健康檔案的建設為黨政干部群眾真實性地掌握自身健康水平和正確評估其當前的健康狀況是十分有益的。再次,提高當前黨政系統的身心健康服務水平,保證早發現早治療,加強預防;通過合作醫院的專業醫生和患者的親密關系的建立,使其擁有良好的信任關系,則一旦黨政干部身心健康出現問題則可在第一時間對其病情的嚴重程度、形成因素等提供一手資料,為干預性救治方案的制定最大可能地保證科學性和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