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金
(榮縣蠶桑站,四川 榮縣 643100)
蠶業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蠶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蠶桑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蠶業經營主體。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農場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蠶業家庭農場模式可以進一步促進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可以進一步激發農民積極性、釋放蠶桑產業潛力。蠶業家庭農場的經營特性明顯,蠶業家庭農場主必須按照企業管理模式來核算成本、加強管理、追逐利潤,必須要適應市場、開拓市場。由于“蠶業家庭農場”實行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因而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能力。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國家惠農政策的鼓勵扶持下,蠶業家庭農場必將成為蠶桑產業發展的排頭兵和骨干力量。
一是蠶業家庭農場是農村家庭農場的一種,它的出現促進了蠶桑產業的發展,推動了蠶桑產業化的進程,有效的縮小城鄉貧富差距。
二是蠶業家庭農場以追求效益最大化為目標,使農業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轉變,克服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弊端,商品化程度高,更有利于蠶桑高新技術的推廣。
三是蠶業家庭農場比一般的蠶農更注重蠶繭的產量和質量,主、副產物質量更高,更利于蠶桑產業的良性發展。
家庭農場模式發展往往要涉及土地流轉和集中,而在土地流轉和集中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雙方自愿和平等互惠的原則,即其他農民或村集體自愿把土地承包給家庭農場主,由“家庭農場主”支付合理的承包費,雙方簽訂合同,約定承包的期限。
在這種模式中,土地歸村民集體所有的性質是不變的,向外承包土地的一方在合同到期后可以收回土地。因而,家庭農場模式并不會傷害農業的根基,并不會傷害其他農民和村集體的利益,并不會傷害農業公平,即便在發展家庭農場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我們也可以通過不斷修正來進行完善。
蠶桑生產是整個繭絲綢產業鏈中的源頭和基礎,分散于千家萬戶,生產過程中的桑蠶品種選擇、蠶種催青、消毒防病、實用技術培訓、指導服務等都是蠶桑發展中很關鍵但又很脆弱的環節,靠蠶農單家獨戶無法做好。蠶業家庭農場的推行,為蠶桑生產配套技術和物資提供了保證。通過土地流轉,把桑園等現有蠶桑生產要素集中到蠶業家庭農場主手中,擴大戶營規模支撐蠶桑產業的發展,對蠶業家庭農場流轉和新建桑園、建造蠶室、購置蠶具、蠶種等給予適當補貼。以果、葉兩用桑園建設為立足點,進行桑園間作和桑園套種、套養,擴大蠶業家庭農場增收渠道,以養蠶大戶和蠶業家庭農場為組織形式成立蠶桑專業合作社進行副產物資源綜合利用,對桑枝、桑葉、蠶沙、桑椹進一步集群開發,利用“桑園—蔬菜”、“桑—禽—蛋”、“桑葉—畜—沼氣”和桑基魚塘等復合經營模式,拓寬蠶桑產業增收途徑,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圖1 生態型蠶桑家庭農場養蠶及蠶桑收入路線圖
推廣蠶業家庭農場,應加大扶持力度,制定財政、稅收、用地、金融、保險等優惠政策,為蠶業家庭農場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通過出臺一些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蠶業家庭農場建設,在桑園建設、蠶室建設、設備購置、技術升級等方面向蠶業家庭農場傾斜。建設戶外養蠶大棚,滑輪式升降蠶臺,推行自動旋轉方格蔟,逐步向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發展,以發揮規模效應,帶動產業發展。
桑園建設采用寬窄行栽植技術,保證桑園光照充足,桑葉光合作用強,桑葉質量高。采用聚土起壟、地布覆蓋技術,保墑防雜草,植株生長快而好;肥水藥一體化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應用,提高單位面積產葉量和桑葉質量,減少病蟲害危害。
加強桑園綜合利用開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開展桑園立體養殖,利用田間雜草和桑葉飼養雞、鴨和家兔;開展桑園間作和套種洋芋等低桿作物,以及榨菜、肥田蘿卜等蔬菜;發展桑枝食用菌,以蠶桑專業合作社集體合作的方式利用蠶桑一村一品的平臺進行無害環保蠶沙保健枕的開發,與茶廠合作生產桑葉茶等保健飲品,利用雙宮繭等下腳料進行蠶絲被的開發等措施,盡可能延伸蠶桑產業鏈條,擴大蠶桑復合經營范圍,增加產業附加值,提高蠶桑生產比較效益,增加農場收入。
栽桑養蠶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產業,生產環節多,勞動強度大。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農村勞動力大量輸出,勞動力日益緊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蠶桑產業的發展。面對勞動力缺乏和成本增加的難題,為了提高蠶桑生產勞動效率,降低蠶桑勞動強度,全面促進高壓消毒機、自控溫濕器、切桑機、省力桑枝剪、自動蠶臺 、自動上蔟技術在蠶桑生產上的應用,促進栽桑養蠶省力化,簡約化,提高產業效益。以桑枝伐條機的利用為例,電動桑樹伐條機較手工剪伐勞動效率提高2~4倍左右,在剪伐直徑≥20mm桑枝和剪伐時間上優勢更加明顯,且截面平整光滑、不破皮、無裂口、在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對桑樹的損害。
省力化高效養蠶是指依靠蠶桑科技進步,以優質、高產、高效、省力、低耗為目標,以小蠶共育,省力化大蠶蠶臺育,自動旋轉方格蔟技術為依托,自動化上蔟為特征,建立起省力化養蠶技術及相關體系。推廣省力化養蠶技術,是降低蠶業風險、實現蠶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大力推廣省力化養蠶技術,有利于實現養蠶業規模化經營,增強養蠶業的相對競爭力。在蠶業家庭農場重點推廣小蠶共育、大蠶省力化飼養、多批次循環養蠶等實用技術,從而達到蠶業生產節本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