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不斷深入,英語在教學中的地位不斷提升,為了適應新的社會發展形勢,除了要對英語教學進行基礎性的知識傳授之外,還需要重視學生情感、技能等方面的培養。動機是影響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專家和學者共同關注的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學英語教師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策略。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師 學習動機策略 有效性 研究
學習動機是學生對于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具體表現,是一種學習心理的外化。英語作為國際間交流的重要語言,已經成為國人所必須要掌握的外語之一,在英語教學過程當中,大學作為培養外語人才的重要場所,承擔著人才培養的主要責任,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尤其是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學習動機并不強,因此加強英語教師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十分重要。
一、學習動機
1.概念。學習動機是指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內在因素,能夠對學生的學習形成一種激勵和指引作用,一般包括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是指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指學生個體的興趣偏好和愛好,而外在動機是指學生通過學習而取得自我成就感和對已取得的成績的滿足感,在英語學習過程當中,對于學生的學習知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2.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作用。在學校學習的過程當中,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能夠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當中,缺乏有效的語言溝通環境,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英語表達和英語寫作能力較差,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存在著一種抵觸的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的參與到學習當中,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合作,切實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傳統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能過于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而忽略了學生情感和能力的培養,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導致學習的積極性較差。隨著課跟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能夠在新的教學策略下,開發自身的學習動機,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的質量和學習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利于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由于語言學習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所以,不僅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更需要挖掘其自身的潛質,教師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形成一種發散性思維,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另外,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展開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編排話劇小組討論等,引導學生進行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教師的布置的任務,學生在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團隊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能夠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
1.學生個體。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自身的價值觀念對于學習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作為一種心理狀態,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干擾,就學生個人發展狀況而言,個體性格和興趣差異,將會影響學習動機,畢竟學生本身就對英語具有濃厚的興趣,能夠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而一些學生由于基礎知識較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比較強,所以在這種自信心的驅使下,能夠確定快速的學習目標,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另外一部分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對學習缺乏濃厚的興趣,將學習視為一件痛苦的事,得過且過,十分不利于英語成績的提高。
2.教師因素。教師作為學生與知識之間連接的橋梁,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具有引導作用,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需要綜合學生學習的特點和個體差異,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重視與學生的感情溝通,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3.外界因素。外界因素對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包括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家庭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氛圍會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家庭氛圍較好,能夠使學生健康成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激發學習動機,形成一種向上的人生態度。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對學生的人生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只有學校和社會共同發揮積極作用,加大英語學習重要性的宣傳,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措施
1.因材施教。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所以為了適應新課改的需求,不僅要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還要兼顧學生的情感能力的培養,教師必須樹立現代化的教學方針和教學理念,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展開教學,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
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根據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分為不同的組,制定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案,提高學生的學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提升,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的方式,務實英語學習基礎。對于重點問題進行專門的講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對于起點較低的學生,需要用概念教學法進行基礎知識的鞏固,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
2.豐富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能夠創建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相關語言情境下,能夠使學生激發學習興趣,教師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利用任務驅動型教學法展開教學,例如,英語寫作教學過程當中,針對一個寫作題目,教師可以使學生談談對題目的看法和寫作思路,使學生對一些社會現象進行正確的剖析,教師堅持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最大程度的使學生進行思維的發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3.重視語言實踐教學。由于語言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在進行基本的理論知識學習的前提下,需要對學生進行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就是要適當的調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實踐的課程比例,增加學生的實踐練習,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使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得到培養和鍛煉,教師可以定期的開展專題辯論賽活動,使學生在準備辯論賽的過程當中,利用網絡查詢相關的資料,更好的掌握語言運用的實際狀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全面提高。
4.拓展學生的語言交際空間。隨著多媒體現代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可以利用現代的科學技術進行教學,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以生動形象的文字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展示,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給學生帶來視覺的沖擊,學生真正的感受到英語學習的魅力。建立相應的語言環境,保證學生可以更好的應用英語,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社交軟件,讓學生利用網絡技術為自己創建語言學習環境,直接與外國朋友進行交流,在實踐當中提高自己的語言應用能力,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還能夠拓寬語言交流空間,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對于提升學習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會碧.新的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課堂動機策略有效性研究[J].海外英語,2017,(05):77-78.
[2]蔡曉暉.大學英語教師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策略的有效性研究[J].求知導刊,2015,(13):31-32.
[3]石萌萌.元認知策略培訓對激發學生大學英語學習動機有效性的實證研究[J].大學英語(學術版),2014,(01):82-85+94.
[4]方雪晴,陳堅林.大學英語教師課堂動機策略運用的實證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3,(01):42-47+75.
*本文為河南省社科聯、河南省經團聯調研課題《三本院校藝術類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變化的實證研究》(項目編號:SKL-2017-1651)。
作者簡介:劉沛(1987-),女,漢族,河南南陽人,現為鄭州工商學院專職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翻譯。endprint